附子是
毛茛科植物
烏頭的子根。根據(jù)加工方法不同而分成“鹽附子”、“黑順片”和“白附片”。
性味歸經(jīng)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jīng)。
功效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英文名】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來源】
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種。
(1) 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過夜,再加
食鹽,繼續(xù)浸泡,每日取出曬晾,并逐漸延長曬晾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xiàn)大量結晶鹽粒(鹽霜)、體質(zhì)變硬為止,習稱“鹽附子”。
(2)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shù)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 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diào)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xiàn)油面、光澤后,烘至半干,再曬干或繼續(xù)烘干,習稱“黑順片”。
(3) 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shù)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nèi)ネ馄,縱切成厚約0.3cm 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干,習稱“白附片”。
【制法】
附片: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藥。
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
甘草、
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開后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曬干。每 100kg鹽附子,用甘草 5kg、黑豆10kg。
炮附片:取附片,照燙法(附錄Ⅱ D)用沙燙至鼓起并微變色。
【性狀】
鹽附子:呈圓錐形,長4~7cm,直徑3~5cm。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頂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圍有瘤狀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體重,橫切面灰褐色,可見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層環(huán)紋,環(huán)紋內(nèi)側導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咸而麻,剌舌。
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并有縱向?qū)Ч苁。質(zhì)硬而脆,斷面角質(zhì)樣。氣微,味淡。
白附片: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
【鑒別】取黑順片或白附片粗粉4g,加乙醚30ml與氨試液 5ml,振搖20分鐘,濾過。濾液置分液漏斗中,加0.25mol/L 硫酸溶液20ml,振搖提取,分取酸液,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A)測定,在 231nm與274nm 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性味歸經(jīng)】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jīng)。
【功能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于
亡陽虛脫,肢冷脈微,
陽萎,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
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用法用量】 3~15g 。
【注意】孕婦禁用。不宜與
半夏、
瓜蔞、
天花粉、
貝母、
白蘞、
白及同用。
【貯藏】鹽附子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黑順片及白附片置干燥處,防潮。
【備注】(1)本品因炮制或煎法不當,或用量過大,容易引起中毒。中毒癥狀:口腔灼熱,發(fā)麻(從指頭開始漸達全身),流涎,惡心,可能
嘔吐,疲倦,呼吸困難,瞳孔散大,脈搏不規(guī)則(弱而緩),皮膚冷而粘,面色發(fā)白,可能突然死亡。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給予催吐劑;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靜脈注射
葡萄糖鹽水。對癥治療;及時使用
尼可剎米等興奮劑;注意保溫;必要時給氧或進行人
工呼吸;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注射
阿托品。
【摘錄】《中國藥典》
附子可用于以下「中藥偏方」:
豬腎煨附子 (
遺精 )
附子 (
鵝口瘡 )
當歸、
白附子 (中風后遺癥 ) 釋名:其母名曰烏頭。
氣味:辛、溫、有大毒。
主治:1、少陰
傷寒(初得二、三日,脈微細,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
麻黃(去節(jié))二兩、甘草(炙)二兩、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黃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藥,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發(fā)微汗。引方名“麻黃附子甘草湯”。
2、少陰
發(fā)熱(少陰病初得,反發(fā)熱而脈沉)。用麻黃(去節(jié))二兩、附子(炮)去皮一枚、
細辛二兩,水一斗。先煮麻黃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藥,煮汁成三長,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發(fā)微汗。此方名“麻典附子細辛湯!
3、少陰下利(下得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不惡寒,反而面赤,或
腹痛,或干嘔,或咽痛)。用大附子一個(去皮,切成片)、甘草(炙)二兩、干
姜三兩,加不沽升,煮成一升,分兩次溫服,脈出現(xiàn)即愈。面赤,加蔥九根;腹痛,加
芍藥二兩;干嘔,加
生姜二兩;咽痛,加
桔梗一兩;利止,而脈不出,加
人參二兩。此方名“脈
四逆湯”。
4、陰病惡寒(傷寒已發(fā)汗,不解,反惡寒,是體虛的現(xiàn)象)。芍藥三兩、甘草(炙)三兩、附子(炮,去皮)一枚,加水五程式,煮成一升五合。分次服下。此方名“芍藥甘草附子湯”。
5、陰盛格陽(病人躁熱面飲水、脈沉、手足厥逆)。用大附子一枚,燒存性,研為末,蜜水調(diào)服。逼散寒氣后使熱氣上升,汗出乃愈此方名“霹靂散”。
6、中風痰厥(昏不積壓人,口眼歪斜)。用生
川烏頭、生附子,都去掉皮臍,各取半兩,和一
南星一兩,生
木香二錢五分。各藥混合后,每取五錢,加生姜十片、水二碗,煎成一碗溫服。此方名“五生飲”。
7、風病癱緩(手足軟垂,口眼歪斜,語音蹇澀,步履不正)。用
川烏頭(去皮臍),
五靈脂各五兩,共研為末,加
龍腦、
麝香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五、七丸,便覺手能抬動。腳能移步,吃至十丸,可以梳頭,此方名“神驗
烏龍丹”。
8、風寒濕痹(麻木不仁,或手足不遂)。用香
白米煮粥一碗,加入生川烏頭末四錢,慢熬適當,下姜汗一匙、蜜三大匙,空腹服下。或加
薏苡末二亦可。
9、風癇。用生川烏頭(去皮)二錢半、五靈脂半兩,共研為末,加
豬心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姜湯送下。
10、小兒慢驚(抽筋,涎壅厥逆)。用生川烏頭(去皮臍)一兩、
全蝎十個(去尾),分作三他,每服用水一碗、
姜七片煎藥飲下。
11、小兒囟陷。用烏頭附子(生,去皮臍)二鯛、
雄黃八分,共研為末。以蔥根搗和作餅巾2陷處。
12、
腳氣腫痛。用黑附子一個(生,去皮臍),研為末,加生姜汁調(diào)成膏涂腫痛處。藥干再涂,到腫消為止。
13、多年
頭痛。用川烏頭、
天南星,等分為末,
蔥汁調(diào)涂太陽穴。
14、
耳鳴不止。用烏頭(燒作灰)、
菖蒲,等分為末
棉花裹著塞耳內(nèi)。一天換藥兩次。
15、牙痛。用附子一兩(燒灰)、
枯礬一分,共研為末,擦牙。又方:川烏頭、川附子,生三匣面糊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次以制包一丸咬口中,又方;用炮附子末納牙孔中,痛乃止。
16、虛寒
腰痛。用
鹿茸(去毛,酥炙微黃)、附子(炮,去皮臍)各二兩,鹽花三分,共三工業(yè)區(qū)末,加棗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17、寒熱
瘧疾。用附子一枚重五錢者,裹在面中火煨,然后去面,加人參、
丹砂各一錢,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未發(fā)病前連進三服。如藥有效,則有嘔吐現(xiàn)象或身體有麻木感覺,否則次日須再次服藥。
18、水泄久痢。用川烏頭二枚,一枚生用,另一枚以黑豆半合同煮熟,一起研為丸,如
綠豆大。每服五丸,
黃連湯送下。
19、陽虛
吐血。用生
地黃一斤,搗成汁,加酒少許。另以熟附子一兩半,去皮臍,切成片,放入地黃汁內(nèi),石器中煮成膏,取出附片焙干,同
山藥三兩研為末,再以膏調(diào)末成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20、白濁。用熟附子研為末。每服二錢,加姜三片、水一碗煮至六成,溫服。|
21、月經(jīng)不調(diào)。用熟附子(去皮)當歸等分。每服三錢,水煎服。
22、
癰疽腫毒辣。用川烏頭(炒)、黃蘗(炒)各一兩,研末唾液調(diào)涂患處。留頭。藥干則以淘米水潤濕。
23、
疔瘡腫痛。用醋和附子末涂患處。藥干再涂。
24、疥癬,用川烏頭生切,煎水洗,甚驗。
25、手足凍裂。用附子去皮,研為末,以水、面調(diào)涂,有效。
-----------半夏配附子治痰飲效果及好,我是經(jīng)常用的,不必害怕。雖然附子是烏頭的子根,十八反的“貝蔞半蘞芨攻烏”的“烏”也應包括附子。但實踐證明,不是所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藥都是不可相合的。如仲景的“
甘遂半夏湯”中的甘遂和甘草。當然,要注意是應該的。能用不能用,關鍵在于懂得“因故無殞亦無殞”的道理。
[
本帖最后由 zsx98898 于 2007/5/31 12:31 編輯 m.gydjdsj.org.cn/yishi/]
-----------補腎吃什么啊?
-----------
原帖由 zsx98898 于 2007/5/31 12:28 發(fā)表
半夏配附子治痰飲效果及好,我是經(jīng)常用的,不必害怕。雖然附子是烏頭的子根,十八反的“貝蔞半蘞芨攻烏”的“烏”也應包括附子。但實踐證明,不是所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藥都是不可相合的。如仲景的“甘遂半夏湯” ...
本人在臨床中亦經(jīng)常用到此類配伍,并未發(fā)生不良反應。現(xiàn)舉一例:
太陽少陰兩感證 陳某,女,48歲,于2006.2.25就診。素有咽疾,近日
感冒已有十余日,打針輸液非但未見其效,反而愈來愈劇。今見頭痛鼻塞、咽痛怕冷,
咳嗽多痰?淘\:舌苔白膩,舌質(zhì)淡而邊現(xiàn)齒痕,脈左手浮緩小緊、右手沉細而微。診為太陽少陰兩感證。治宜溫陽散寒、化痰通竅,方用
桂枝合
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桂枝30g、芍藥15g、麻黃10g、附子30g(先煎30分鐘)、細辛10g(后下)、
干姜15g、半夏10g、
肉桂10g(后下)、
白芷10g、辛荑6g(后下)、
炙甘草15g、生姜五片、
大棗八枚,水煎服,一日一劑,3劑。服藥后癥狀減輕,后附子逐漸加至150g,共服十余劑而愈。
按:近人一見咽痛,即以其為火性炎上,必以大劑量清熱解毒或抗菌消炎藥以治之。豈知陽虛之人愈用陽愈虛,必致格拒。本例頭痛怕冷,舌質(zhì)淡而邊現(xiàn)齒痕,脈沉細而微,顯系陽虛之證,故以大劑
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以治之。
-----------附 子(《本經(jīng)》)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均系栽培。主產(chǎn)于四川、陜西等地。味辛、甘,性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jīng)。功效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臨床用名有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子)。
【本草匯言】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味辛,溫。主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chuàng),破徵堅
積聚,血瘕,寒濕,痿躄,拘攣,膝痛不能步行。
《名醫(yī)別錄》:味甘,大熱,有大毒。主治腳疼冷弱,腰脊風寒心腹冷痛,
霍亂轉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又墮胎,為百藥長。
《本草拾遺》:附子醋浸削,如小指,內(nèi)耳中,去聾。去皮炮令拆,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內(nèi),含之勿咽,其汁主
喉痹。
《開寶本草》:味辛、甘,大熱,有大毒。療腳疼冷弱,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又墮胎,為百藥長。
《藥類法象》:其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腎中寒甚。以
白術為佐,謂之術附湯,除寒濕之圣藥也。溫藥中少加之,通行諸經(jīng),引用藥也。及治經(jīng)閉。
《藥性賦》:味辛,性熱,有大毒。浮也,陽中陽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除六腑之沉寒,補三陽之厥逆。
《湯液本草》:氣熱味大辛,純陽。辛甘溫大熱,有大毒。通行諸經(jīng)引用藥。
入手少陽經(jīng)三焦、命門之劑。
《象》云: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腎中寒甚。白術為佐,名術附湯,除寒濕之圣藥也。濕藥中少加之,通行諸經(jīng)引用藥也。治經(jīng)閉,慢火炮。
《珍》云:治脾濕腎寒。
《本草》云: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拘攣膝痛,腳疼,冷弱,不能行走,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利赤白,堅肌骨,強陰墮胎,為百藥之長。
《液》云:入手少陰三焦、命門之劑,浮中沉,無所不至。附子味辛大熱,為陽中之陽,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表涼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四逆也。
《本草》又云:
地膽為之使,惡
蜈蚣,畏
防風、黑豆、甘草、
黃芪、人參。冬月采為附子,春月采為烏頭。
《本草衍義補遺》:《衍義》論五等同一物,以形像命名而為用。
至哉,斯言猶有未善,仲景八味丸附子為少陰之向?qū),其補自是地黃,后世因以附子為補,誤矣!附子走而不守,取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黃之滯,可致遠。亦若烏頭、
天雄,皆氣壯形偉,可為下部藥之佐。無人表其害人之禍,相可用為治風之藥,殺人多矣。治寒治風有必用者,予每以
童便煮而浸之,殺其毒且可助下行之力,入鹽尤捷。又墮胎為百藥之長,慎之!
《本草發(fā)揮》:成聊攝云:附子之辛溫,固陽氣而補胃。又云:濕
在經(jīng)者,逐以附子之辛熱。又曰: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
潔古云:黑附子,其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胸中寒甚。以白術為佐,謂之術附湯,除寒濕之圣藥也。治濕藥中宜少加之。通行諸經(jīng),引用藥也,及治經(jīng)閉!吨髦蚊卦E》云:性大熱,味辛甘,氣厚味薄。輕重得宜,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三:去藏府沉寒一也,補助陽氣不足二也,溫暖脾胃三也。然不可多用。慢火炮制,去皮臍用。又云:附子,熱氣之厚者,乃陽中之陽,故經(jīng)云發(fā)熱。又云:非附子不能補下焦之陽虛。
《本草綱目》:烏附毒藥,非危病不用,而補藥中少加引導,其功甚捷。有人才服錢匕即發(fā)燥不堪,而昔人補劑用為常藥,豈古今運氣不同耶?荊府都昌王,體瘦而冷,無他病。日以附子煎湯飲,兼嚼
硫黃,如此數(shù)歲。蘄州衛(wèi)張百戶,平生服鹿茸、附子,至八十余,康健倍常。宋《醫(yī)說》載:趙知府耽酒色,每日煎干姜熟附湯、吞硫
黃金液丹百粒,乃能健啖,否則倦弱不支,壽至九十。他人服一粒即為害。若此數(shù)人,此皆臟腑稟賦之偏,不可以常理概論也。又《瑣碎錄》言:滑臺風土極寒,民啖附子如啖芋栗,此則弛氣使然樂。
附子性重滯,溫脾逐寒。川烏性輕疏,溫脾去風。若是寒疾,即用附子;若是風疾,即用川烏。一云:凡人中風,不可先用風藥及烏、附。若先用氣藥,后用烏附乃宜也。又凡用烏、附,并宜冷服者,熱因寒用也。蓋陰寒在下,虛陽上浮。治之以寒,則陰氣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熱,則拒格而不納。熱藥冷飲,下嗌之后,冷體既消,熱性便發(fā),而病氣隨愈。
不違其情,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昔仲景治寒疝內(nèi)結,用蜜煎烏頭!督Х健分魏肀,用蜜炙附子含之咽汁。丹溪治疝氣,用烏頭、
梔子,并熱因寒用也。東垣治馮翰林侄陰盛格陽傷寒,面赤目赤,煩渴引飲,脈來七、八至,但按之則散。用姜附湯加人參,報半斤,得汗而愈,此則神圣之妙也。
[附]治三陰傷寒,陰毒寒疝,中寒中風,痰厥氣厥,柔痙
癲癇,小兒慢驚,風濕麻痹,腫滿腳氣,頭風腎
厥頭痛,暴瀉脫陽,久痢脾泄,寒瘧瘴氣,久病嘔噦,反胃
噎膈,癰疽不斂,久漏冷瘡。合蔥涕,塞耳治聾。
[烏]助陽退陰,功同附子而稍緩。
《本草經(jīng)疏》:附子全稟地中火土燥烈之氣,而兼得乎天之熱氣,故其氣味皆大辛大熱,微兼甘苦而有大毒。氣厚味薄,陽中之陰,降多升少,浮中沉無所不至。入手厥陰,命門,手少陽三焦,兼入足少陰、太陰經(jīng)。其性走而不守,得甘草則性緩,得肉桂則補命門!侗窘(jīng)》主風寒咳逆邪氣,寒濕踒躄,拘攣膝痛,腳疼冷弱,不能行步,以此諸病,皆由風寒濕三邪客之所致也。邪客上焦則咳逆,邪客下焦則成踒辟,拘攣膝痛,腳疼冷弱,不能行步。此藥性大熱而善走,故亦善除風寒濕三邪,三邪祛則諸證自瘳矣。癥堅積聚血瘕,皆血分虛寒,凝而不行所成,血得熱則行,故能療之。其主金瘡,亦謂金瘡為風寒所郁擊,血瘀不活之證,而非血流不止之金瘡也!秳e錄》又主腰脊風寒,腳氣冷弱,心腹冷痛,及脾虛寒客中焦為霍亂,客下焦肝腎之分為轉筋。借諸補氣藥則溫中,補血藥則強陰堅肌骨;鹉芟铮瑲庑詿針O,入血善行,故善墮胎,為百藥長。引參、術、黃芪、
茯苓,則溫暖脾胃,除脾濕,祛腎寒,補下焦陽虛。佐之以桂,則除臟腑沉寒,三焦厥逆,濕yin腹痛,
胃寒蛔動,氣虛經(jīng)閉,補陽虛,散虛壅。亦可入足太陽、少陰,故治督脈為病,脊強而厥。督脈夾脊而上,并足太陽膀胱經(jīng),膀胱者,腎之府,故主之也。天雄、烏頭、側子,本是同生,第其形質(zhì)有異,老嫩或殊,大熱大毒則未始有別也。
簡誤:附子既稟地二之火氣,兼得乎天之熱氣以生,是陰陽湊合,無非火熱為性,氣味皆然,毒可知已。論其性質(zhì)之所能,乃是退陰寒,益陽火,兼除寒濕之要藥;引補氣血藥入命門,益相火之上劑。若非陰寒寒濕,陽虛氣弱之病,而誤用之于陰虛內(nèi)熱,血液衰少,傷寒,溫病,熱病,陽厥等證,靡不立斃。謹列其害如下:醫(yī)師司命,宜詳玩而深鑒之,亦生人之大幸也。傷寒陽厥,其外證雖與陰厥相類,而其內(nèi)實不相侔,何者?陽厥之病,若系傷寒
溫疫,其先必發(fā)熱頭疼口渴,其后雖頭不疼而表熱已除,然必面赤顴紅,二便不利,小水必赤,或短少,是其候也,此當下之病也。產(chǎn)后血虛,角弓反張,病名曰痙。痙者,勁也。是去血過多,陰氣暴虛,陰虛生內(nèi)熱,熱則生風,故外兼現(xiàn)乎風證,其實乃陰血不足無以榮養(yǎng)于筋所致,足厥陰肝家大虛之候。此宜益陰補血清熱則愈也。故凡病人一見內(nèi)熱口干,咽干口渴,渴欲引飲,咳嗽多痰,煩躁,五心煩熱,骨蒸勞熱惡寒,陰虛內(nèi)熱外寒,虛火上攻齒痛,脾陰不足以致飲食無味,小便黃赤短澀及不利,大便不通或燥結,腹內(nèi)覺熱悶,喜飲冷漿及鮮果,畏火及日光,兼畏人聲木聲,虛陽易興,夢泄不止。產(chǎn)后發(fā)熱,產(chǎn)后血行不止,及惡瘡臭穢,小產(chǎn)憎寒壯熱
中暑厥暈,陰虛頭暈,中暑暴泄,利下如火,赤白滯下。小兒中暑,
傷食作泄,小便短赤,口渴思飲。血虛腹痛,按之即止;鹧子麌I,外類反胃而惡熱焦煩,得寒暫止。中熱腹中絞痛。中暑霍亂吐瀉,或干霍亂。或久瘧寒熱并盛;虺喟诐幔喟琢,
尿血,
便血,血崩,吐衄,
齒衄,舌上出血。目昏,神短,耳鳴,
盜汗。汗血,多汗惡熱。老人精絕
陽痿,少年縱欲傷情,以致陰精不守,精滑。腦漏。婦人血枯無子,血枯經(jīng)閉。腎虛小便余瀝,血虛大便燥結,陰虛口苦舌干。心經(jīng)有熱,夢寐紜。下部濕熱,行履重滯,濕熱痿痹,濕熱作泄,濕熱腳氣。小兒急驚內(nèi)熱,痘瘡干焦黑陷,痘瘡火閉不出,痘瘡皮薄嬌紅,痘瘡因熱咬牙,痘瘡挾熱下利,痘瘡余毒生癰。中風僵仆不語,中風口眼歪斜,中風語言謇澀,中風半身不遂,中風痰多
神昏。一切癰疽未潰,金瘡失血發(fā)痙。血虛頭痛,偏頭風痛。上來內(nèi)、外、男、婦、小兒共七十余癥,病屬陰虛及諸火熱,無關陽弱,亦非陰寒,法所均忌。倘誤犯之,輕變?yōu)橹,重者必死,枉害人命,此藥居多。臨證施治,宜謹審之。世徒見其投之陽虛之候,肺腎本無熱證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而不知其用之陰虛如上諸病,亦復下咽莫救。故特深著其害,以表其非嘗試輕用之藥也。業(yè)醫(yī)君子,可不慎諸!
《本草蒙筌》:味辛、甘,氣溫、大熱。浮也。陽中之陽也。有大毒。系烏頭傍出,故附子僉名。畏人參、黃芪、甘草,防風。惡蜈蚣,氣因浮中有沉,功專走而不守。凡和群家,可使通行諸經(jīng),以為引導佐使之劑也。除四肢厥逆,去五臟沉寒。噤閉牙關,末納鵝管吹入;紅突疔毒,末調(diào)釅醋涂消?诏従貌火,醋面和末貼腳底;腳氣暴發(fā)腫?诏従貌火,醋面和末貼腳底;腳氣暴發(fā)腫,醋汁攪末敷患間。漏瘡銼片如錢,封口加艾可灸。暖腳膝健步,堅筋骨強陰。佐八味丸中,壯元陽益腎。非附子不能補下焦陽虛,故八味九加桂附,乃補腎經(jīng)之陽;
六味丸去桂附,蓋補腎經(jīng)陰也。丹溪謂:加為少陰向?qū)В址鞘。君術附湯內(nèi),散寒
濕溫脾。陰經(jīng)直中真寒,姜附湯煎可御。此須生用,不在制拘。助甘緩參芪成功,健潤滯地黃建效。內(nèi)傷熱甚,速入勿疑。此藥治外感證,非遍身表涼,四肢厥者,不可僭用。經(jīng)云:壯火食氣故也。治內(nèi)傷證,縱身表熱甚而氣虛脈細者,正宜速入。經(jīng)云:溫能除大熱是也。俗醫(yī)不知、誤為補劑。日相勻用,寧不殺人。孕婦忌煎,墮胎甚速。立春生者,乃謂烏頭。氣味制度,俱與附同!侗窘(jīng)》云:春采為烏頭,冬采為附子。忌豉汁,惡
藜蘆。反半夏栝蔞,暨貝母及蘞。
白芨、白蘞。
遠志為使,諸經(jīng)通行。理風痹,卻風痰,散寒邪,除寒痛。破滯氣積聚,去心下痞堅。亦能墮胎,孕婦切忌。煎膏名
射罔須識,敷煎射禽獸即亡。倘誤中人,甘草急嚼。藍青萍草,亦可解之。
《本草乘雅》:附子、天雄、側子,即烏頭種子,奇生無偶者曰天雄,偶生旁立者曰附子,旁生支出者曰側子。側子青陽,附子顯明,天雄巨陽耳。故附子司顯明,主潤宗筋,束骨而利機關也。顯明陽虛,則宗筋縱,致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矣。并司宗氣不會呼吸,為咳逆,及血失氣帥,為癥堅積聚者,莫不徭風寒寒濕為痹因,不能則為病熱之為形證者也。設肺熱葉焦,發(fā)為踒躄者,所當避忌?饶嫘吧睿疂駳馑,機關已弛,堅凝固結者,匪此真火點化,未易開通耳。
青陽,少陽也;顯明,陽明也;巨陽,太陽也。顯明陽虛之踒躄,太陰陰虛之踒躄,差之毫厘,謬則千里。
《藥性解》:黑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大毒,通行諸經(jīng)。主六腑沉寒、三陽厥逆、癥堅積聚、寒濕拘攣、霍亂轉筋、足膝無力,墮胎甚速。地膽為使,惡蜈蚣,畏人參、甘草、黃芪、防風、黑豆。
按:附子為陽中之陽,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故于經(jīng)絡靡所不入,宜致墮胎祛癥積等癥者。辛甘大熱,能補命門衰敗之火,以生脾土,故仲景四逆湯用以回腎氣,理中湯用以補脾,八味丸用以補腎脾。譬如躁悍之將,善用之奏功甚捷,不善用之為害非輕。丹溪以為仲景取其行地黃之滯而不能有補,則古方用黑附一味,可以回陽,不補而能之乎。丹溪之言,于理未當。雖然,彼或鑒誤用之弊,有激而發(fā)耳。如法制之,毒性盡去,且令下行。若痼冷陽脫,但微炮之。
《藥鑒》:味辛性熱,有大毒,氣味俱厚,浮也,陽中之陰也。其
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附六腑之沉寒,補三陰之厥逆。仲景八味丸用為少陰之向?qū),正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黃之滯,人以為補,則誤矣。血藥用之,行經(jīng)而能補血。氣藥用之,行經(jīng)而能補氣。非大虛寒之癥,不可輕用。孕婦勿用。
《景岳全書》:氣味辛甘,腌者大咸,性大熱,陽中之陽也。有毒。畏人參、黃芪、甘草、黑豆、綠豆、
犀角、童便、烏韭、防風。其性浮中有沉,走而不守。因其善走諸經(jīng),故曰與酒同功。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溫中強陰,暖五臟,回陽氣,除嘔噦霍亂,反胃噎膈,心腹疼痛,脹滿瀉痢,肢體拘攣,寒邪濕氣,胃寒蛔蟲,寒痰寒疝,風濕麻痹,陰疽癰毒,久漏冷瘡,格陽喉痹,陽虛二便不通,及婦人經(jīng)寒不調(diào),小兒慢驚等證。大能引火歸源,制伏虛熱,善助參芪成功,尤贊術地建效。無論表證里證,但脈細無神,氣虛無冗,所當急用。故虞摶曰:附子稟雄壯之質(zhì),有斬關奪將之氣,引補氣藥行十二經(jīng),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yǎng)不足之真陰;引發(fā)散藥開腠理,以驅(qū)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濕。吳綬曰: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nèi),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脈沉細者,尤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陰證傷寒往往疑似而不敢用,真待陰極陽竭而用,已遲矣。且夾陰傷寒,內(nèi)外皆陰,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此二公之言,皆至言也,不可不察。惟孕忌服,下胎甚速。合蔥涎塞耳,亦可治聾。
附子制法,稽之古者,則有單用童便煮者,用姜汁鹽水者,有用甘草、黃連者,有數(shù)味皆兼而用者,其中宜否,最當詳辨。夫附子之性熱而剛急,走而不守,土人腌以重鹽,故其味咸而性則降。今之所以用之者,正欲用其熱性以回元陽,以補脾腎,以行參、芪、
熟地等功,若制以黃連,則何以藉其回陽?若制鹽水,則反以助其降性。若制以童便,則必不免于尿氣,非惟更助其降,而凡脾氣大虛者,極易嘔噦,一聞其臭,便動惡心,是藥未入口,而先受其害,且其沉降尤速,何以達脾?惟是姜汁一制頗通,第其以辛助辛,似欠和平,若果直中陰寒等證,欲用其熱,此法為良;至若常用而欲得其補性者,不必用此。
用甘草不拘,大約酌附子之多寡而用。其所以必用甘草者,蓋以附子之性急,行甘草而后緩;附子之性毒,得甘草而后解;附子之性走,得甘草而益心脾;附子之性散,得甘草而后調(diào)營衛(wèi),此無他,亦不過濟之以仁而后成其勇耳。
又如藥之性毒者,何可不避?即如《本草》所云某有毒、某無毒,余則甚不然之,而不知無藥無毒也。故熱者有熱毒,寒者有寒毒,若用之可當,凡能病人者,無非毒也。即如家常茶飯,本皆養(yǎng)人之正味,其或過用誤用,亦能毒人,而況以偏味偏性之藥乎?但毒有大小,用有權宜,此不可不察耳。矧附子之性,雖云有毒,而實無大毒,但制得其法,用得其宜,何毒之有?今之人不知其妙,且并人參、熟地而俱畏之。夫人參、熟地、附子、
大黃,實乃藥中之四維,病而至于可畏,勢非庸所濟者,非此四物不可,設若逡巡,必誤乃事。今人直至必不得已而后用附子,事已無濟矣。事無濟則反罪之,將附子誠廢物乎?
嗟夫!人之所以生者,陽氣耳,正氣耳。人之所以死者,陰氣耳,邪氣耳。人參、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黃者,亂世之良將也。兵不可久用,故良將用于暫;亂不可忘治,故良相不可缺。矧夫附子雖烈,而其性扶陽,有非硝黃之比;硝、黃似緩,而其性陰泄,又非桂附可例。華元化曰: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秲(nèi)經(jīng)》曰:門戶不要,人履
芒硝、大黃若坦途,視參、附、熟地為蛇蝎,愚耶?知耶?
《本草備要》:大燥回陽,補腎命火,逐風寒濕。
辛甘有毒,大熱純陽。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jīng),無所不至。能引補氣藥以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以滋不足之真陰,引發(fā)散藥開腠理,以逐在表之風寒,同干姜、桂枝溫經(jīng)散寒發(fā)汗。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濕。能引火下行。亦有津調(diào)貼足心者。入八味丸內(nèi),亦從地黃等補陰。治三陰傷寒,吳綬曰:附子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nèi),中寒夾陰,身雖大熱,而脈沉細者;或厥陰腹痛,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若待陰極陽竭而用之,已遲矣。東垣治陰盛格陽,傷寒面赤目赤,煩渴引飲,脈七八至,但按之則散,用姜附湯加人參投半斤,得汗而愈,此神圣之妙也。中寒中風,卒中曰中,漸傷曰傷。輕為感冒,重則為傷,又重則為中。氣厥痰厥,虛寒而厥者宜之。如傷寒陽盛格陰,身冷脈伏,
熱厥似寒者,誤投立斃,宜承氣、白虎等湯?饶骘L寒。嘔噦,胃寒。膈噎,膈噎,多由
氣血虛,胃冷、胃槁而成。飲可下而食不可下,槁在吸門,喉間之厭會也;食下
胃脘痛,須臾吐出,槁在賁門,胃之上口也,此上焦,名噎;食下良久吐出,槁在幽門,胃之下口也,此中焦,名膈;朝食暮吐,槁在闌門,大小腸下口也,此下焦,名反胃。又有痰飲、食積、瘀血壅寒胃口者,如寒痰胃冷,則宜姜附參術;胃槁者當滋潤,宜四物、牛
羊乳,血瘀者加
韭汁。當與韭汁、
牛乳二條,參看論治。脾泄,命火不足。冷痢寒瀉,霍亂轉筋,脾虛寒客中焦為霍亂,寒客下焦肝腎為轉筋。熱霍亂者禁用。拘攣風痹,
癥瘕積聚,督脈為病,脊強而厥,小兒慢驚,痘瘡灰白,癰疽不斂,一切沉寒痼冷之證,經(jīng)曰:陰盛生內(nèi)寒,陽虛生外寒。助陽退陰,殺邪辟鬼,《本草》未載。通經(jīng)墮胎。凡陰證用姜附,藥宜冷服,熱因寒用也。蓋陰寒在下,虛陽上浮,治之以寒,則陰益盛;治之以熱,則拒格不納。用熱藥冷飲,下嗌之后,冷體既消,熱性便發(fā),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又有寒藥熱飲治熱證者,此寒因熱用,義亦相同也。經(jīng)曰:正者正治,反者反治。如用寒治熱,用熱治寒,此正治也;或以寒治寒,以熱治熱,此反治也。經(jīng)所謂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蓋借寒藥熱藥為反佐,以作向?qū)б,亦曰從治。王好古曰:用附子以補火,必防涸水。如陰虛之人,久服補陽之藥,則虛陽益熾,真陰愈耗,精血日枯,而氣無所附麗,遂成不救者多矣。生用發(fā)散,熟用峻補。趙嗣真曰: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熟附配麻黃,發(fā)中有補;四逆湯生附配干姜,補中有發(fā)其旨微矣。
朱丹溪曰:烏附行經(jīng),仲景八味丸用為少陰向?qū),后世因以為補藥,誤矣。附子走而不守,取其健悍走下,以行地黃之滯耳。相習用為風藥及補藥,殺人多矣。昂按:附子味甘氣熱,峻補元陽,陽微欲絕者,回生起死,非此不為功,故仲景四逆、真武、白通諸湯多用之。其有功于生民甚大,況古人日用常方,用之最多,本非禁劑,丹溪乃僅以為行經(jīng)之藥,而行用作補藥,多致殺人,言亦過矣。蓋丹溪法重滋陰,故每訾陽藥,亦其偏也。王節(jié)齋曰:氣虛用四君子湯,血虛用
四物湯,虛甚者俱宜加熟附。蓋四君四物,平和寬緩之劑,須得附子健悍之性行之,方能成功。附子熱藥,本不可輕用,但當病,則雖暑熱時用亦可用也。畏人參、黃芪、甘草、防風、犀角、綠豆、童便,反貝母、半夏、瓜蔞、白及、白蘞。中其毒者,黃連、犀角、甘草煎湯解之,黃土水亦可解。
《本經(jīng)逢原》:附子氣味俱厚而辛烈,能通行十二經(jīng),無所不至。暖脾胃而通膈噎,補命門而救陽虛,除心腹腰膝冷痛,開肢體痹濕痿弱,療傷寒
呃逆不止,主督脈脊強而厥,救寒疝引痛欲死,斂癰疽久潰不收,及小兒脾弱慢驚,并須制熟用之。附子為陰證要藥,凡傷寒陰證厥逆,直中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熱而脈沉細,或浮虛無力者,非此不治。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生附以峻溫散之!侗窘(jīng)》治風寒咳逆,當是陰寒呃逆,亥豕之謬。詳《本經(jīng)》所主諸證,皆陰寒之邪,乘虛客犯所致。其主金瘡者,是傷久氣血虛寒,不能收斂,非血出不止之金瘡也!秳e錄》又主腰脊風寒,腳氣疼弱,心腹冷痛等病,總取溫經(jīng)散寒之力耳。附子稟雄壯之質(zhì),有斬關奪將之能,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jīng),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培養(yǎng)不足之真陰;引發(fā)散藥開腠理,以驅(qū)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濕。附子以白術為佐,乃除寒濕之圣藥。然須并用生者,方得開通經(jīng)絡。若氣虛熱甚,宜少陰熟附,以行參、芪之力。肥人多濕,亦宜少加烏、附行經(jīng)。附子得干姜、炙甘草,名四逆湯,主少陰經(jīng)寒證。得桂枝、甘草、姜、棗,名桂枝附子湯,治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轉側。得白術、甘草、姜、棗,名術附湯,治風虛頭重眩極。得麻黃、細辛,名麻黃附子細辛湯,治少陰病發(fā)熱脈沉。得大黃、芩、連,名附子
瀉心湯,治心下痞而惡寒汗出。得大黃、細辛,名
大黃附子湯,治脅下偏痛,發(fā)熱脈弦緊。得參、術、苓、芍,名附子湯,治少陰病始得之,背惡寒。得茯苓、白術、芍藥、生姜,名真武湯,治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疼痛自利。得干姜、
蔥白,名白通湯,治少陽病利下脈微,若厥逆無脈,干嘔而煩,面色赤,加蔥白以通陽氣。此皆得配合之神妙,能起死回生于反掌間,生熟各隨本方。趙嗣真云:生附配干姜,補中有發(fā);熟附配麻黃,發(fā)中有補。宜生宜熟,不出此中妙用也。至于崔氏八味丸,用為少陰向?qū),后世認為補藥,誤矣。東垣治陰盛格陽,面赤目赤,煩渴引飲,脈來七八至,但按之即散者,用干姜附子湯,加人參半斤,服之得汗而愈。時珍云:陰寒在下,虛陽在上,治之以寒,則陰氣愈盛;治之以熱,則拒而不納。熱藥冷服,下咽之后,冷性既消,熱性便發(fā),病氣隨愈,此熱因寒用之法也。附子性沉著,溫脾逐寒;烏頭性升發(fā),溫脾去風。若寒疾即用附子,風疾即用烏頭,二藥俱走而不守,故墮胎為百藥長。然妊娠脈弦發(fā)熱,胎脹惡寒,小腹如扇,《金匱》用附子湯以安其胎,此神圣之妙用也。若傷寒發(fā)熱頭痛皆除,熱傳三陰而見厥逆脈沉。此厥深熱深之候,證必先發(fā)熱頭痛,七八日或十余日后,而見厥冷脈沉。此為陽厥,大便必不瀉而閉。及溫疫熱伏厥逆,與陰虛內(nèi)熱,火郁于內(nèi)而惡寒者誤用,不旋踵告變矣。附子乃退陰回陽必用之藥,近世疑而不用,直待陰極陽竭,而用已遲矣。且夾陰頭痛,足冷,
上熱下寒,陰邪內(nèi)盛,陽氣外衰,急需人參健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jīng)散寒。舍此不用,將何救之?
《本草崇原》:附子稟雄壯之質(zhì),具溫熱之性,故有大毒!侗窘(jīng)》下品之藥,大毒、有毒者居多,《素問》所謂毒藥攻邪也。夫攻其邪而正氣復,是攻之即所以補之。附子味辛性溫,生于彰明赤水,是稟大熱之氣,而益太陽之標陽,助少陽之火熱者也。太陽陽熱之氣,不循行于通體之皮毛,則有風寒咳逆之邪氣。附子益太陽之標陽,故能治也。少陽火熱之氣,不游行于肌關之骨節(jié),則有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走之證。附子助少陽之火熱,故能治也。癥堅積聚,陽氣虛而寒氣內(nèi)凝也。血瘕,乃陰血聚而為瘕。金瘡,乃刀斧傷而潰爛。附子具溫熱之氣,以散陰寒,稟陽火之氣,以長肌肉,故皆治也。
凡人火氣內(nèi)衰,陽氣外馳,急用炮熟附子助火之原,使神機上行而不下殞,環(huán)行而不外脫,治之于微,奏功頗易。奈世醫(yī)不明醫(yī)理,不識病機,必至脈脫厥冷,神去魄存,方謂宜用附子。夫附子治病者也,何能治命?甚至終身行醫(yī),而終身視附子為蛇蝎。每告人曰:附子不可服,服之必發(fā)狂,而九竅流血;服之必發(fā)火,而癰毒頓生;服之必內(nèi)爛五臟,今年服之,明年毒發(fā)。嗟嗟!以若醫(yī)而遇附子之證,何以治之?虾罄p名而自謝不及乎?肯自居庸淺而薦賢以補救乎?必至今日藥之,明目藥之,神氣已變,然后覆之,斯時雖有仙丹,莫之能救。賢者于此,或具熱衷,不忍立而視其死,問投附子以救之,投之而效,功也。投之不效,亦非后人之過。前醫(yī)唯恐后醫(yī)奏功,只幸其死,死后推過,謂其死,由飲附子而死。噫,若醫(yī)而有良心者乎,醫(yī)不通經(jīng)旨,牛馬而襟裾,醫(yī)云乎哉。
如用附子,本身有一兩余者,方為有力。側子分兩須除去之,土人欲增分兩,用木杯將側子敲平于上,故連側子重一兩五六錢者,方好。土人又恐南方得種,生時以
戎鹽淹之,然后入杯敲平。是附子本無咸味,而以鹽淹之,故咸也。制附子之法,以刀削去皮臍,剖作四塊,切片,用滾水連泡二次,去鹽味、毒味,曬半燥,于銅器內(nèi)炒熟用之。蓋上古司歲備物,火氣司歲,則備溫熱之藥!督(jīng)》曰:司歲備物,專精者也。非司歲備物,氣散者也。后世不能如上古之預備,故有附子火炮之說。近世皆有童便煮之。乃因訛傳訛,習焉不知其非耳。
《本草求真》:[批]補命火,逐冷厥。
附子專入命門。味辛大熱,純陽有毒,其性走而不守,好古曰:其性走而不守,非苦干姜止而不行。通行十二經(jīng),無所不至,為補先天命門真火第一要劑。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癥,用此無不奏效。吳緩曰:附子乃陰癥要藥,凡傷寒傳變?nèi),陰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陰癥傷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陰極陽竭而用之,已遲矣。且夾陰傷寒,內(nèi)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jīng)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故書皆載能治寒毒厥逆,書曰,陰陽不相順接謂之厥。又曰,厥者盡也,逆者亂也。即血氣敗亂之謂也。凡厥有陽有陰,但察傷寒初起,頭痛發(fā)熱惡寒,后則四肢厥冷,乍溫,大便燥實,譫語發(fā)渴,揚手擲足,不惡寒但惡熱,脈來沉滑而數(shù),重按有力,是為陽厥,宜用承氣、白虎等湯以治。若初起并無身熱頭痛便惡寒,四肢厥逆,直過肘膝不溫,唇與爪甲青黑,欲引衣踡臥,二便清利,不渴,或腹痛泄利清谷,或凜凜面如刀刮,或口吐涎沫,或干嘔呃逆,脈來沉細無力,方謂陰厥,宜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以治。呃逆嘔噦,寒呃癥不一端,有誤服寒涼,水飲停心而致氣逆而呃;有陽氣衰微,內(nèi)寒迫其相火上沖而呃;有偶食生冷,陽氣不得舒發(fā)而呃;有陰寒直中于胃,而致氣不克舒而呃;有吐利后,
胃氣虛寒而呃者。經(jīng)曰:病深者必發(fā)噦,屬于胃中虛寒者居多。膈噎脾泄,食至喉即返,是槁在于吸間厭會,其證謂噎;食下胃脘,須臾吐出,是槁在于賁門,胃之上口,其癥謂膈;食下良久吐出,是槁在于幽門,胃之下口,其癥謂之反胃。歷考諸書,皆以噎膈為有火,反胃為無火,而士材又謂但察脈大有力,嘔吐酸臭,當作熱治;脈小無力,嘔吐清水,當作寒醫(yī);色之黃白而枯者為虛寒;色之紅赤而澤者為實熱,能合色脈,庶乎無誤。汪昂云:脾泄命火不足。冷痢寒瀉,霍亂轉筋,拘攣風痹,癥瘕積聚,督脈為病,脊強而厥,小兒慢驚,痘瘡灰白,癰疽不斂,皆屬于寒者。其入補氣藥中,則追失散之元陽;入發(fā)散藥中,則能開腠理以逐在表之風寒;入溫暖藥內(nèi),則能以祛在里之寒濕。虞摶獨書所云,入補血藥,則能以滋不足之真陰,緣陰與陽相為依附,補陽即所以滋陰。若使水虧火盛,用以辛熱純陽,不更使火益盛而水益虧乎!好古曰:非身涼而四肢厥逆者,不可僭用服附子以補火,必防涸水。故崔氏八味丸中,用此為以為補陰向?qū),使陰從陽復。然丹溪謂其雄悍無補,而且殺人,其言似謬。荊府都昌王,體瘦而冷,無他病,日以附子煎湯飲,兼嚼硫黃,如此數(shù)歲。蘄州衛(wèi)張百戶,平生服鹿茸、附子藥,至八十歲康健倍常。宋張杲《醫(yī)說》載趙知府耽酒色,每日煎干姜熟附湯,吞硫黃金液丹百料,乃能健啖,否則倦弱不支,壽至九十。他人服一粒即為害,若此數(shù)人者,皆其臟腑稟賦之偏,服之有益無害,不可以常理概論也。但陰極似陽,服之不宜熱投。時珍曰:陰寒在下,虛陽上浮,治之以寒,則陰氣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熱,則拒格而不納。熱藥冷飲,下咽之后,冷體既消,熱性便發(fā),而病氣隨愈,不違其情而致火益,此反治之妙也。發(fā)散附子須生,如四逆湯,生附配干姜之類;用補附子宜熟,如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熟附配麻黃這類。
《得配本草》:畏防風、甘草、人參、黃芪、黑豆、綠豆、童溲、犀角。惡蜈蚣,忌豉汁。
大辛大熱,有大毒。入手少陰經(jīng),通行十二經(jīng)絡。主六腑沉寒,回三陰厥逆。雄壯悍烈之性,斬關奪門之氣,非大寒直中陰經(jīng),及真陽虛散幾脫,不宜輕用。
引補氣藥追復失散之元陽;引補血藥滋養(yǎng)不足之真陰;引發(fā)散藥驅(qū)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祛除在里之冷濕。
得
蜀椒、食鹽,下達保命門。配干姜,治中寒昏困;配黑
山梔,治寒疝諸痛;配生姜,
治腎厥頭痛;配肉果粥丸,治臟寒脾泄;配白術,治寒濕;配半夏、生姜,治胃中冷痰;配
澤瀉、燈心,治小便虛閉;兩尺脈沉者可用。配煅
石膏等分為末,入麝香少許,茶酒任下,治頭痛。合
荊芥,治產(chǎn)后瘛疭;生用為宜,若血虛生熱,熱生風者,投之立斃。合肉桂,補命門相火。
回陽,童便制;壯表,面裹煨。亦是一法;蛎劬挠茫蛎奂逵。
中其毒者,生甘草、犀角、
川連,煎湯服之可解。
怪癥:兩足心凸腫,頭黑硬如釘,脛骨生碎孔,骨髓流出不止,身發(fā)寒顫,但思吃酒,不想飲食,此肝腎冷熱相吞也。用制附子研末調(diào)涂,內(nèi)服
韭子湯,效。
世人僅見陽虛無熱者,投之有起死之功,而不知陰虛火動者,下咽無救死之法。何竟以附子為補劑,虛弱者非此不可。因見水虧火炎,滋陰多不見效,動以為寒涼傷胃。溫補可除大熱,必須參、附,然后見功。涼補既久,暫投一二,或者暫覺爽健,豈知內(nèi)火一起,變害非常,即使復進涼補,求日前之安泰而不可得。又見傷寒陽證,時疫火證,大半手足厥逆,舌苔粉白,喜熱飲,大惡寒涼,錯認為內(nèi)真寒、外假熱,進附、桂以助命門之火,且曰浮游之火,附、桂引之,而火自歸元。因之枉殺人命,不可勝指。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讀》:《素問》謂以毒藥攻邪,是回生妙手,后人立補養(yǎng)等法,是摩棱巧術,究竟攻其邪而正氣復,是攻之所以補之也。
附子味辛氣溫,火性迅發(fā),無所不到,故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本經(jīng)》云:“風寒咳逆邪氣”,是寒邪之逆上于焦也;“寒濕痿辟拘攣,膝痛不能行步”,是邪氣著于下焦筋骨也;“癥堅積聚血瘕,”是寒氣凝結,血滯于中也,考《大觀本草》,“咳逆邪氣”句下,有“溫中金瘡”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溫,血肉得暖而合也。
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腎,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營衛(wèi),因寒濕而病者,無有不宜,即陽氣不足,寒自內(nèi)生,大汗大瀉,大喘中風卒倒等癥,亦必仗此大氣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經(jīng)》言外意也。
又曰:附子主寒濕,諸家俱能解到,而仲景用之,則化而不可知之謂神,且夫人之所以生者,陽也,亡陽則死。亡字分二義,一無方切、音忘,逃也,即《春秋傳》“出亡”之義也;一微夫切、音無,無也,《論語》“亡而為有”,《孟子》“問有余,曰亡矣”之義也。誤藥大汗不止為亡陽,如唐之幸蜀,仲景用四逆湯、真武湯等法以迎之;吐利厥冷為亡陽,如周之守府,仲景用通脈四逆湯、姜附湯以救之。且太陽之標陽,外呈而發(fā)熱,附子能使之交于少陰而熱已;少陰之神機病,附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脈生,周行通達而厥愈;合苦甘之芍草而補虛;合苦淡之苓芍而溫固,元妙不能盡述,按其立法,與《本經(jīng)》之說不同,豈仲景之創(chuàng)建歟!然《本經(jīng)》謂“氣味辛溫有大毒”七字,仲景即于此悟出附子之大功用,溫得東方風木之氣,而溫之至則為熱,《內(nèi)經(jīng)》所謂“少陰之上,君火主之”是也,辛為西方燥金之味,而辛之至則反潤,《內(nèi)經(jīng)》所謂“辛以潤之”是也。
物性之偏處則毒,偏而于無可加處則大毒,因“大毒”二字,知附子之溫為至極。辛為至極也,仲景用附子之溫有二法,雜于苓芍甘草中,雜于地黃、澤瀉中,如冬日可愛,補虛法也;佐以姜桂之熱,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陽法也。用附子之辛,亦有三法,桂枝附子湯、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湯、甘草附子湯,辛燥以祛除風濕也;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辛潤以溫補水臟也;若白通湯、通脈四逆湯、加
人尿豬膽汁,則取西方秋收之氣,保復元陽,則有大封大固之妙矣。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百種錄》:味辛,溫。主風寒咳逆邪氣,寒邪逆在上焦。溫中,除中焦之寒。金瘡,血肉得暖而合。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氣凝結,血滯于中,得熱乃行也。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此寒邪之在下焦筋骨間者。
凡有毒之藥,性寒者少,性熱者多。寒性和緩,熱性峻速,入于血氣之中,剛暴駁烈,性發(fā)不支,臟腑嬌柔之物,豈能無害,故須審慎用之。但熱之有毒者,速而易見;而寒之有毒者,緩而觀察,尤所當慎也。
《本草新編》:附子,味辛,氣溫、大熱,浮也,陽中之陽,有大毒。大者為天雄,小者為川烏。天雄過熱,不可用;川烏熱太劣,不若附子之適于用也。制法:每個用甘草五錢,煮水一碗,將附子泡透,不必去皮臍尖子,正要全用為佳。取甘草至仁,以制不仁也。無經(jīng)不達,走而不守,但可為臣使,佐群藥通行諸經(jīng),以斬關奪門,而不可恃之安撫鎮(zhèn)靜也。去四肢厥逆,祛五臟陰寒,暖腳膝而健筋骨,溫脾胃而通腰腎,真奪命之靈丹,回春之仙藥也。用之當,則立刻重生;用之不當,則片時可死。畏之而不敢用,因循觀望,必有失救之悲;輕之而敢于用,孟浪狂妄,又有誤殺之嘆。要在人辨寒熱陰陽,而慎用之也。夫附子,陽藥也,以陽治陰,最為相宜,以陽治陽,自然相惡。陽主熱,而陰主寒,有如冰炭,何至錯誤。惟陽似陰,而陰似陽,以假亂真,往往殺人,慘于刀刀也。我今辨陰陽寒熱之殊,使用附子者盡生人,而不再誤殺人也。陰熱之癥,乃腎水之耗,而腎守之火不能下安于腎宮,上沖于咽喉口齒之間,其舌必滑者也。論理大補其真陰之水,水旺而火又不歸。然而,徒補其水,火雖少衰,終不能一時驟降,少用附子,同肉桂入于
六味地黃湯中,大劑冷服,下喉而火即消,歸下腎內(nèi),上焦之熱,盡化為清涼矣,此用附子以治陰熱之秘法也。陽熱之癥,乃心火之盛,移于其熱胃中,發(fā)狂而大叫,或失神而譫語,手足反現(xiàn)冰冷,而胸前膈上多有發(fā)斑者,必大渴呼水,而舌胎或紅、或黃、或灰黑,必燥而峭,開裂成綾者也。論理不必從治,竟用三黃石膏直治其火,火瀉而腎水不干,可免亡陽禍。然火過于旺盛,用大寒之藥,恐致格拒,尚不入加附子一片,重一分,入于三黃石膏湯中,以火從火,引苦寒之藥下行,而不相背,熱性過而寒性發(fā),自能瀉火邪于頃刻矣,此用附子以治陽熱之秘法也。陰寒之病,乃寒邪直中于腎經(jīng),此傷寒之卒病也。腎受寒邪,命門之火自不能藏,欲遁出于軀殼之外,而寒乘勝追逐,犯于脾則腹痛,犯于肝乃
脅痛,犯于心則
心痛,或手足青者有之,或筋骨拘攣者有之,或嘔或吐,或瀉或利,甚則身青袋縮,死生懸于反掌,真危急存亡之秋也。探其舌必滑,急用附子二三錢、人參五六錢或一二兩、白術一二兩、干姜二錢,同煎服之,下喉而陽回寒散矣,此陰寒用附子之法有如此。陽寒之病,平素傷其脾胃之氣,不能榮衛(wèi)于一身,以致風寒但犯,發(fā)熱惡寒,喜臥而不喜語言,喜靜而不喜紛擾,與之飲食,又能知味,身雖熱,而神思甚清,脈必細微,氣必甚怯,此陽氣不足,而邪乃中之也,其舌雖干而必滑,急用理中湯加附子一錢治之,正氣足而邪自散矣。溫甘除大熱,非此之謂歟。陽寒用附子之法,又如此。知此四治,觸類旁通,斷無誤用之失矣。
或問附子有毒,用之得當,可以一服即回陽,有毒者固如是乎?附子之妙,正取其有毒也。斬關而入,奪門而進,非藉其剛烈之毒氣,何能祛除陰寒之毒哉。夫天下至熱者,陽毒也,至寒者,陰毒也。人感陰寒之氣,往往至手足一身之青黑而死,正感陰毒之深也。陰毒非陽毒不能祛,而陽毒非附子不勝任。以毒治毒,而毒不留,故一祛寒而陽回,是附子正有毒以祛毒,非無毒以治有毒也。
或問附子入之于三生飲中,救中風之垂絕,何以必生用之乎?此實有妙義存焉。夫中風,非風也,乃氣虛而痰塞于心中,故一時卒中,有似乎風之吹倒也。若作風治,十死九矣。必須用人參為君,附子為佐,加之生南星、生半夏、生姜,而后可以開其心竅,祛逐其痰涎,使死者重生也。世人皆以為人參之功也,茍非附子,何以推蕩而奠寧哉?然此時用熟附子,正恐未必神效,往往有緩不濟事之憂。必生用之者,取其無所牽制,則斬關突圍而入,自能破勁敵于須臾也。藥中用霸氣而成功者,此類是歟。
或問
參附湯之治陰寒直中,又救一時之垂絕者,何以又不用生附子耶?夫熟附子之治直中陰寒也,欲救其回陽也。陰寒入于至陰之腎中,祛命門之火出外,而不敢歸宮,真火越出,而陰寒乘勢祛逐,元陽幾無可藏之地,此時而不大用人參,則元陽飛出于軀殼之外矣。然而徒用人參,不佐之以附子,則陰寒大盛,人參何能直入于腹中,以生元陽于無何有之鄉(xiāng)?既用附子,而不制其猛悍之氣,則過逐陰寒,一往不顧,未必乘勝長驅(qū),隨陰寒而盡散熱,必元陽無可歸,而氣又遽亡。故必須用熟者,同入于人參之中,既能逐陰寒之外出,又且引元陽之內(nèi)歸,得附子之益,去附子之損,所謂大勇而成其大仁也。
或問附子陽藥,宜隨陽藥以祛除,何以偏用之陰藥以滋補乎?蓋附子大熱之品也,入于陽藥之中者,所以救一時之急;入于陰藥之中者,所以治久滯之疴。凡陽虛之癥,宜用陽藥救之,故附子可多用以出奇;陰虛之病,宜用陽藥養(yǎng)之,故附子可少用以濟勝。陽得陰而功速,陰得陽而功遲,各有妙用也。
或疑附子之功,有以少而成功者,又是何故?夫急癥宜多,而緩癥宜少,此用附子之法也。但古人有用附子止一片而成功,非藉其斬關奪門之神也。蓋附子無經(jīng)不達,得其氣而不必得其味,入于經(jīng)而不必留于臟,轉能補氣以生氣,助補血而生血,而不至有增火增熱之虞,反成其健土關胃之效也。
或問附子何以必得人參以成功,豈他藥獨不可制之乎?夫人參得附子則直前,無堅不破;附子得人參則功成,血脈不傷。至于他藥,未嘗不可兼投。然終不知人參與附子,實有水乳之合也。
或問繆仲醇論附子之害,其言又可采否?噫!仲醇之心則仁矣,而論證尚未盡善也。如言外寒,脾陰不足,以致飲食無味,喜飲冷漿及鮮果,血虛腹痛,按之即止,火炎欲嘔,或干霍亂,或大瘧寒熱并盛,老人精絕,陽痿,少年縱欲傷精,陰精不守,精滑,腦漏,婦人血枯無子,血枯經(jīng)閉,腎虛小便余瀝,夢寐紛紜,行履重滯,痹癥,中風僵仆不語,中風口眼歪斜,中風言語蹇澀,中風半身不遂,中風痰多神昏,陰癥癰疽未潰,其三十一癥,皆必須附子,十補陰,三補陽,始能奪命奏功。仲醇一概戒人勿用,庸醫(yī)執(zhí)滯不通,堅信不用附子以回陽,又何以生陰以續(xù)命乎?雖仲醇過于謹慎,與其亂用殺人于頃刻,不若煩用以聽其自生。然病實可生,任其悠忽,因循失救,而奄奄坐已,又行醫(yī)之過也。鐸所以將仲醇所忌七十二癥之中,摘其宜用附子者,表而出之,以亦其救病之延生,勿坐視聽死也。
或問繆仲醇之過慎,未必非全生之道,吾子以其所忌者,摘出以交之,必自萬一殺人,
過不在子乎?嗟乎!仲醇之所慎者,正病所不必真者也。豈獨不必慎,實癥之不可慎者也。宜慎而不慎,與不可慎而又慎者,非至中之道也。
《本草分經(jīng)》:辛、甘,大熱,純陽。其性浮多沉少,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jīng),無所不至。能引補氣藥以復失散之元陽;引補血藥以滋不足之真陰;引發(fā)散藥開腠理以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濕。治督脈為病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癥。生用發(fā)散,熟用峻補。誤服禍不旋踵。中其毒者,黃連、犀角、甘草煎湯解之;蛴贸吻妩S土水亦可。
天雄,附子細長者為天雄。大燥回陽,補下焦腎命陽虛,逐風寒濕。為風家主藥。發(fā)汗,又止陰汗。
《本草思辨錄》:鄒氏論附子天雄烏頭之性用頗精,為節(jié)5其說曰:烏頭,老陰之生育已竟者也;天雄,孤陽之不能生育者也;附子,即烏頭天雄之種,含陰包陽者也。老陰生育已竟者,其中空,以氣為用;孤陽不能生育者,其中實,以精為用。氣主發(fā)散,精主斂藏。發(fā)散者能外達腠理,斂藏者能內(nèi)入筋骨。附子則兼?zhèn)涠䴕,?nèi)充實,外強健,且其物不假系屬,以氣相貫而生,故上下表里無乎不到。惟其中蓄二物之精,斯能兼擅二物之長,其用較二物為廣爾。
《本經(jīng)》附子主風寒咳逆邪氣,后世緣此多以為治風之藥,其實經(jīng)文深奧,義別有在也。夫風有傷與中之分,傷者傷于營衛(wèi),中者中于經(jīng)絡臟腑。傷營衛(wèi)者,寒郁于表而易化熱,
宜麻桂決不宜附子;中經(jīng)絡臟腑者,寒根于里而陽本虛,用麻桂又貴用附子。附子非風藥,而《本經(jīng)》之主風寒,蓋指中風之風寒言,非指
傷風之風寒言也。
《外臺》謂中風多從熱起,故中風有寒亦有熱。風引湯治熱之方也,熱不用附子,固不待言。小續(xù)命治寒之方也,若附子即以驅(qū)風,何以附子外不少風藥?其有附子無風藥,如《近效》術附湯治風虛者有之,未聞能散外入之邪風也。
鄒氏謂附子之治風寒,是陽氣不榮,風寒侵侮,陽振而風寒自退。似非不知附子治風寒之理者。乃又謂仲圣用生附子之方,皆兼有表證,而其所引白通湯、附子湯,則并無未解之表邪。夫白通所以用蔥白者,用少陰下利一往不返,失地道上行之德,蔥白能入少陰而升之,非以表汗。附子湯證,是少陰受寒,而陽氣不能四周。表何嘗有風,脈沉固不當汗,且其主詮以參術之補,芒芍之降,又豈足勝解表之任。至仲圣附子用生,非屬汗后,即是下利脈沉,汗后宜補表陽,下利脈沉宜挽其氣,生用自勝熟用,此仲圣生用之意也。
或難予曰:惡風加附子,越婢湯非明證乎?何說之〖HT5”,6SS〗亻〖KG-*2〗真〖HT〗也!曰:
大青龍汗出惡風者不可服,越婢湯加附子,則證為汗出惡風,若附子又從而汗之,獨不畏厥逆筋惕肉?耶?蓋加附子正以其汗出。趙氏云:惡風者陽虛,故加附子以入陽。然則舍附子則有亡陽之禍,豈果為驅(qū)風哉?
用附子于中風風寒,原可不過分,故三生飲無風藥,以陽氣一充而邪即自消也。若他風寒證,則定須分治。鄒氏亦頗以附子與表藥對舉,暗中逗出,足見附子外尚有表藥,其所引
桂枝加附子湯等八方皆是也。惟其中桂枝附子、白術附子、甘草附子,則為治風濕之方;桂甘姜棗麻辛附子,則為治氣分之方。夫風為陽邪,附子陽藥,以其人陽虛而寒重,非扶陽則風不能以徒驅(qū),故扶陽與驅(qū)風并行。寒為陰邪,濕亦為陰邪,風濕之風,與傷風之風,亦致不同,非陽虛不爾,故亦需附子。氣分者,水寒之氣,結于心下,證由少陰陽虛而來。故麻辛附子,溫少陰而發(fā)汗;桂甘姜棗,化上焦之陽而開結,此從表解。枳術湯則從中泄,病同而治不同。水飲所作四字,趙氏本上下條皆有之,極是。又麻黃附子湯,以麻黃發(fā)表而少陰脈沉用之,正賴有附子溫少陰也,否則脈沉無發(fā)汗之理矣。
附子為溫少陰專藥,凡少陰病之宜溫者,固取效甚捷。然如理中湯治腹?jié)M,
黃土湯治下血,
附子瀉心湯治心痞,甚至薏苡附子敗
醬散治腸癰,如此之類,亦無往不利。惟其挾純陽之性,奮至大之力,而陰寒遇之輒解,無他道也。
天雄,仲圣惟天雄散一方,附子桂枝加
龍骨牡蠣湯后,不言所主何病。按此與上節(jié)離合之間,必有竄亂,今細繹其文,自夫失精家至為清谷亡血失精,當是以天雄散主之,下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正為合宜。何以言之?兩方于失精家原可通用。但脈為極虛芤遲,證見清谷亡血失精,則已腎損及脾,不補脾則生精之源絕。故白術用至八兩,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fā)落,種種腎病,自非他補腎藥所能勝任,故選用精氣充實不外泄之天雄,而以天雄名方。至其佐使之桂枝龍骨,尤微妙難言。
桂枝湯桂枝只三兩,而此乃倍之,欲其于太陽之經(jīng)腑俱到以化氣。其證陰既下泄,陽自不浮,而脾腎咸虛之陽,不當潛以咸寒之牡蠣;得龍骨,則引火歸土而亦不損其陽。且桂枝輔天雄則固腎澀精,輔白術則入脾胃土;龍骨輔天雄則固腎澀精,輔白術則固脾祛濕。以天雄散隸于是證,義實至精至確。若脈得諸芤動微緊,雖天雄散亦可服,要不如桂枝加龍骨牡蠣為尤中窾。蓋脈芤動為陽,微緊為陰,陰陽氣爭則表里失和。治之以此湯,桂枝生姜甘棗為陽,芍藥為陰;龍骨為陽,牡蠣為陰;于祛邪澀精之中,有表里相得陰陽互維之妙。此二方是于小建中湯
腎氣丸外,又別出良法者。就天雄散思之,則天雄所謂孤陽不能生育,其中實以精為用者,不于此可見其概也乎?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1. 附子有明顯的強心和升
高血壓作用,可加強心肌收縮力,增加收縮幅度,加快收縮頻率,并有抗
心律失常、抗
休克作用。
2. 附子可擴張外周血管,對急性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能明顯延長小鼠耐缺氧時間。
3. 附子有抗炎作用。
4. 附子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可抑制寒冷情況下的體溫下降甚至可使下降的體溫恢復,對電刺激副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起的收縮呈明顯抑制作用。
5. 附子對機體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6. 附子能促進血小板聚集,抑制細胞穩(wěn)定化作用及蛋白質(zhì)變性。
7. 附子有抗?jié)兗霸鰪娡ū阕饔谩?br >8. 附子有明顯的降低血糖作用。
9. 附子能刺激局部皮膚、粘膜和感覺神經(jīng)末梢,先興奮產(chǎn)生瘙癢與灼熱感,繼而產(chǎn)生麻醉感,喪失知覺,有一定的局麻作用。
10. 附子所含的去甲
烏藥堿成分能明顯降低家
兔腎血流量,使尿中鈉排泄減少,而對尿量和鉀的排泄無明顯影響。
11. 附子中的烏頭堿對依賴鈣調(diào)蛋白的環(huán)核甙酸磷酸二酯酶有拮抗作用。
-----------烏附片與黑順片是一種藥嗎
-----------細辛能用到10克嗎?不會有什么危險嗎?
-----------18反,千年來都遵守,現(xiàn)在看不知道,還那么重要嗎?
我看不是一般人感用的重藥猛劑,佩服佩服.
-----------
原帖由 鼓浪懷秋 于 2007/10/21 13:34 發(fā)表
細辛能用到10克嗎?不會有什么危險嗎?
細辛之毒在其揮發(fā)油,用之量大而隨他藥一起煎不會中毒,我臨床一般少則6g,多則15g.當然也有人用至60g.細辛不過錢是指研末沖服,而非指以藥材飲片入煎者。
-----------〔討論〕十八反 十九畏--再認識
作者: 云涯松子 發(fā)布日期: 2005-11-17 查看數(shù): 902 出自: http://www。37tcm。net/bbs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蘞貝蔞芨攻烏。
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
藜蘆。
十九畏:
硫黃原是火中精,
樸硝一見更相爭;
水銀莫與
砒霜見,
狼毒最怕
密陀僧;
巴豆烈性最為上,偏于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
郁金見,牙硝難合荊
三棱;
川烏
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diào)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學醫(yī)從醫(yī)至今,上述中藥之配伍禁忌,出于對生命之負責,一直視為用藥禁區(qū),不敢越雷池半步!近年由于受到民間中醫(yī)等論壇之教育引導,逐漸重視經(jīng)方之運用!督饏T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寒氣厥逆,赤丸主之。”赤丸由:茯苓4兩 烏頭2兩(炮) 半夏4兩(洗) 細辛1兩 組成,經(jīng)典即記錄著烏頭與半夏合用的方,經(jīng)方大家胡希恕也明言烏夏合用沒有問題,至于半夏與附子的合用,后世名家如鄭欽安,李可等等則為廣泛應用,論壇
三七生網(wǎng)上診病開方也常常半夏附子合用,未見有不良反應出現(xiàn)。李可在其專著中治療母乳不足時開的加味
生化湯中有丁香與郁金同用,書中說:“......治療產(chǎn)后病千余例,凡產(chǎn)后即服加味生化湯3劑者,無一例發(fā)生
產(chǎn)褥感染.......”,顯然,丁香與郁金的同用不但沒有副作用,而且療效很好。
十八反,十九畏出自何人之手?其反、畏是真的嗎?歡迎大家討論。
作者: 瘋和尚 發(fā)布日期: 2006-4-04
藥有相反,其說始見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序例》(原書早佚,現(xiàn)行本為后世從歷代本草書中所輯出者)。五代時韓保升《蜀本草》指出:“相反者十八種”,當為“十八反”說的藍本。迨至金代,張元素《
珍珠囊補遺藥性賦》將“十八反”以及“十九畏”編成歌訣廣為流傳,相沿至今。千百年來,父以傳子,師以授徒,藥房見有“反藥”,則拒絕配藥。若干有“反藥”的良方被束之高閣。至于醫(yī)生因用“反藥”而負屈含冤者,古往今來,更不知凡幾!尤有甚焉,“十八反”之外,還有“株連”:筆者一次處方中半夏與附子同用,患者去市內(nèi)藥店配藥,藥工一看,面露鄙夷地說:“醫(yī)生連半夏反附子都不知道么?這應該是常識!备阶幽烁缴诖跽撸胂姆锤阶,便是因母而牽連到子了,這不是“株連”、“擴大化”是什么?
對此,我們先不妨看一看前人的論述。
處方中用反藥者,首推漢代“醫(yī)圣”張仲景,《金匱要略•痰飲篇》之甘遂半夏湯(甘遂、半夏、芍藥、甘草、蜜),甘遂和甘草同用;同書《腹?jié)M寒疝宿食病篇》之赤丸(茯苓、細辛、烏頭、半夏),烏頭與半夏同用。
唐代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在其兩部《千金方》中用反藥的處方乃多達數(shù)十方,如《千金要方》卷七之風緩湯,烏頭與半夏同用;大八風散,烏頭與白蘞同用;卷十茯苓丸,
大戟與甘草同用;卷十八大五飲丸既有人參、
苦參與藜蘆同用,又有甘遂、大戟、
芫花與甘草同用,皆其例也。
宋代官方頒布推行的《局方》,其潤體丸、
烏犀丸二方皆川烏與半夏同用。陳無擇《三因方》卷十四大豆湯,甘草與甘遂同用。許叔微《本事方》星附散、趁痛丸二方皆半夏與川烏同用。
金代李東垣散腫潰堅湯
海藻與甘草同用。
元代朱丹溪《脈因證治》
蓮心散芫花與甘草同用。
明代吳昆《醫(yī)方考》卷一通頂散,人參、細辛與藜蘆同用。陳實功《外科正宗》
海藻玉壺湯海藻與甘草同用(此方后來載入?yún)侵t等編《醫(yī)宗金鑒》中)。
清代余聽鴻《外證醫(yī)案匯編》輯錄名家方案,其中
瘰疬門亦有用海藻甘草者。
以上例子,不過信手拈來,漢、唐、宋、金、元、明、清皆有了,可見所謂反藥也者, “古人立方,每每有之”(余聽鴻語)。那么,前人于此持什么態(tài)度呢?一種意見是:既有成說,不如不用為好。如陶宏景說:“凡于舊方用藥,亦有相惡相反者,如仙方甘草丸,有
防己、細辛;俗方
玉石散,用
栝樓、干姜之類,服之乃不為害,或有將制者也,譬如寇賈輔漢,程周佐吳,大體既正,不得以私情為害。雖爾,不如不用尤良。”(原書佚,轉引自《本草綱目》)。另一種意見是:賢者用得,昧者用不得。如虞摶說:“其為性相反者,各懷酷毒,如兩軍相敵,決不與之同隊也。雖然,外有大毒之疾,必用大毒之藥以攻之,又不可以常理論也。如古方感應丸用巴豆、牽牛同劑,以為攻堅積藥,四物湯加人參、五靈脂輩,以治血塊。丹溪治尸瘵二十四味蓮心散,以甘草、芫花同劑,而謂好處在此。是蓋賢者真知灼見方可用之,昧者固不可妄試以殺人也。夫用藥如用兵,善用者置之死地而后成,若韓信行背水陣也;不善者徒取滅亡之禍耳,可不慎哉!痹僖环N是李時珍的意見,他說:“古方多有用相惡相反者。蓋相須相使用同者,帝道也;相畏相殺同用者,王道也。(注:這里的“相畏”,是依《本經(jīng)名例》:“有毒者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與后世“十九畏”之“畏”完全不同);相惡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經(jīng)有權,在用者識悟耳。”他還指出:“胡冶居土治痰僻,以
十棗湯加甘草、大黃,乃是痰在膈上,欲令通泄以拔去病根也。東垣李杲治頸下結核,海藻潰堅湯,加海藻;丹溪朱震亨治勞瘵蓮心飲,用芫花,二方皆有甘草,皆本胡居士之意也。故陶弘景言古方亦有相惡相反,并乃不為害。非妙達精微者,不能知此理!彼囊馑际钦f,用者能夠“妙達精微”,有所“識悟”,還是可以用的,不過需要特別慎重而已。以上這三種意見,應該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對于十八反的問題,朱良春老先生曾多次向吾儕道及:
、傥覐膩矶际怯兴拱Y用斯藥,當用則用,不受“十八反”、“十九畏”之類成說的約束。臨床六十年來,海藻與甘草同用治頸淋巴結核、單純性及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腫瘤;人參(
黨參)與五靈脂同用治慢性萎縮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海藻、甘遂與甘草同用治療胸水、滲出性
胸膜炎,皆效果甚佳而未見任何毒副作用。
、谑朔粗f,本身就有很多可商之處。如人參、苦參、
丹參、
沙參等反藜蘆,四種藥雖皆以“參”為名。而眾所周知,其功能性味主治各異,豈有一沾上“參”之名,便皆反藜蘆之理?又,海藻與
昆布性味主治皆相同,常常二者同用,為何甘草只反海藻不反昆布?
③“十八反”為何相反?即其相反的道理是什么?古今皆沒有一個說法。只能說是古人的實踐經(jīng)驗,很可能是古人在實踐中把偶然當作了必然。要說實踐經(jīng)驗,那么,前述從漢代張仲景,唐代孫思邈,宋代陳無擇、許叔微,金元李東垣、朱丹溪,明代陳實功,清代余聽鴻等記載的又是不是實踐經(jīng)驗?
、堋笆朔础钡娜M藥中,芫花、大戟、甘遂、烏頭(川草烏)、藜蘆皆有毒的劇藥,即芫花、大戟、甘遂不與甘草配伍,藜蘆不與諸參、辛、芍等配伍,烏頭不與半、樓、貝、蘞、芨配伍,這三組藥,都會因用量太大,或煎煮不當,或服藥量太大,或患者體弱不支,而出現(xiàn)中毒,甚至可致死亡。因此,古人“十八反”之說,很可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出來的錯誤判斷。
、萑绻杏凇笆朔础敝f,一方面,許多古人包括張仲景的名方都得不到運用(當然也有人用),勢必使許多古人的好經(jīng)驗被廢棄不用;另一方面,中藥配伍中很可能存在真正相反的藥,即絕對不能配合使用,誤用后會有中毒、死亡危險的中藥,“十八反”反而會使人們對這些可能存在的真正相反的藥物的進一步的認識和探索帶來負面影響。
、拗炝即豪舷壬献詈笾赋觯骸笆朔础敝f不能成立,“十九畏”更屬無謂。對于古人的東西,應予批評地吸收,不是凡是古人說的就一定對.古人有大量好經(jīng)驗,但限于時代條件,也有不少不可取的,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說丹砂(
朱砂)“可久服”,李時珍《本草綱目》說
馬錢子(
番木鱉)“無毒”等皆是,F(xiàn)在應該是為“十八反”平反的時候了!不知醫(yī)界賢達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