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本草綱目 金石之四 上課筆記
    

本草綱目教程:金石之四

金石之四 石類下四十種陽起石(《本經(jīng)》中品)【釋名】羊起石(《別錄》)、白石(《本經(jīng)》)、石生《別錄》。時珍曰∶以能命名!炯狻俊秳e錄》曰∶陽起石,生齊山山谷及瑯玡或云山、陽起山,云母根也。采無時。普曰∶生泰山。弘景曰∶此所出與云母同,而甚似云母,但…

金石之四 石類下四十種

陽起石

(《本經(jīng)》中品)

【釋名】羊起石(《別錄》)、白石(《本經(jīng)》)、石生《別錄》。
時珍曰∶以能命名。

【集解】《別錄》曰∶陽起石,生齊山山谷及瑯玡或云山、陽起山,云母根也。采無時。
普曰∶生泰山。
弘景曰∶此所出與云母同,而甚似云母,但濃異爾。今用乃出益州,與礬石同處,色小黃黑。但礬石、云母根未知何者是?俗用乃稀,《仙經(jīng)》服之。
恭曰∶此石以白色肌理似殷 ,仍夾帶云母滋潤者為良,故《本經(jīng)》一名白石;今用純 黑如炭者,誤矣。云母之黑者名云膽,服之損人,則黑陽起石亦必惡矣。今齊山在齊州西北,無陽起石。石乃在齊山西北六、七里廬山出之!侗窘(jīng)》云山或廬字訛也。泰山、沂州惟有黑者,白者獨出齊州。
曰∶泰山所出黃者絕佳,邢州山出白者亦好。
頌曰∶今惟出齊州,他處不復(fù)有。齊州惟一土山,石出其中,彼人謂之陽起山。其山常 有溫暖氣,雖盛冬大雪遍境,獨此山無積白,蓋石氣熏蒸使然也。山惟一穴,官中常禁閉。 至初冬則州發(fā)丁夫,遣人監(jiān)取。歲月積久,其穴益深, 鑿他石,得之甚難。以白色明瑩若野狼牙者為上,亦有挾他石作塊者不堪。每歲采擇上供之余,州中貨之,不爾無由得也。貨者雖多,而精好者亦難得。舊說是云母根,其中猶帶云母,今不復(fù)見此矣。古方服食不見用者,今補下藥多使之。
時珍曰∶今以云頭雨腳輕松如野狼牙者為佳,其鋪茸茁角者不佳!锻踅ㄆ降湫g(shù)》乃云∶ 黃白而赤重濃者佳,云母之根也!陡劣駜浴吩啤藐柶,陽石也。齊州揀金山出者勝,其尖似箭鏃者力強,如狗牙者力微,置大雪中倏然沒者為真。

【修治】大明曰∶凡入藥燒后水 用之,凝白者佳。
時珍曰∶凡用火中 赤,酒淬七次,研細水飛過,日干。亦有用燒酒浸過,同樟腦入罐 升煉,取粉用者。

【氣味】咸,微溫,無毒。普曰∶神農(nóng)、扁鵲∶酸,無毒;桐君、雷公、岐伯∶咸,無毒;李當之∶小寒。
權(quán)曰∶甘,平。
之才曰∶桑螵蛸為之使,惡澤瀉菌桂、雷丸、石葵、蛇蛻皮,畏菟絲子,忌羊血,不入湯。

【主治】崩中漏下,破子臟中血,癥瘕結(jié)氣,寒熱腹痛,無子,陰痿不起,補不足(《本經(jīng)》)。 療男子莖頭寒,陰下濕癢,去臭汗,消水腫高級職稱考試網(wǎng)。久服不饑,令人有子(《別錄》)。補腎氣精乏,腰疼膝冷濕痹,子宮久冷,冷癥寒瘕,止月水不定(甄權(quán))。 治帶下溫疫冷氣,補五勞七傷(大明)。補命門不足(好古)。 散諸熱腫(時珍)。

【發(fā)明】宗奭曰∶男子婦人下部虛冷,腎氣乏絕,子臟久寒者,須水飛用之。凡石藥冷熱皆有毒,亦宜斟酌。
時珍曰∶陽起石,右腎命門氣分藥也,下焦虛寒者宜用之,然亦非久服之物。張子和《儒門事親》云∶喉痹,相火急速之病也。相火,龍火也,宜以火逐之。一男子病纏喉風腫,表里皆作,藥不能下。以涼藥灌入鼻中,下十余行。外以陽起石(燒赤)、伏龍肝等分細末,日以新汲水調(diào)掃百遍。三日熱始退,腫始消。此亦從治之道也。

【附方】新三。

丹毒腫癢∶陽起石 研,新水調(diào)涂。(《儒門事親》)
元氣虛寒,精滑不禁,大腑溏泄,手足厥冷。陽起石( 研)、鐘乳粉各等分,酒煮附子末同面糊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服五十丸,以愈為度。(《濟生方》)
陰痿陰汗 陽起石 為末,每服二錢,鹽酒下。(《普濟方》)

磁石

(《本經(jīng)》中品)

【釋名】玄石(《本經(jīng)》)、處石(《別錄》)、 鐵石(《衍義》)、吸針石。
藏器曰∶磁石取鐵,如慈母之招子,故名。
時珍曰∶石之不磁者,不能引鐵,謂之玄石,而《別錄》復(fù)出玄石于后。

【集解】《別錄》曰∶磁石,生泰山川谷及慈山山陰,有鐵處則生其陽。采無時。
弘景曰∶今南方亦有好者。能懸吸針,虛連三、四為佳!断山(jīng)》丹房黃白術(shù)中多用之。
藏器曰∶出相州北山。
頌曰∶今磁州、徐州及南海傍山中皆有之,磁州者歲貢最佳,能吸鐵虛連十數(shù)針,或一、二斤刀器,回轉(zhuǎn)不落者,尤良。采無時。其石中有孔,孔中黃赤色,其上有細毛,功用更勝。 按《南州異物志》云∶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徼外大舟以鐵葉固之者,至此皆不得過。 以此言之,海南所出尤多也。
曰∶凡使,勿誤用玄中石并中麻石。此二石俱似磁石,只是吸鐵不得。而中麻石心有赤,皮粗,是鐵山石也。誤服,令人生惡瘡,不可療。真磁石一片,四面吸鐵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只吸鐵八兩者,名續(xù)采石;四面吸五兩者,名磁石。
宗奭曰∶磁石其毛輕紫,石上頗澀,可吸連針鐵,俗謂之 鐵石。其玄石,即磁石之黑色者。磁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偏東,不全南也。其法取新纊中獨縷,以半芥子許蠟,綴 于針腰,無風處垂之,則針常指南。以針橫貫燈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蓋丙為大火,庚辛受其制,物理相感爾。 土宿真君曰∶鐵受太陽之氣,始生之初,石產(chǎn)焉。一百五十年而成磁石,又二百年孕而成鐵。

【修治】 曰∶凡修事一斤,用五花皮一鎰,地榆一鎰,故綿十五兩。三件并銼。于石上捶,碎作二、三十塊。將石入瓷瓶中,下草藥,以東流水煮三日夜,漉出拭干,布裹再捶 細,乃碾如塵,水飛過再碾用。
宗奭曰∶入藥須火燒醋淬,研末水飛;虼字笕找。

【氣味】辛,寒,無毒。權(quán)曰∶咸,有小毒。
大明曰∶甘、澀,平。
藏器曰∶性溫,云寒誤也。
之才曰∶柴胡為之使,殺鐵毒,硝金,惡牡丹莽草,畏黃石脂。 獨孤滔曰∶伏丹砂,養(yǎng)汞,去銅暈。

【主治】周痹風濕,肢節(jié)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 ,除大熱煩滿及耳聾(《本經(jīng)》)。 養(yǎng)腎臟,強骨氣,益精除煩,通關(guān)節(jié),消腫鼠 ,頸核喉痛,小兒驚癇,煉水飲之。亦令人有子(《別錄》)。補男子腎虛風虛。身強,腰中不利,加而用之(甄權(quán))。治筋骨羸弱,補五勞七傷,眼昏,除煩躁。小兒誤吞針鐵等,即研細末,以筋肉莫令斷,與末同吞,下之(大明)。明目聰耳,止金瘡血(時珍)。

【發(fā)明】宗奭曰∶養(yǎng)腎氣,填精髓,腎虛耳聾目昏者皆用之。
藏器曰∶重可去怯,磁石、鐵粉之類是也。
時珍曰∶磁石法水,色黑而入腎,故治腎家諸病而通耳明目。一士子頻病目,漸覺昏暗生翳。時珍用東垣羌活勝風東加減法與服,而以磁朱丸佐之。兩月遂如故。蓋磁石入腎,鎮(zhèn)養(yǎng)真精,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鎮(zhèn)養(yǎng)心血,使邪火不上侵;而佐以神曲,消化滯氣,生熟并用,溫養(yǎng)脾胃發(fā)生之氣,乃道家黃婆媒合嬰 之理,制方者宜窺造化之奧乎?方見孫真人《千金方》神曲丸,但云明目,百歲可讀細書,而未發(fā)出藥微義也,孰謂古方不可治今病耶?獨孤滔云∶磁石乃堅頑之物,無融化之氣,只可假其氣服食,不可久服渣滓,必有大患。 夫藥以治病,中病則止,砒 猶可餌服,何獨磁石不可服耶?磁石既煉末,亦匪堅頑之物,惟在用者能得病情而中的爾!痘茨先f畢術(shù)》云∶磁石懸井,亡人自歸。注云∶以亡人衣裹磁石懸于井中,逃人自反也。

【附方】舊三,新一十二。

耳猝聾閉∶ 鐵石半錢,入病耳內(nèi),鐵砂末入不病耳內(nèi),自然通透。(《直指方》)
腎虛耳聾∶真磁石一豆大,穿山甲(燒存性研)一字。新綿裹塞耳內(nèi),口含生鐵一塊,覺耳中如風雨聲即通。(《濟生方》)
老人耳聾∶磁石一斤搗末,水淘去赤汁,綿裹之。豬腎一具,細切。以水五斤煮石,取二斤,入腎,下鹽豉作羹食之。米煮粥食亦可。(《養(yǎng)老方》)
老人虛損,風濕,腰肢痹痛。磁石三十兩,白石英二十兩,捶碎甕盛,水二斗浸于露地。 每日取水作粥食,經(jīng)年氣力強盛,顏如童子。(《養(yǎng)老方》)
陽事不起∶磁石五斤研,清酒漬二七日。 每服三合,日三夜一。(《千金》)
眼昏內(nèi)障∶磁朱丸∶治神水寬大漸散,昏如霧露中行,漸睹空花,物成二體,久則光不收,及內(nèi)障神水淡綠、淡白色者。真磁石(火 、醋淬七次)二兩,朱砂一兩,神曲(生用) 三兩,為末。更以神曲末一兩煮糊,加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飯湯下。服后俯視不見,仰視微見星月,此其效也。亦治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久病累發(fā)者服之,永不更作。(倪維德《原機啟微集》)
小兒驚癇∶磁石煉水飲之。(《圣濟錄》)
子宮不收,名 疾,痛不可忍。磁石丸∶用磁石酒浸 研末,米糊丸梧子大。每臥時滑 石湯下四十丸。次早用磁石散,米湯服二錢。散用磁石(酒浸)半兩,鐵粉二錢半,當歸五錢,為末。 大腸脫肛∶《直指方》∶磁石半兩,火 醋淬七次,為末。每空心米飲服一錢!逗啽惴健贰 用磁石末,面糊調(diào)涂囟上。入后洗去。 金瘡腸出∶納入,以磁石、滑石各三兩。為末。米飲服方寸匕,日再。(《劉涓子鬼遺 方》)
金瘡血出∶磁石末敷之,止痛斷血。(《千金方》)
誤吞針鐵∶真磁石棗核大,鉆孔線穿吞,拽之立出。(錢相公《篋中方》)
疔腫熱毒∶磁石末,酢和封之,拔根立出。(《外臺秘要》)
諸般腫毒∶吸鐵石三錢,金銀藤四兩,黃丹八兩,香油一斤,如常熬膏,貼之。(《干 坤秘韞》)
磁石毛

【氣味】咸,溫,無毒。

【主治】補絕傷,益陽道,止小便白數(shù),治腰腳,去瘡 ,長肌膚,令人有子,宜入酒。
藏器曰∶《本經(jīng)》言石不言毛,毛、石功狀殊也。

玄石

(宋《嘉 》)

【釋名】玄水石(《別錄》)、處石。
時珍曰∶玄以色名。

【集解】《別錄》曰∶玄石生泰山之陽,山陰有銅。銅者雌,鐵者雄。
弘景曰∶《本經(jīng)》磁石一名玄石!秳e錄》又出玄石,一名處石。名既同,療體又相似,而寒溫銅鐵畏惡有異。俗方不用,亦無識者,不知與磁石相類否?
恭曰∶此物,鐵液也。磁石中有細孔,孔中黃赤色,初破好者能拾針吸鐵。其無孔而光 澤純黑者,玄石也。不能拾,療體亦劣于磁石。頌曰∶今北番以磁石作禮物,其塊多光澤,吸針無力,疑即此玄石也。醫(yī)方罕用。
時珍曰∶磁石生山之陰有鐵處,玄石生山之陽有銅處,雖形相似,性則不同,故玄石不能吸鐵。

【氣味】咸,溫,無毒。
之才曰∶惡松脂、柏實、菌桂。

【主治】大人小兒驚癇,女子絕孕,小腹冷痛,少精身重。服之令人有子(《別錄》)。

代赭

(《本經(jīng)》下品)

【釋名】須丸(《本經(jīng)》)、血師(《別錄》)、土朱(《綱目》)、鐵朱。

《別錄》曰∶出代郡者名代赭;出姑幕者,名須丸。
時珍曰∶赭,赤色也。代,即雁門也。今俗呼為土朱、鐵朱!豆茏印吩啤蒙缴嫌恤,其下有鐵。鐵朱之名或緣此,不獨因其形色也。

【集解】《別錄》曰∶代赭生齊國山谷,赤紅青色如雞冠,有澤染爪甲不渝者良。采無時。
弘景曰∶是代郡城門下赤土也。江東久絕,俗用乃疏,而為仙方之要,與戎鹽、鹵堿皆是急須。
恭曰∶此石多從代州來,云山中采得,非城門下土也。今齊州亭山出赤石,其色有赤紅青者。其赤者亦如雞冠且潤澤,土人惟采以丹楹柱,而紫色且暗,與代州出者相似,古來用之。 今靈州鳴沙縣界河北,平地掘深四、五尺得者,皮上赤滑,中紫如雞肝,大勝齊、代所出者。
頌曰∶今河?xùn)|京東山中亦有之。古方紫丸治小兒用代赭,云無真,以左顧牡蠣代使,乃知真者難得。今醫(yī)家所用,多擇取大塊,其上紋頭有如浮漚丁者為勝,謂之丁頭代赭!侗 山經(jīng)》云∶少陽之山,中多美赭!段魃浇(jīng)》云∶石脆之山,灌水出焉。中有流赭,以涂牛馬無病。 郭璞注云∶赭,赤土也。今人以涂牛角,云辟惡。
時珍曰∶赭石處處山中有之,以西北出者為良。宋時虔州歲貢萬斤。 崔 《外丹本草》云∶代赭,陽石也,與太一余糧并生山峽中。研之作朱色,可點書,又可罨金益色赤。張華以赤土拭寶劍,倍益精明,即此也。

【修治】 曰∶凡使研細,以臘水重重飛過,水面上有赤色如薄云者去之。乃用細茶腳 湯煮一伏時,取出又研一萬匝。以凈鐵鐺燒赤,下白蜜蠟一兩,待化投新汲水沖之,再煮一、二十沸,取出曬干用。
時珍曰∶今人惟 赤,以醋淬三次或七次,研,水飛過用,取其相制,并為肝經(jīng)血分引 用也。

《相感志》云∶代赭以酒醋煮之,插鐵釘于內(nèi),扇之成汁。

【氣味】苦,寒,無毒。別錄曰∶甘。權(quán)曰∶甘,平。之才曰∶畏天雄、附子。干為之使。

【主治】鬼疰賊風蠱毒,殺精物惡鬼,腹中毒邪氣,女子赤沃漏下(《本經(jīng)》)。帶下百病,產(chǎn)難胞不出。墮胎,養(yǎng)血氣,除五臟血脈中熱,血痹血瘀。大人小兒驚氣入腹,及陰痿 不起(《別錄》)。安胎健脾,止反胃吐血鼻衄,月經(jīng)不止,腸風 ,瀉痢脫精,尿血遺溺,夜多小便。小兒驚癇疳疾,金瘡長肉(大明)。辟鬼魅(甄權(quán))。

【發(fā)明】好古曰∶代赭入手少陰、足缺陰經(jīng)。怯則氣浮,重所以鎮(zhèn)之。代赭之重,以鎮(zhèn) 虛逆。故張仲景治傷寒汗吐下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用旋覆花三兩,代赭石一兩,人參二兩,生姜五兩,甘草三兩,半夏半斤,大棗十二枚。水一斗,煮六升,去滓,再煎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時珍曰∶代赭乃肝與包絡(luò)二經(jīng)血分藥也,故所主治皆二經(jīng)血分之病。昔有小兒瀉后眼上,三日不乳,目黃如金,氣將絕。有名醫(yī)曰∶此慢驚風也,宜治肝。用水飛代赭石末,每服半錢,冬瓜仁煎湯調(diào)下,果愈。

【附方】舊二,新一十四。 哮呷有聲,臥睡不得∶土朱末,米醋調(diào),時時進一、二服。(《普濟方》)
傷寒無汗∶代赭石、干姜等分為末。熱醋調(diào)涂兩手心,合掌握定,夾于大腿內(nèi)側(cè),溫覆汗出,乃愈。(《傷寒蘊要》)
嬰兒瘧疾,無計可施∶代赭石五枚( 紅,醋淬),朱砂五分,砒霜一豆大,同以紙包 七重,打濕煨干,入麝香少許為末。香油調(diào)一字,涂鼻尖上及眉心、四肢,神應(yīng)。(《保幼大全》)
急慢驚風,吊眼撮口,搐搦不定。代赭石火燒醋淬十次,細研水飛,日干。 每服一錢,或半錢,煎真金湯調(diào)下,連進三服。兒腳脛上有赤斑,即是驚氣已出,病當安也。無斑點者,不可治。(《直指方》)
慢肝驚風∶方見發(fā)明。 小腸疝氣∶代赭石火 醋淬,為末。每白湯服二錢。(《壽域方》)
腸風下血∶血師一兩,火 ,米醋淬,盡醋一升,搗羅如面。每服一錢,白湯下。(《斗門》)
吐血衄血∶方同。
墮胎下血不止∶代赭石末一錢,生地黃汁半盞調(diào)。日三、五服,以瘥為度。(《圣濟錄》)
婦人血崩∶赭石火 醋淬七次,為末。白湯服二錢。(《普濟方》)
赤眼腫閉∶土朱二分,石膏一分。為末。新汲水調(diào)敷眼頭尾及太陽穴。(《直指方》)
喉痹腫痛∶紫朱煮汁飲。(《普濟方》)
牙宣有 ∶土朱、荊芥同研,揩之,三日。(《普濟方》)
諸丹熱毒∶土朱、青黛各二錢,滑石、荊芥各一錢,為末。每服一錢半,蜜水調(diào)下,仍外敷之。(《直指方》)
一切瘡∶土朱、虢丹、牛皮膠等分。為末。好酒一碗沖之,澄清服。以渣敷之,干再上。(《朱氏集驗方》)
百合病發(fā),已汗下復(fù)發(fā)者。百合七個(擘破,泉水浸一宿),赭一兩,滑石三兩。泉水二鐘,煎一鐘,入百合汁,再煎一鐘,溫服。(《傷寒蘊要》)

【附錄】玄黃石 藏器曰∶出淄川、北海山谷土石中,如赤土、代赭之類,土人以當朱,呼為赤石,一名零陵,恐是代赭之類。味甘,平、溫,無毒。主驚恐,身熱邪氣,鎮(zhèn)心。久 服令人眼明悅澤。
時珍曰∶此亦他方代赭耳,故其功效不甚相遠也。

禹余糧

(《本經(jīng)》上品)

【釋名】白余糧《別錄》。
時珍曰∶石中有細粉如面,故曰余糧,俗呼為太一禹余糧。見太一下。
承曰∶會稽山中出者甚多。彼人云∶昔大禹會稽于此,余糧者,本為此爾。

【集解】《別錄》曰∶禹余糧生東海池澤,及山島中或池澤中。
弘景曰∶今多出東陽,形如鵝鴨卵,外有殼重疊,中有黃細末如蒲黃,無沙者佳。近年 茅山鑿地大得之,極精好,狀如牛黃,重重甲錯。其佳處乃紫色靡靡如面,嚼之無復(fù)磣,《仙 經(jīng)》服食用之。南人又呼平澤中一種藤,葉如菝 ,根作塊有節(jié),似菝 而色赤,味似薯蕷,謂為禹余糧,此與生池澤者復(fù)有仿fo。或疑今石即是太一也。
頌曰∶今惟澤州、潞州有之。舊說形如鵝鴨卵,外有殼。今圖上者全是山石之形,都不作卵狀,與舊說小異。采無時。張華《博物志》言∶扶海洲上有 草,其實食之如大麥,名自然谷,亦名禹余糧,世傳禹治水棄其所余食于江中而為藥。則 草與此異物同名,抑與生池澤者同種乎?
時珍曰∶禹余糧乃石中黃粉,生于池澤;其生山谷者,為太一余糧。本衣冠文物白。陶引藤生禹余糧,蘇引草生禹余糧,雖名同而實不同,殊為迂遠。詳太一余糧下。

【修治】弘景曰∶凡用,細研水洮,取汁澄之,勿令有沙土也。
曰∶見太一下。

【氣味】甘,寒,無毒!秳e錄》曰∶平。權(quán)曰∶咸。
之才曰∶牡丹為之使。伏五金,制三黃。

【主治】咳逆寒熱煩滿,下赤白,血閉癥瘕,大熱。煉餌服之,不饑輕身延年(《本經(jīng)》)。 療小腹痛結(jié)煩疼(《別錄》)。主崩中(甄權(quán))。治邪氣及骨節(jié)疼,四肢不仁,痔 等疾。久服耐寒暑(大明)。催生,固大腸(時珍)。

【發(fā)明】成無己曰∶重可去怯,禹余糧之重,為鎮(zhèn)固之劑。
時珍曰∶禹余糧,手足陽明血分重劑也。其性澀,故主下焦前后諸病。李知先詩曰∶下焦有病患難會,須用余糧、赤石脂!侗阕印吩啤糜碛嗉Z丸日再服,三日后令人多氣力,負擔遠行,身輕不極。其方藥多不錄。

【附方】舊三,新六。

大腸咳嗽,咳則遺矢者∶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方同下。(《潔古家珍》)
冷勞腸泄不止∶神效太一丹∶禹余糧四兩(火 醋淬),烏頭一兩(冷水浸一夜,去皮、臍,焙)。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溫水下五丸。(《圣惠方》)
傷寒下痢不止,心下痞硬,利在下焦者,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赤石脂、禹余糧各一斤。 并碎之,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仲景《傷寒論》)
赤白帶下∶禹余糧(火 醋淬)、干姜等分,赤下干姜減半。為末?招姆X匕。(《勝金方》)
崩中漏下,青黃赤白,使人無子。禹余糧( 研)、赤石脂( 研)、牡礪( 研)、烏賊骨、伏龍肝(炒)、桂心等分。為末。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忌蔥、蒜。(張文仲《備急方》)
育腸氣痛,婦人小腹痛∶禹余糧為末。每米飲服二錢,日二服,極效。(《衛(wèi)生易簡方》)
產(chǎn)后煩躁∶禹余糧一枚,狀如酸餡者,入地埋一半緊筑,炭灰一斤 之。濕土罨一宿,打破,去外面石,取里面細者研,水淘五、七度,日干,再研萬遍。用甘草湯服二錢,一服立效。(《經(jīng)驗方》)
身面瘢痕∶禹余糧、半夏等分。為末,雞子黃和敷。先以布拭干,勿見風,日三。十日,十年者亦滅。(《圣濟錄》)
大風癘疾,眉發(fā)墮落,遍身頑痹。禹余糧二斤,白礬一斤,青鹽一斤。為末。罐子固濟,炭火一秤 之,從辰至戌。候冷研粉,埋土中,三日取出。每一兩,入九蒸九曝炒熟胡麻末 三兩。每服二錢,荊芥茶下,日二服。(《圣惠方》)

太一余糧

(《本經(jīng)》上品)

【釋名】石腦(《本經(jīng)》)、禹哀(《吳普》)。
藏器曰∶太一者,道之宗源。太者大也,一者道也。大道之師,即理化神君,禹之師也。 師嘗服之,故有太一之名。張司空云∶還魂石中黃子,鬼物禽獸守之,不可妄得。會稽有地名蓼,出余糧。土人掘之,以物請買,所請有數(shù),依數(shù)必得。此猶有神,豈非太一乎?

【集解】《別錄》曰∶太一余糧生泰山山谷,九月采。
普曰∶生泰山。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黃,如雞子黃色。采無時。
弘景曰∶本草有太一余糧、禹余糧兩種,治體相同。而今世惟有禹余糧,不復(fù)識太一。

《登真隱訣》∶長生四鎮(zhèn)丸云∶太一禹余糧,定六腑,鎮(zhèn)五臟。合其二名,莫辨何者的是?今人亦總呼為太一禹余糧。有人于銅官采空青于石坎,大得黃赤色石,極似今之余糧,而色過赤好,疑此是太一也。彼人呼為雌黃,涂物正如雄色。
恭曰∶太一余糧及禹余糧,乃一物而以精粗為名爾。其殼若瓷,方圓不定。初在殼中未凝結(jié),猶是黃水,名石中黃子。久凝乃有數(shù)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黃。年多變赤,因赤漸紫。紫及赤者,俱名太一。其諸色通謂禹余糧。今泰山不見采得,而會稽、王屋、澤、潞州諸山皆有。陶云黃赤色,疑是太一。然無殼裹,殊非的稱。
曰∶凡使,勿誤用石中黃并卵石黃,二石真相似。其石中黃向里赤黑黃,味淡微 。卵石黃味酸,個個如卵,內(nèi)有子一塊,不堪用。若誤餌之,令人腸干。太一余糧看即如石,輕敲便碎如粉,兼重重如葉子雌黃也。
宗奭曰∶太一余糧,是用其殼也,故入藥須火燒醋淬。石中黃是殼中干者及細末者。石中黃水,是未成余糧黃濁水也。
時珍曰∶按《別錄》言∶禹余糧生東海池澤及山島,太一余糧生泰山山谷,石中黃出余糧處有之,乃殼中未成余糧黃濁水也。據(jù)此則三者一物也。生于池澤者,為禹余糧;生于山谷者,為太一余糧;其中水黃濁者,為石中黃水;其凝結(jié)如粉者,為余糧;凝干如石者,為石中黃。其說本明,而注者臆度,反致義晦。晉宋以來,不分山谷、池澤所產(chǎn),故通呼為太一禹余糧。而蘇恭復(fù)以紫赤色者為太一,諸色為禹余糧。皆由未加詳究本文也。寇宗奭及醫(yī)方乃用石殼為禹余糧,殊不察未成余糧黃濁水之文也。其殼粗頑不入藥。《庚辛玉冊》云∶太一禹余糧,陰石也,所在有之。片片層疊,深紫色。中有黃土,名曰石黃。其性最熱,冬月有余糧處,其雪先消!对屏质V》云∶鼎州祈閣山出石,石中有黃土,目之為太一余糧。色紫黑, 塊大小圓扁,外多粘綴碎石,滌去黃土,即空虛可貯水為硯!兜し跨R源》云∶五色余糧及石中黃,皆可干汞,出金色。

【修治】 曰∶凡修事,用黑豆五合,黃精五合,水二斗,煮取五升,置瓷鍋中,下余糧四兩煮之,旋添,汁盡為度,其藥氣自然香如新米,搗了,又研一萬杵,方用。

【氣味】甘,平,無毒。普曰∶神農(nóng)、岐伯、雷公∶甘,平;李當之∶小寒;扁鵲∶甘,無毒。
之才曰∶杜仲為之使。畏貝母、菖蒲、鐵落

【主治】咳逆上氣,癥瘕血閉漏下,除邪氣,肢節(jié)不利。久服耐寒暑不饑,輕身飛行千里,神仙(《本經(jīng)》)。治大飽絕力身重(《別錄》)。益脾,安臟氣(雷 )。定六腑,鎮(zhèn)五臟(弘景)。

【發(fā)明】時珍曰∶禹余糧、太一余糧、石中黃水,性味功用皆同,但入藥有精粗之等爾。故服食家以黃水為上,太一次之,禹余糧又次之!读邢蓚鳌费浴冒腿殖喔先A山,餌禹余糧,即此。

石中黃子

(《唐本草》)

【釋名】宗奭曰∶子當作水。既云黃濁水,焉得名子?

【集解】恭曰∶此禹余糧殼中,未成余糧黃濁水也。出余糧處有之。
頌曰∶今惟河中府中條山谷出之。其石形如面劑,紫黑色。石皮內(nèi)黃色者,謂之中黃。
葛洪《抱樸子》云∶石中黃子所在有之,沁水山尤多。在大石中,其石常潤濕不燥。打其石有數(shù)十重,見之赤黃溶溶,如雞子之在殼中也。即當未堅時飲之。不爾,便漸堅凝如石,不中服也。 破一石中,多者有一升,少者數(shù)合,可頓服之。 機曰∶石中干者及細末者,當名余糧,不當名石中黃,詳本文未成余糧四字可見。
時珍曰∶余糧乃石中已凝細粉也,石中黃則堅凝如石者也,石中黃水則未凝者也。故雷 云∶用余糧勿用石中黃,是矣。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久服,輕身、延年、不老(《唐本》)。

空青

(《本經(jīng)》上品)

【釋名】楊梅青。
時珍曰∶空言質(zhì),青言色,楊梅言似也。

【集解】《別錄》曰∶空青生益州山谷,及越 山有銅處。銅精熏則生空青,其腹中空。 三月中采,亦無時。能化銅鐵錫作金。
弘景曰∶越 屬益州。益州諸郡無復(fù)有,恐久不采之故也。今出銅官者色最鮮深,出始 興者弗如,涼州高平郡有空青山亦甚多。今空青但圓實如鐵珠,無空腹者,皆鑿?fù)潦腥≈?而以合丹成,則化鉛為金,諸石藥中,惟此最貴。醫(yī)方乃稀用之,而多充畫色,殊為可惜。
恭曰∶出銅處兼有諸青,但空青為難得。今出蔚州、蘭州、宣州、梓州。宣州者最好,塊段細,時有腹中空者。蔚州、蘭州者片塊大,色極深,無空腹者。陶氏所謂圓實如鐵珠者,乃白青也。
大明曰∶空青大者如雞子,小者如相思子,其青濃如荔枝殼,其內(nèi)有漿酸甜。
藏器曰∶銅之精華,大者即空綠,次即空青也。
頌曰∶今饒、信州亦時有之,狀若楊梅,故名楊梅青。其腹中空、破之有漿者,絕難得。
宗奭曰∶真宗嘗詔取空青中有水者,久而方得。其楊梅青,信州穴山而取,極難得,治翳極有功,中亦或有水者,用與空青同,第有優(yōu)劣爾。
時珍曰∶張果《玉洞要訣》云∶空青似楊梅,受赤金之精,甲乙陰靈之氣,近泉而生,久而含潤。新從坎中出,鉆破中有水,久即干,如珠,金星燦燦。《庚辛玉冊》云∶空青,陰石也。產(chǎn)上饒,似鐘乳者佳,大片含紫色,有光采。次出蜀嚴道及北代山,生金坎中,生生不已,故青為之丹。有如拳大及卵形者,中空有水如油,治立效。出銅坑者亦佳,堪畫。 又有楊梅青、石青,皆是一體,而氣有精粗。點化以曾青為上,空青次之,楊梅青又次之。

《造化指南》云∶銅得紫陽之氣而生綠,綠二百年而生石綠,銅始生其中焉。曾、空二青,則石綠之得道者,均謂之礦。又二百年得青陽之氣,化為 石。觀此諸說,則空青有金坑、銅坑二種,或大如拳卵,小如豆粒,或成片塊,或若楊梅,雖有精粗之異,皆以有漿為上,不空無漿者為下也。 方家以藥涂銅物生青,刮下偽作空青者,終是銅青,非石綠之得道者也。

【氣味】甘、酸,寒,無毒!秳e錄》曰∶大寒。
權(quán)曰∶畏菟絲子。酒浸醋拌制過,乃可變化。

【主治】青盲耳聾,明目,利九竅,通血脈,養(yǎng)精神,益肝氣。久服輕身延年(《本經(jīng)》)。 療目赤痛,去膚翳,止淚出,利水道,下乳汁,通關(guān)節(jié),破堅積。令人不忘,志高神仙 (《別錄》)。治頭風,鎮(zhèn)肝。瞳人破者,得再見物(甄權(quán))。 鉆孔取漿,點多年青盲內(nèi)障翳膜,養(yǎng)精氣。其殼摩翳(大明)。中風口 不正,以豆許 含咽,甚效(時珍,出(《范汪方》)。

【發(fā)明】保升曰∶空青法木,故色青而主肝。
頌曰∶治眼翳障,為最要之藥。
時珍曰∶東方甲乙,是生肝膽,其氣之清者為肝血,其精英為膽汁。開竅于目,血,五臟之英,皆因而注之,為神。膽汁充則目明,汁減則目昏。銅亦青陽之氣所生,其氣之清者為綠,猶肝血也;其精英為空青之漿,猶膽汁也。其為治目神藥,蓋亦以類相感應(yīng)耳。石中空者,埋土中三、五日,自有漿水。

【附方】舊二,新三。

眼目 不明∶空青少許,漬露一宿,點之。(《千金方》)
黑翳覆瞳∶空青、礬石(燒)各一兩,貝子四枚。研細,日點。(《圣濟錄》)
膚翳昏暗∶空青二錢,蕤仁(去皮)一兩,片腦三錢。細研,日點。(《圣濟錄》)
一切目疾,目、赤目、青盲、內(nèi)外障翳、風眼用此,覺目中涼冷為驗。楊梅青(洗凈)、黃連(洗)各二錢半,槐芽(日未出時勿語采之,入青竹筒內(nèi),垂于天、月二德方,候干,勿見雞犬,為末)一錢半。共末,入龍腦一字密收。每臥時,漱口仰頭,吹一字入兩鼻內(nèi)便 睡,隔夜便明。(《圣濟錄》)
中風口 ∶見主治。

曾青

(《本經(jīng)》上品)

【釋名】時珍曰∶曾,音層。其青層層而生,故名;蛟破渖鷱膶嵵量眨瑥目罩翆,故 曰曾青也。

【集解】《別錄》曰∶曾青,生蜀中山谷及越 ,采無時。能化金銅。
普曰∶生蜀郡石山。其山有銅處,曾青出其陽。青者,銅之精。
弘景曰∶舊說與空青同山,療體亦相似。今銅官更無曾青,惟出始興。形累累如黃連相綴,色理小類空青,甚難得而貴,《仙經(jīng)》少用之;鹬,法同空青。
恭曰∶出蔚州者好,鄂州者次之,余州并不任用。
時珍曰∶但出銅處,年古即生。形如黃連相綴,又如蚯蚓屎,方棱,色深如波斯青黛,層層而生,打之如金聲者為真!对旎改稀吩啤脤忧嗌~礦中,乃石綠之得道者。肌膚得東方正色,可以合煉大丹,點化與三黃齊驅(qū)!逗馍接洝吩啤蒙接袑忧鄬,出層青,可合仙 藥。

【修治】 曰∶凡使,勿用夾石及銅青。每一兩,要紫背天葵、甘草、青芝草三件,干 濕各一鎰,細銼,放瓷鍋內(nèi),安青于中。東流水二鎰,緩緩煮之,五晝夜,勿令水火失時。 取出以東流水浴過,研乳如粉用。

【氣味】酸,小寒,無毒。
之才曰∶畏菟絲子。 獨孤滔曰∶曾青住火成膏,可結(jié)汞,制丹砂,蓋含金氣所生也。須酒醋漬煮用。 葛洪曰∶曾青涂鐵,色赤如銅。

【主治】目痛,止淚出,風痹,利關(guān)節(jié),通九竅,破癥堅積聚。久服輕身不老(《本經(jīng)》)。 養(yǎng)肝膽,除寒熱,殺白蟲,療頭風腦中寒,止煩渴,補不足,盛陰氣(《別錄》)。

【發(fā)明】時珍曰∶曾青治目,義同空青。古方辟邪太乙神精丹用之,扁鵲治積聚留飲有層青丸,并見《古今錄驗》方,藥多不錄。

【附方】新三。

斑瘡入目不退者∶曾青一錢,丹砂二錢。為末。蠐螬五枚,搗汁和點。(《圣濟錄》)
風熱目病∶曾青散∶治一切風熱毒瓦斯上攻,目赤或爛,怕日羞明,隱澀眵淚,或癢或痛。 曾青四兩,蔓荊子二兩,白姜(炮)、防風各一兩。為末。每以少許 鼻中,立有功效。(《和劑局方》)
耳內(nèi)惡瘡∶曾青五錢,雄黃七錢半,黃芩二錢五分。為末,敷之。(《衛(wèi)生寶鑒》)

綠青

(《別錄》上品)

【釋名】石綠(《唐本》)、大綠(《綱目》)。

【集解】《別錄》曰∶綠青,生山之陰穴中,色青白。
弘景曰∶此即用畫綠色者,亦出空青中,相挾帶。今畫工呼為碧青,而呼空青作綠青,正相反矣。
恭曰∶綠青即扁青也,畫工呼為石綠。其碧青即白青也,不入畫用。
頌曰∶舊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山之陰穴中。次空青條上云∶生益州山谷及越 山有銅 處,此物當是生其山之陰爾。今出韶州、信州。其色青白,畫工用為綠色者,極有大塊,其中青白花紋可愛。信州人琢為腰帶器物,及婦人服飾。其入藥,當用顆塊如乳香者佳。宗
曰∶其色黑綠色者佳。
時珍曰∶石綠,陰石也。生銅坑中,乃銅之祖氣也。銅得紫陽之氣而生綠,綠久則成石。謂之石綠,而銅生于中,與空青、曾青同一根源也。今人呼為大綠。范成大《桂海志》云∶ 石綠,銅之苗也,出廣西右江有銅處。生石中,質(zhì)如石者,名石綠。一種脆爛如碎土者,名泥綠,品最下!洞竺鲿洹吩啤们嗑G石礦一斤,淘凈綠一十一兩四錢。暗色綠石礦一斤,淘凈綠一十兩八錢。 砂一斤,燒造 砂綠一十五兩五錢。

【氣味】酸、寒,無毒。
時珍曰∶有小毒!局髦巍益氣,止泄痢,療鼽鼻(《別錄》)。吐風痰甚效(蘇頌)。

【發(fā)明】頌曰∶今醫(yī)家多用吐風痰。其法揀上色精好者研篩,水飛再研。如風痰眩悶,取二、三錢同生龍腦三、四豆許研勻,以生薄荷汁合酒溫調(diào)服之。偃臥須臾,涎自口角流出乃愈。不嘔吐,其功速于他藥,今人用之比比皆效,故著之。
宗奭曰∶同 砂作吐上涎藥,驗則驗矣,亦能損心。
時珍曰∶痰在上宜吐之,在下宜利之,亦須觀人之虛實強弱而察其脈,乃可投之。初虞 世有金虎、碧霞之戒,正此意也。金虎丹治風痰,用天雄、膩粉諸藥者。

【附方】新四。急驚昏迷,不省人事∶石綠四兩,輕粉一錢。為末。薄荷汁入酒調(diào)一字 服,取吐。(《全嬰方》)
風痰迷悶∶碧霞丹∶用石綠十兩,烏頭尖、附子尖、蝎梢各七十個。為末,糊丸芡子大。 每服一丸,薄荷汁入酒半合化下,須臾吐出痰涎。(《和劑局方》)
小兒疳瘡,腎疳鼻疳、頭瘡耳瘡、久不瘥者。石綠、白芷等分。為末。先以甘草水洗瘡,拭凈敷之,一日愈。(《集玄方》)
腋下臭∶石綠三錢,輕粉一錢。濃醋調(diào)涂。五次斷根。(《集玄方》)

扁青

(《本經(jīng)》上品)

【釋名】石青(《綱目》)、大青。
時珍曰∶扁以形名。

【集解】《別錄》曰∶扁青,生朱崖山谷、武都、朱提,采無時。
弘景曰∶朱提音殊匙,在南海中。《仙經(jīng)》、俗方都無用者。
普曰∶生蜀郡。
恭曰∶此即綠青也。朱崖以南及林邑、扶南舶上來者,形塊大如拳,其色又青,腹中亦時有空者。武昌者,片塊小而色更佳。簡州、梓州者,形扁作片而色淺。
時珍曰∶蘇恭言即綠青者非也,今之石青是矣。繪畫家用之,其色青翠不渝,俗呼為大青,楚、蜀諸處亦有之。而今貨石青者,有天青、大青、西夷回回青、fo頭青,種種不同,而回青尤貴。本草所載扁青、層青、碧青,白青,皆其類耳。

【氣味】甘,平,無毒。普曰∶神農(nóng)、雷公∶小寒,無毒。

【主治】目痛明目,折跌癰腫,金瘡不瘳,破積聚,解毒瓦斯,利精神。久服輕身不老(《本經(jīng)》)。去寒熱風痹,及丈夫莖中百病,益精(《別錄》)。 治丈夫內(nèi)絕,令人有子(《吳普》)。吐風痰癲癇,平肝(時珍)。

【附方】新一。

頑痰不化∶石青一兩,石綠半兩,并水飛為末,面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丸,溫水下。吐去痰一、二碗,不損人。(《瑞竹堂方》)

白青

(《本經(jīng)》上品)

【釋名】碧青(《唐本》)、魚目青。

【集解】《別錄》曰∶白青生豫章山谷,采無時?上麨殂~劍,辟五兵。
弘景曰∶醫(yī)方不用,市無賣者。《仙經(jīng)》三十六水方中時有須處。銅劍之法,在九元子術(shù)中。
恭曰∶此即陶氏所云空青,圓如鐵珠,色白而腹不空者,是也。研之色白如碧,亦謂之碧青,不入畫用。無空青時亦用之,名魚目青,以形似魚目故也。今出簡州、梓州者好。
時珍曰∶此即石青之屬,色深者為石青,淡者為碧青也。今繪彩家亦用。《范子計然》 云∶白青出弘農(nóng)、豫章、新淦,青色者善!痘茨先f畢術(shù)》云∶白青得鐵,即化為銅也。

【氣味】甘、酸、咸,平,無毒。普曰∶神農(nóng)∶甘,平;雷公∶咸,無毒。

【主治】明目,利九竅,耳聾,心下邪氣,令人吐,殺諸毒三蟲。久服通神明輕身(《本經(jīng)》)。

【附錄】綠膚青 《別錄》曰∶味辛、咸,平,無毒。主蠱毒及蛇、菜、肉諸毒,惡瘡。 不可久服,令人瘦。一名推青,一名推石。生益州山谷。
弘景曰∶俗方、《仙經(jīng)》無用,人亦不識。 碧石青 《別錄》曰∶味甘,無毒。主明目益精,去白癬,延年。

石膽

(《本經(jīng)》上品)

【釋名】膽礬(《綱目》)、黑石(《吳普》)、畢石(《本經(jīng)》)、君石(當之)、銅勒(《吳 普》)、立制石。時珍曰∶膽以色味命名,俗因其似礬,呼為膽礬。

【集解】《別錄》曰∶石膽生秦州羌道山谷大石間,或羌里句青山。二月庚子、辛丑日采。 其為石也,青色多白紋,易破,狀似空青。能化鐵為銅,合成金銀。
弘景曰∶《仙經(jīng)》時用,俗方甚少,此藥殆絕。今人時有采者,其色青綠,狀如琉璃而有白紋,易破折。梁州、信都無復(fù)有,俗乃以青色礬當之,殊無仿fo。
恭曰∶此物出銅處有之,形似曾青,兼綠相間,味極酸苦,磨鐵作銅色,此是真者。出蒲州虞卿縣東亭谷窟及KT 集窟中,有塊如雞卵者為真。陶云似琉璃者,乃絳礬也。比來 人亦以充之,又以醋揉青礬為之,并偽矣。
頌曰∶今惟信州鉛山縣有之。生于銅坑中,采得煎煉而成。又有自然生者,尤為珍貴。 并深碧色。今南方醫(yī)人多使之,又著其說云∶石膽最上出蒲州,大者如拳,小者如栗,擊 之縱橫解皆成疊紋,色青,見風久則綠,擊破其中亦青。其次出上饒、曲江銅坑間者,粒細有廉棱,如釵股、米粒。本草注言,偽者以醋揉青礬為之。今不然,但取粗惡石膽合硝石銷 溜而成之。塊大色淺,渾渾無脈理,擊之則碎無廉棱者,是也。亦有挾石者,乃削取石膽床,溜造時投硝石中,及凝則相著也。
時珍曰∶石膽出蒲州山穴中,鴨嘴色者為上,俗呼膽礬;出羌里者,色少黑次之;信州 又次之。此物乃生于石,其經(jīng)煎煉者,即多偽也。但以火燒之成汁者,必偽也。涂于鐵及銅 上燒之紅者,真也。又以銅器盛水,投少許入中,及不青碧,數(shù)日不異者,真也!队穸匆 訣》云∶石膽,陽石也。出嵩岳及蒲州中條山。稟靈石異氣,形如瑟瑟,其性流通,精感入石,能化五金,變化無窮。沈括《筆談》載∶鉛山有苦泉,流為澗,挹水熬之,則成膽礬。 所熬之釜,久亦化為銅也。此乃煎熬作偽,非真石膽也,不可入藥。

【氣味】酸、辛,寒,有毒。普曰∶神農(nóng)∶酸,小寒;李當之∶大寒;桐君∶辛,有毒;扁鵲∶苦,無毒。大明曰∶酸、澀,無毒。權(quán)曰∶有大毒。
之才曰∶水英為之使。畏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薇。

【主治】明目目痛,金瘡諸癇痙,女子陰蝕痛,石淋寒熱,崩中下血,諸邪毒瓦斯,令人有子。煉餌服之,不老。久服,增壽神仙(《本經(jīng)》)。散癥積,咳逆上氣,及鼠 惡瘡(《別錄》)。 治蟲牙,鼻內(nèi)息肉(大明)。帶下赤白,面黃,女子臟急(蘇恭)。入吐風痰藥最快(蘇 頌)。

【發(fā)明】時珍曰∶石膽氣寒,味酸而辛,入少陽膽經(jīng)。其性收斂上行,能涌風熱痰涎,發(fā)散風木相火,又能殺蟲,故治咽喉口齒瘡毒,有奇功也。周密《齊東野語》云∶密過南浦,有老醫(yī)授治喉痹極速垂死方,用真鴨嘴膽礬末,醋調(diào)灌之,大吐膠痰數(shù)升,即瘥。臨汀一老兵妻苦此,絕水粒三日矣,如法用之即瘥。屢用無不立驗,神方也。又周必大《陰德錄》云∶ 治蠱脹及水腫秘方,有用蒲州、信州膽礬明亮如翠琉璃似鴨嘴者,米醋煮以君臣之藥,服之,勝于鐵砂、鐵蛾。蓋膽礬乃銅之精液,味辛酸,入肝膽制脾鬼故也。安城魏清臣腫科黑丸子,消腫甚妙,不傳,即用此者。

【附方】舊五,新一十五。 老小風痰∶膽礬末一錢。小兒一字,溫醋湯調(diào)下,立吐出涎,便醒。(譚氏小兒方)女人頭暈,天地轉(zhuǎn)動,名曰心眩,非血風也。膽子礬一兩。細研,用胡餅劑子一個,按平一指濃,以篦子勒成骰子,大塊勿界斷,于瓦上焙干。每服一骰子,為末,燈心竹茹湯調(diào)下。(許學(xué) 士《本事方》)
喉痹喉風∶二圣散∶用鴨嘴膽礬二錢半,白僵蠶(炒)五錢。研。每以少許吹之,吐涎。 (《濟生方》)
齒痛及落∶研細石膽,以人乳和膏擦之,日三、四次。 止痛,復(fù)生齒,百日后復(fù)故乃止。每日以新汲水漱凈。(王燾《外臺秘要》)
口舌生瘡,眾療不瘥∶膽礬半兩,入銀鍋內(nèi)火 赤,出毒一夜,細研。每以少許敷之,吐出酸涎水,二、三次瘥。(《勝金方》)
走馬牙疳∶北棗一枚(去核),入鴨觜膽礬。紙包 赤,出火毒,研末敷之,追涎。(楊 起《簡便方》)
小兒齒疳∶鴨觜膽礬一錢(匙上 紅),麝香少許。研勻。敷齒上,立效。(《活幼口議》)
小兒鼻疳蝕爛∶膽礬燒煙盡,研末。摻之,一、二日愈。(《集簡方》)
風眼赤爛∶膽礬三錢。燒研。泡湯日洗。(《明目經(jīng)驗方》)
百蟲入耳∶膽礬末,和醋灌之,即出。(《千金方》)
瘋?cè)Ф尽媚懙\末敷之,立愈。(《濟急方》)
一切諸毒∶膽子礬末,糯米糊丸如雞頭子大,以朱砂為衣,仍以朱砂養(yǎng)之。冷水化一丸服,立愈。(《勝金方》)
挑生蠱毒,胸口痛者∶膽礬二錢,茶清泡服,即吐出。(《嶺南衛(wèi)生方》)
腋下狐臭∶膽礬半生半熟,入膩粉少許,為末。 每用半錢,以自然姜汁調(diào)涂,十分熱痛乃止。數(shù)日一用,以愈為度。(黎居士《簡易方》)
白癜風∶膽礬、牡蠣粉各半兩。生研,醋調(diào),摩之。(《圣濟錄》)
甲疽腫痛∶石膽一兩。燒煙盡,研末。敷之,不過四、五度瘥。(《梅師方》)
痔瘡熱腫∶鴨觜青膽礬 研,蜜水調(diào)敷,可以消脫。(《直指方》)
腫毒不破∶膽礬、雀屎各少許。點之。(《直指方》)
梅毒瘡∶醋調(diào)膽礬末搽之。痛甚者,加乳香、沒藥。出惡水,一、二上即干。又方∶ 膽礬、白礬、水銀各三錢半。研不見星,入香油、津唾各少許,和勻。坐帳內(nèi),取藥涂兩足心,以兩手心對足心摩擦,良久再涂再擦,盡即臥。汗出,或大便去垢,口出穢涎為驗。每一次,強者用四錢,弱者二錢,連用三日。外服疏風散,并澡洗。(《劉氏經(jīng)驗方》)

(《本經(jīng)》下品)

【釋名】白 石、太白石(《別錄》)、立制石(《本經(jīng)》)、青分石、固羊石(《本經(jīng)》)、食鹽(《別錄》)、澤乳(《吳普》)、鼠鄉(xiāng)(《吳普》)。
時珍曰∶ 義不解。許氏《說文》云∶ ,毒石也。

《西山經(jīng)》云∶皋涂之山,有白石,其名曰 ,可以毒鼠。郭璞注云∶鼠食則死,蠶食而肥。 則鼠鄉(xiāng)之意以此。

【集解】《別錄》曰∶ 石,生漢中山谷及少室。采無時。 當之曰∶或生少室,或生魏興,十二月采。
弘景曰∶今蜀漢亦有,而好者出南康南野溪及彭城界中,洛陽城南塹,又湘東新寧及零 陵皆有。白 石,能柔金。以黃泥包,炭火燒之,一日一夕則解,可用。丹房及黃白術(shù)多用之。
恭曰∶此石能拒火,久燒但解散,不可脫其堅。今市人乃取潔白理石當之,燒即為灰也。今漢川武當西遼 名 石谷,即是真出處。少室有粒細理,不如漢中者。
頌曰∶今潞州、階州亦有之。
時珍曰∶詳見特生 石下。

【氣味】辛,大熱,有毒!秳e錄》曰∶甘,生溫、熟熱。普曰∶神農(nóng)、岐伯∶辛,有毒;桐君、黃帝∶甘,有毒。
權(quán)曰∶甘,有小毒。鉛丹為之使。惡羊血。不入湯。
之才曰∶得火良。棘針為之使。惡馬目毒公、 屎、虎掌、細辛,畏水。

【主治】寒熱鼠 ,蝕瘡死肌風痹,腹中堅癖邪氣(《本經(jīng)》)。 除熱明目,下氣,除膈中熱,止消渴,益肝氣,破積聚,痼冷腹痛,去鼻中息肉。久服令人筋攣;馃挵偃,服一刀圭。 不煉服,則殺人及百獸(《別錄》)。除胸膈間積氣,去冷濕風痹瘙癢積年者(甄權(quán))。

【發(fā)明】弘景曰∶常取生 石納水,令水不冰,如此則生者性亦大熱矣。 張仲景云∶生用,破人心肝。
恭曰∶此藥攻擊積冷之病為良。若以余物代之,療病無效,正為此也。
宗奭曰∶治久積及久病腹冷有功,直須慎用,其毒不可試也。
時珍曰∶ 石性氣與砒石相近,蓋亦其類也。古方 石、礬石常相混書,蓋二字相似,故誤耳。然礬石性寒無毒, 石性熱有毒,不可不審。陸農(nóng)師云∶ 石之力,十倍鐘乳。按∶
《洪容齋隨筆》云∶王子敬靜息帖,言 石深是可疑,凡喜散者輒發(fā)癰。蓋散者,寒食散也,古人多服之,中有 石,性熱有毒,故云深可疑也。劉表在荊州,與王粲登鄣山,見一岡不生百草。粲曰∶此必古冢,其人在世,服生 石,熱不出外,故草木焦滅。表掘之,果有石滿塋。又今洛水不冰,下亦有 石,人謂之溫洛是也。取此石安甕中,水亦不冰。交鸛伏 卵,取石置巢中,以助溫氣。其性如此,豈可服?予兄文安公鎮(zhèn)金陵,秋暑減食。醫(yī)者湯三益教服 石丸。已而飲啖日進,遂加意服之。越十月而毒作,衄血斗余。自是數(shù)數(shù)不止,竟 至精液皆竭而死。時珍竊謂∶洪文安之病,未必是 石毒發(fā)。蓋亦因其健啖自恃,濃味房勞,縱恣無忌,以致精竭而死。夫因減食而服石,食既進則病去,藥當止矣。而猶服之不已,恃 藥妄作,是果藥之罪歟?

【附方】新一。

風冷腳氣∶白 石( )二斤,酒三斗,漬三日,稍稍飲之。(《肘后方》)

特生石

(《別錄》下品)

【釋名】蒼 石、蒼石(《別錄》)、鼠毒。
恭曰∶特生 石,一名蒼 石。梁州 石亦有青者,漢中人亦以毒鼠,不入方用。
宗奭曰∶ 石、特生 石,只是一物,但以特生、不特生為異耳。所謂特生者,不附著 他石為特爾。今用者絕少。
時珍曰∶ 石有蒼、白二種,而蒼者多特生,故此云一名蒼 石,則《別錄》蒼石系重 出矣。其功療皆相同,今并為一。

【集解】《別錄》曰∶特生 石,一名蒼 石,生西域,采無時。又曰∶蒼石生西域,采無時。
弘景曰∶舊說鸛巢中者佳。鸛常入水冷,故取以壅卵令熱。今不可得。惟出漢中者,其外形紫赤色,內(nèi)白如霜,中央有臼,形狀如齒者佳。又出荊州新城郡房陵縣縹白色者為好。 亦先以黃土包燒一日,亦可納斧孔中燒之,合玉壺諸丸。《仙經(jīng)》不言特生,只是白 石耳。
恭曰∶陶說中如齒臼形者正是。今出梁州,北馬道戍澗中亦有之。形塊小于白 石,而肌粒大數(shù)倍,乃如小豆許。其白 粒細如粟米耳。今房陵、漢川、均州、荊州與白 石同處,有色青者,是也。
宗奭曰∶《博物志》言∶鸛伏卵,取 石入巢助暖,方家得此石乃真。 陶氏以注特生 石,則二石是一物明矣。但屢檢鸛巢無此石,況 石焉得處處有之?若鸛入水冷故取此石,則鸕 之類皆食于水,亦自然生化繁息。此則乃俗士之言,未嘗窮其實而窮其理也。
時珍曰∶ 石有數(shù)種,白 石、蒼 石、紫 石、紅皮 石、桃花 石、金星 石、銀 星石、特生 石俱是一物,但以形色立名。 其性皆熱毒,并可毒鼠制汞,惟蒼、白二色入藥用。諸 生于山,則草木不生,霜雪不積;生于水則水不冰凍,或有溫泉,其氣之熱可知矣!陡劣駜浴吩啤 ,陽石也,生山谷。水中濯出似礬,有紋理橫截在中者為佳。伏火,制砂汞。其狀頗與方解石相似,但投水不冰者為真。其出金穴中者,名握雪 石。

【氣味】甘,溫,有毒。
之才曰∶火煉之良,畏水。

【主治】明目利耳,腹內(nèi)絕寒,破堅結(jié)及鼠 ,殺百蟲惡獸。久服延年(《別錄》)。蒼石∶主寒熱下氣 蝕,殺禽獸(《別錄》)。

【發(fā)明】時珍曰∶《別錄》言∶ 石久服令人筋攣,特生 石久服延年。丹書亦云∶ 石化為水,能伏水銀,煉入長生藥。此皆方士謬說也,與服砒石、汞長生之義同,其死而無悔者乎?

握雪石

(《唐本草》)

【集解】恭曰∶握雪 石出徐州宋里山。入土丈余,于爛土石間得之。細散如面,黃白色。土人號為握雪 石,一名化公石,一名石腦,云服之長生。
時珍曰∶謹按∶獨孤滔《丹房鏡源》云∶握雪 石出曲灘澤。盛寒時有髓生于石上,可采。一分結(jié)汞十兩。
又按∶南宮從《岣嶁神書》云∶石液,即丹礬之脂液也。此石出襄陽曲灘澤中,或在山,或在水,色白而粗糯。至冬月有脂液出其上,旦則見日而伏。當于日未出時,以銅刀刮置器內(nèi),火 通赤,取出,楮汁為丸,其液沾處便如鐵色。以液一銖,制水銀四兩,器中火之立干。但此液亦不多有,乃神理所惜,采時須用白雞、清酒祭之。此石華山、嵩山皆出,而有脂液者,惟此曲灘。
又熊太古《冀越集》亦言∶丹山礬十兩,可干汞十兩。 此乃人格物之精,發(fā)天地之秘也。據(jù)三書所引,則握雪 石乃石之液,非土中石腦也。蘇恭所說,自是石腦。其說與《別錄》及陶弘景所注石腦相合,不當復(fù)注于此。又按∶諸書或作石,或作礬石,未知孰是?古書二字每每訛混。以理推之,似是礬石。石有毒,礬石無毒故也。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痼冷積聚,輕身延年。多食令人熱(《唐本》)。治大風瘡(時珍)。

砒石

(宋《開寶》)

【釋名】信石、人言(《綱目》)
,生者名砒黃,煉者名砒霜。
時珍曰∶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言。

【集解】頌曰∶砒霜不著所出郡縣,今近銅山處亦有之,惟信州者佳。其塊有甚大者,色如鵝子黃,明澈不雜。此類本處自是難得之物,一兩大塊真者,人競珍之,不啻千金。古服食方中亦載用之,必得此類,乃可入藥。其市肆所畜片如細屑,亦夾土石,入藥服之,為害不淺。
承曰∶信州玉山有砒井,官中封禁甚嚴。生不夾石者,色赤甚于雄黃,以冷水磨,解熱毒,近火即殺人,所謂不啻金價者此也。今市貨者,取山中夾砂石者,燒煙飛作白霜,乃碎屑而芒刺。其傷火多者,塊大而微黃,所謂如鵝子色明澈者,此也。古方并不入藥,惟燒煉丹石家用之。近人多以治瘧,但以瘧本傷暑,而此物生者能解熱毒也。今俗醫(yī)不究其理,即以所燒霜服之,必大吐下,因此幸有安者,遂為定法,爾后所損極多,不可不慎。初燒霜時,人在上風十余丈外立,下風所近草木皆死;又以和飯毒鼠,死鼠,犬食之亦死,毒過于射罔遠矣。衡山所出一種,力差劣于信州者。
宗奭曰∶今信鑿坑井下取之。其坑常封鎖?又杏袧峋G水,先絞水盡,然后下鑿取。生砒謂之砒黃,色如牛肉,或有淡白路,謂石非石,謂土非土。磨酒飲,治癖積氣。有火便有毒,不可造次服也。取法∶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煙上飛,著器凝結(jié)。累然下垂如乳尖者入藥為勝,平短者次之,大塊乃是下等片,如細屑者極下也。
時珍曰∶此乃錫之苗,故新錫器盛酒日久能殺人者,為有砒毒也。生砒黃以赤色者為良,熟砒霜以白色者為良。

【修治】 曰∶凡使用,以小瓷瓶盛,后入紫背天葵、石龍芮二味,火 ,從巳至申;便用甘草水浸,從申至子,出拭干,入瓶再 ,別研三萬下用。
時珍曰∶醫(yī)家皆言生砒輕見火則毒甚,而雷氏治法用火 ,今所用多是飛煉者,蓋皆欲求速效,不惜其毒也,曷若用生者為愈乎?

【氣味】苦、酸,暖,有毒。時珍曰∶辛、酸,大熱,有大毒。
大明曰∶畏綠豆、冷水、醋。入藥,醋煮殺毒用。 土宿真君曰∶砒石用草制,煉出金花,成汁化銅干汞。青鹽、鶴頂草、硝石、蒜、水蓼、常山、益母、獨帚、木律、菖蒲、三角酸、鵝不食草、菠菱、萵苣,皆能伏砒。

【主治】砒黃∶治瘧疾腎氣,帶之辟蚤虱(大明)。冷水磨服,解熱毒,治痰壅(陳承)。 磨服,治癖積氣(宗 )。除 喘積痢,爛肉,蝕瘀腐瘰癧(時珍)。砒霜∶療諸瘧,風痰在胸膈,可作吐藥。不可久服,傷人(《開寶》)。治婦人血氣沖心痛,落胎(大明)。蝕癰疽敗肉,枯痔殺蟲,殺人及禽獸(時珍)。

【發(fā)明】宗奭曰∶砒霜瘧家用,或過劑,則吐瀉兼作,須煎綠豆汁兼冷水飲之。 劉純曰∶瘧丹多用砒霜大毒之藥。本草謂主諸瘧風痰在胸膈,可作吐藥。蓋以性之至烈,大能燥痰也。雖有燥痰之功,大傷胸氣,脾胃虛者,切宜戒之。
時珍曰∶砒乃大熱大毒之藥,而砒霜之毒尤烈。鼠雀食少許,即死;貓犬食鼠雀亦殆;人服至一錢許,亦死。雖鉤吻、射罔之力,不過如此,而宋人著本草不甚言其毒,何哉?此亦古者 石之一種也,若得酒及燒酒,則腐爛腸胃,頃刻殺人,雖綠豆、冷水亦難解矣。 今之收瓶酒者,往往以砒煙熏瓶,則酒不壞,其亦嗜利不仁者哉?飲酒潛受其毒者,徒 歸咎于酒耳。此物不入湯飲,惟入丹丸。凡痰瘧及 喘用此,真有劫病立地之效。但須冷水吞之,不可飲食杯勺之物,靜臥一日或一夜,亦不作吐;少物引發(fā),即作吐也。其燥烈純熱之性,與燒酒、焰硝同氣,寒疾濕痰被其劫而怫郁頓開故也。今煙火家用少許,則爆聲更大,急烈之性可知矣。此藥亦只宜于山野藿之人。若嗜酒膏粱者,非其所宜,疾亦再作,不慎 口欲故爾。凡頭瘡及諸瘡見血者,不可用,此其毒入經(jīng)必殺人。李樓《奇方》云∶一婦病心痛數(shù)年不愈。一醫(yī)用人言半分,茶末一分,白湯調(diào)下,吐瘀血一塊而愈。得《日華子》治婦 人血氣心痛之旨乎?

【附方】舊五,新十。

中風痰壅,四肢不收,昏憒若醉。砒霜如綠豆大,研。新汲水調(diào)下少許,以熱水投之,大吐即愈。未吐再服。(《圣惠方》)
寒熱 疾∶孫真宗《秘寶方》∶用信砒二兩(研粉),寒水石三兩(別搗末)。用生鐵銚 一個,鋪石末,后鋪砒在上,又以石末蓋之。濃盞覆定,醋糊紙條密封十余重,炭火一斤 之。 待紙條黑時取出,候冷,刮盞上砒末乳細,粟米飯丸綠豆大,辰砂為衣。每用三、四丸,小兒一、二丸,發(fā)日早以臘茶清下,一日不得食熱物。 男人患,女人著藥入口中;女人患,男人著藥入口中!侗臼路健贰糜萌搜砸诲X,綠豆末 一兩,為末,無根井水丸綠豆大,黃丹為衣,陰干。發(fā)日五更冷水下五、七丸!缎l(wèi)生寶鑒》 一剪金∶用人言(醋煮)、硫黃、綠豆等分。為末。每一豆許,用紅絹包之,采絲扎定。每剪 下一粒,新汲水空心吞下,治瘧圣藥也。《醫(yī)壘元戎》九轉(zhuǎn)靈砂丹∶用砒霜、黃丹、紫河車 各一錢。為末,雄黑豆一百粒,水浸一夜,研泥,和丸梧子、綠豆、黍米三樣大,量虛實老幼大小服之。每服一、二丸或三丸,不發(fā)日五更向東無根水下。紫河車、綠豆、黑豆,皆解 砒毒也!侗静輽(quán)度》不二散∶用砒一錢,面二兩,和勻,香油一斤煎黃色,以草紙壓去油,入茶三兩,為末。每服一錢,發(fā)日早冷茶下。 一切積痢∶砒霜、黃丹等分。蠟和收,旋丸綠豆大。每米飲下三丸。(《普濟方》)
休息下痢,經(jīng)一、二年不瘥,羸瘦衰弱。砒霜(成塊者為末)、黃蠟各半兩;炄肱,以柳條攪,焦則換,至七條,取起收之。每旋丸梧子大,冷水送下。小兒,黍米大。(《和劑局方》)
脾疼腰痛∶即上方,用冷水下。 婦人血氣心痛∶方見發(fā)明下。 走馬牙疳惡瘡∶砒石、銅綠等分。為末。攤紙上貼之,其效如神。又方∶砒霜半兩。醋調(diào)如糊,碗內(nèi)盛,待干刮下。用粟米大,綿裹安齒縫,來日取出,有蟲自死。久患者,不過 三日即愈。(《普濟方》)
項上瘰癧∶信州砒黃研末,濃墨汁丸梧子大,銚內(nèi)炒干,竹筒盛之。每用針破,將藥半丸貼之,自落,蝕盡為度。(《靈苑方》)
痰喘 ∶方見谷部,豉下。 一切漏瘡有孔∶用信石,新瓦火 ,研末。以津調(diào)少許于紙捻上,插入,蝕去惡管,漏 多,勿齊上。最妙。(《急救良方》)

土黃

(《綱目》)

【修治】時珍曰∶用砒石二兩,木鱉子仁、巴豆仁各半兩, 砂二錢。為末,用木鱉子油、石腦油和成一塊,油裹,埋土坑內(nèi),四十九日取出,劈作小塊,瓷器收用。

【氣味】辛、酸,熱,有毒。獨孤滔曰∶土黃制雄黃。

【主治】枯瘤贅痔乳,食 并諸瘡惡肉(時珍)。

金星石

(宋《嘉 》。附銀星石)

【集解】頌曰∶金星石、銀星石,并出濠州、并州,采無時。二石主療大體相似。 宗曰∶二石治大風疾,別有法,須燒用之。金星石生于蒼石內(nèi),外有金色麩片,銀星石有銀色麩片。又一種深青色堅潤,中有金色如麩片者,不入藥用,工人碾為器,或婦人首飾用。
時珍曰∶金星有數(shù)種。蘇頌所說二石,武當山亦有之;蛟平鹦浅瞿z東,銀星出雁門,蓋亦礞石之類也?茏趭]所說二石治大風者,今考《圣惠方》大風門,皆作金星 、銀星 石,則似是 石之類!兜し跨R源》 石篇中,亦載二石名,似與蘇說者不同。且金星、銀 星無毒,主熱涎血; 石則有毒,主風癩疾。觀此,則金星、銀星入藥,各有二種矣。又歙州硯石,亦有金星、銀星者。瓊州亦出金星石,皆可作硯。翡翠石能屑金,亦名金星名。 此皆名同物異也。劉河間《宣明方》點眼藥方中用金精石、銀精石,不知即此金星、銀星否 也?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脾肺壅毒,及肺損吐血嗽血,下熱涎,解眾毒(嘉 )。水磨少許服,鎮(zhèn)心神不寧,亦治骨哽(時珍)。

【附方】新二。吐血嗽血肺損者∶金星石、銀星石、玄精石、不灰木、陽起石、云母石等分。用坩鍋一個,鋪冬月水牛糞一、二寸,鋪藥一層,鋪灰二寸,又藥一層,重重如此,以灰蓋之,鹽泥固濟。用炭一秤,火 一日夜,埋土中一夜,取出藥塊,去灰為末。每一兩,入龍腦、麝香各半錢,阿膠二錢半(炒)。每服一錢,糯米湯下,日三服。(《圣惠方》)
大風蟲瘡,有五色蟲取下∶諸石丸∶用金星 石、銀星 石、云母石、禹余糧石、滑石、陽 起石、磁石、凝水石、蜜陀僧自然銅、龍涎石等分。搗碎瓶盛,鹽泥固濟之。炭火十斤,過為末,醋糊丸小豆大。每服十五丸,白花蛇酒下,一日三服,以愈為度。(《太平圣惠方》)

【附錄】金石(《拾遺》)
藏器曰∶味甘,溫,無毒。主久羸瘦,不能食,無顏色,補腰腳冷,令人健壯,益陽,有暴熱脫發(fā),飛煉服之。生五臺山清涼寺石中,金屑作赤褐色也。

婆娑石

(宋《開寶》)

【釋名】摩挲石。
時珍曰∶姚寬《西溪叢話》云∶舶船過產(chǎn)石山下,愛其石,以手捫之,故曰摩挲。不知 然否?

【集解】志曰∶婆娑石生南海,胡人采得之。其石綠色,無斑點,有金星,磨成乳汁者為上。又有豆斑石,雖亦解毒,而功力不及。復(fù)有鄂綠,有紋理,磨鐵成銅色,人多以此為之,非真也。驗法∶以水磨點雞冠熱血,當化成水是也。
宗奭曰∶石如淡色石綠,間微有金星者佳。又有豆斑石,亦如此石,但有黑斑點,無金 星。
頌曰∶胡人尤珍貴之,以金裝飾作指驅(qū)帶之。 每欲食及食罷,輒含吮數(shù)次以防毒。今人有得指面許塊,則價直百金也。
時珍曰∶《庚辛玉冊》云∶摩挲石,陽石也。出三fo齊。海南有山,五色聳峙,其石有光焰。其水下滾如箭,船過其下,人以刀斧擊取。燒之作硫黃氣。以形如黃龍齒而堅重者為佳。匱五金,伏三黃,制鉛汞。

【氣味】甘、淡,寒,無毒。

【主治】解一切藥毒,瘴疫熱悶頭痛(《開寶》)。

礞石

(宋《嘉 》)

【釋名】青礞石時珍曰∶其色 然,故名。

【集解】時珍曰∶礞石,江北諸山往往有之,以 山出者為佳。有青、白二種,以青者為佳。堅細而青黑,打開中有白星點, 后則星黃如麩金。其無星點者,不入藥用。通城縣 一山產(chǎn)之,工人以為器物。

【修治】時珍曰∶用大坩鍋一個,以礞石四兩打碎,入硝石四兩拌勻。炭火十五斤簇定,至硝盡,其石色如金為度。取出研末,水飛去消毒,曬干用。

【氣味】甘、咸,平,無毒。

【主治】食積不消,留滯臟腑,宿食癥塊久不瘥。小兒食積羸瘦,婦人積年食癥,攻刺 心腹。得巴豆、 砂、大黃、荊三棱作丸服,良(《嘉 》)。治積痰驚癇,咳嗽喘急(時珍)。

【發(fā)明】時珍曰∶青礞石氣平味咸,其性下行,陰也沉也,乃厥陰之藥。肝經(jīng)風木太過,來制脾土,氣不運化,積滯生痰,壅塞上中二焦,變生風熱諸病,故宜此藥重墜。制以硝石,其性疏快,使木平氣下,而痰積通利,諸證自除。湯衡《嬰孩寶書》,言礞石乃治驚利痰之圣藥。吐痰在水上,以石末糝之,痰即隨水而下,則其沉墜之性可知。然止可用之救急,氣弱脾虛者,不宜久服。楊士瀛謂其功能利痰,而性非胃家所好。如慢驚之類,皆宜佐以木香。 而王隱君則謂痰為百病,不論虛實寒熱,概用滾痰丸通治百病,豈理也哉?朱丹溪言∶一老人忽病目盲,乃大虛證,一醫(yī)與礞石藥服之,至夜而死。吁!此乃盲醫(yī)虛虛之過,礞石豈殺人者乎?況目盲之病,與礞石并不相干。

【附方】新四。

滾痰丸∶通治痰為百病,惟水瀉雙娠者不可服。礞石、焰硝各二兩( 過研飛曬干,一兩),大黃(酒蒸)八兩,黃芩(酒洗)八兩,沉香五錢。為末,水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欲利大便則服一、二百丸,溫水下。(王隱君《養(yǎng)生主論》)
一切積病∶金寶神丹∶治一切虛冷久積,滑泄久痢,癖塊,血刺心腹,下痢,及婦人崩中漏下。青礞石半斤(為末),硝石(末)二兩。坩鍋內(nèi)鋪頭蓋底,按實。炭火二十斤,過 取出,入赤石脂末二兩,滴水丸芡子大;候干,入坩鍋內(nèi),小火 紅,收之。每服一丸至二、三丸,空心溫水下,以少食壓之。久病瀉痢,加至五、七丸。(《楊氏家藏方》)
急慢驚風∶奪命散∶治急慢驚風,痰涎壅塞咽喉,命在須臾,服此墜下風痰,乃治驚利痰之圣藥也。真礞石一兩,焰硝一兩。同 過為末。每服半錢或一錢。急驚痰熱者,薄荷自 然汁入生蜜調(diào)下;慢驚脾虛者,木香湯入熟蜜調(diào)下。亦或雪糕丸綠豆大,每服二、三丸。(湯氏《嬰孩寶書》)
小兒急驚∶青礞石,磨水服。(《衛(wèi)生方》)

花乳石

(宋《嘉 》)

【釋名】花蕊石。
宗奭曰∶黃石中間有淡白點,以此得花之名。《圖經(jīng)》作花蕊石,是取其色黃。

【集解】禹錫曰∶花乳石出陜、華諸郡。色正黃,形之大小方圓無定。
頌曰∶出陜州閿鄉(xiāng),體至堅重,色如硫黃,形塊有極大者,陜西人鐫為器用,采無時。
時珍曰∶《玉冊》云∶花乳石,陰石也。生代州山谷中,有五色,可代丹砂匱藥。蜀中汶山、彭縣亦有之。

【修治】時珍曰∶凡入丸散,以罐固濟,頂火 過,出火毒,研細,水飛,曬干用。

【氣味】酸、澀,平,無毒。

【主治】金瘡出血,刮末敷之即合,仍不作膿。又療婦人血暈惡血(《嘉 》)。 治一切失血傷損,內(nèi)漏目翳(時珍)。

【發(fā)明】頌曰∶花乳石古方未有用者。近世以合硫黃同 研末,敷金瘡,其效如神。人有倉猝中金刃不及 合者,但刮末敷之,亦效。
時珍曰∶花蕊石,舊無氣味。今嘗試之,其氣平,其味澀而酸,蓋缺陰經(jīng)血分藥也。其功專于止血,能使血化為水,酸以收之也。而又能下死胎,落胞衣,去惡血,惡血化則胎與胞無阻滯之患矣。東垣所謂胞衣不出,澀劑可以下之,故赤石脂亦能下胞胎,與此同義。葛 可久治吐血出升斗,有花蕊石散;《和劑局方》治諸血及損傷金瘡胎產(chǎn),有花蕊石散,皆云能化血為水。則此石之功,蓋非尋常草木之比也。

【附方】新五。

花蕊石散∶治五內(nèi)崩損,噴血出斗升,用此治之;ㄈ锸 存性,研如粉。 以童子小便一鐘,男,入酒一半;女,入醋一半,煎溫,食后調(diào)服二錢,甚者五錢。能使瘀血化為黃水,后以獨參湯補之。(葛可久《十藥神書》)
花蕊石散∶治一切金刃箭鏃傷,及打撲傷損,狗咬至死者。急以藥摻傷處,其血化為黃水,再摻便活,更不疼痛。如內(nèi)損血入臟腑,煎童子小便,入酒少許,熱調(diào)一錢服,立效。 畜生抵傷,腸出不損者,急納入,桑白皮線縫之,摻藥,血止立活。婦人產(chǎn)后敗血不盡,血暈,惡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但心頭溫暖者。急以童子小便調(diào)服一錢,取下惡物如豬肝,終身不患血風血氣。若膈上有血,化為黃水,即時吐出,或隨小便出,甚效。 硫黃四兩,花蕊石一兩。并為粗末拌勻,以膠泥固濟,日干,瓦罐一個盛之,泥封口,焙干,安在四方磚上,磚上書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簇匝,從巳午時自下生火, 至炭消冷定,取出為細末,瓶收用。(《和劑局方》)
金瘡出血∶方見主治。 多年障翳∶花蕊石(水飛焙)、防風、川芎 、甘菊花、白附子、牛蒡子各一兩,甘草(炙)半兩。為末。每服半錢,臘茶下。(《衛(wèi)生家寶方》)
腳縫出水∶好黃丹,入花蕊石末,摻之。(談野翁《試效方》)

白羊石

(宋《圖經(jīng)》)

【集解】頌曰∶生兗州白羊山,春中掘地采之,以白瑩者為良。又有黑羊石,生兗州宮 山之西,亦春中掘地采之,以黑色、有墻壁、光瑩者為上。

【氣味】淡,生涼、熟熱,無毒。

【主治】解藥毒。黑羊石同(蘇頌)。

牙石

(《別錄》下品)

【釋名】黃牙石。時珍曰∶象形。

【集解】《別錄》曰∶金牙生蜀郡,如金色者良。
弘景曰∶今出蜀漢,似粗金,大如棋子而方。又有銅牙亦相似,但外黑、內(nèi)色小淺,不入藥用。
恭曰∶金牙離本處,入土水中,久皆黑色,不可謂之銅牙也。此出漢中金牙湍,湍兩岸 石間打出者,內(nèi)即金色,岸頹入水,久者皆黑。近南山溪谷、茂州、維州亦有,勝于漢中者。
頌曰∶今雍州亦有之。
時珍曰∶崔 《本草》云∶金牙石,陽石也。生川、陜山中,似蜜栗子,有金點形者妙。

《圣濟經(jīng)》治癘風大方中,用金牙石、銀牙石。銀牙,恐即金牙石之白色者爾,方書并無言 及者,姑闕。

【修治】大明曰∶入藥燒赤,去粗乃用。

【氣味】咸,平,無毒。大明曰∶甘,平。

【主治】鬼疰毒蠱諸疰(《別錄》)。治一切冷風氣,筋骨攣急,腰腳不遂,燒浸酒服(甄 權(quán))。暖腰膝,補水臟,驚悸,小兒驚癇(大明)。

【發(fā)明】弘景曰∶金牙惟酒、散及五疰丸用之,余方少用。
頌曰∶葛洪《肘后方》,治風毒厥,有大小金牙酒,但浸其汁飲之。孫思邈《千金方》 ∶治風毒及鬼疰、南方瘴氣、傳尸等,各有大小金牙散之類是也。小金牙酒主風疰百病,虛勞濕冷,緩弱不仁,不能行步,近人用之多效,故著其法云。金牙、細辛、莽草、防風、地膚子、地黃、附子、茵蕷、續(xù)斷、蜀椒、蒴 根各四兩,獨活一斤。十二物,金牙搗末,別盛練囊,余皆薄切,同入一大囊,以清酒四兩漬之,密器泥口,四宿酒成。溫服二合,日二次取效。

金剛石

(《綱目》)

【釋名】金剛鉆。
時珍曰∶其砂可以鉆玉補瓷,故謂之鉆。

【集解】時珍曰∶金剛石,出天竺諸國及西番。葛洪《抱樸子》云∶扶南出金剛,生水底石上,如鐘乳狀,體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沒水取之,雖鐵椎擊之亦不能傷。惟羊角 扣之,則 然冰泮!兜し跨R源》云∶紫背鉛能碎金剛鉆。 周密《齊東野語》云∶玉人攻玉,以恒河之砂,以金剛鉆鏤之,其形如鼠矢,青黑色,如石如鐵。相傳出西域及回紇高山頂上,鷹隼粘帶食入腹中,遺糞于河北砂磧間。未知然否?
《玄中記》云∶大秦國出金剛,一名削玉刀,大者長尺許,小者如稻黍,著環(huán)中,可以刻玉。 觀此則金剛有甚大者,番僧以充fo牙是也。欲辨真?zhèn),但燒赤淬醋中,如故不酥碎者為真?若覺鈍,則 赤,冷定即銳也。故西方以金剛喻fo性,羚羊角喻煩惱!妒抻洝份d西海流砂有昆吾石,治之作劍如鐵,光明如水精,割玉如泥,此亦金剛之大者。又獸有貘及嚙鐵、狡,皆能食鐵,其糞俱可為兵切玉,詳見獸部貘下。

【主治】磨水涂湯火傷。作釵 服佩,辟邪惡毒瓦斯(時珍)。

砭石

(音邊!毒V目》)

【釋名】針石。

【集解】時珍曰∶按∶《東山經(jīng)》云∶高氏之山,鳧麗之山,皆多針石。郭璞注云∶可為砭針也。

《素問.異法方宜論》云∶東方之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病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亦從東方來。王冰注云∶砭石如玉,可以為針。蓋古者以石為針,季世以針代石,今人又以瓷針刺病,亦砭之遺意也。但砭石無識者,豈即石 之屬為之歟?

【主治】刺百病癰腫。

【附錄】石 時珍曰∶石 出肅慎。國人以枯木為矢,青石為鏃,施毒,中人即死。 石生山中。禹貢荊州、梁州皆貢 ,即此石也。又南方藤州,以青石為刀劍,如銅鐵,婦人用作環(huán) 。琉璃國人墾田,以石為刀,長尺余。皆此類也。

越砥

(宋《嘉 》)

【釋名】磨刀石(藏器)、羊肝石(《綱目》)、礪石。
時珍曰∶《尚書》∶荊州厥貢砥礪。注云∶砥以細密為名,礪以粗 為稱。俗稱者為羊肝石,因形色也。
弘景曰∶越砥,今細礪石也。出臨平。

【氣味】甘,無毒。

【主治】目盲,止痛,除熱瘙(《別錄》)。磨汁點目,除障翳。 燒赤投酒飲,破血瘕痛切(藏器)。礪石 【主治】破宿血,下石淋,除結(jié)瘕,伏鬼物惡氣,燒赤投酒中飲之。人言∶踏之患帶下,未知所由(藏器)。 磨刀 (一名龍白泉粉)

【主治】敷 尿瘡,有效(藏器)。涂瘰癧結(jié)核(時珍)。

姜石

(《唐本草》)

【釋名】 KT 石。
時珍曰∶姜石以形名;蜃黜涞[,邵伯溫云∶天有至戾,地有至幽,石類得之則為礓礫 是也。俗作 KT 。

【集解】恭曰∶姜石所在有之,生土石間,狀如姜。有五種∶以色白而爛不磣者良,齊 州歷城東者好。采無時。
宗奭曰∶所在皆有,須不見日色旋取,微白者佳。

【氣味】咸,寒,無毒。

【主治】豌豆瘡,疔毒等腫(唐本)。

【附方】舊二,新二。

疔瘡腫痛∶白姜石末,和雞子清敷之,干即易,療自出,神效。(崔氏方)乳癰腫大如碗腫痛∶方同上。(《外臺秘要》)
產(chǎn)后脹沖氣噎∶ KT 石、代赭石等分,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醋湯下。(潔古《保命集》)
通身水腫∶姜石燒赤,納黑牛尿中,熱服,日飲一升。(《千金方》)

麥飯石

(宋《圖經(jīng)》)

【釋名】時珍曰∶象形。

【集解】時珍曰∶李迅云∶麥飯石處處山溪中有之。其石大小不等,或如拳,或如鵝卵,或如盞,或如餅,大略狀如握聚一團麥飯,有粒點如豆如米,其色黃白,但于溪間麻石中尋 有此狀者即是。古方云∶曾作磨者佳,誤矣。此石不可作磨。若無此石,但以舊面磨近齒處 石代之,取其有麥性故耳。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一切癰疽發(fā)背(時珍)。

【發(fā)明】頌曰∶大凡石類多主癰疽。m.gydjdsj.org.cn/pharm/世傳麥飯石膏,治發(fā)背瘡甚效,乃中岳山人呂子華 秘方。裴員外啖之以名第,河南尹脅之以重刑,呂寧絕榮望,守死不傳其方。取此石碎如棋 子(炭火燒赤,投米醋中浸之,如此十次,研末篩細,入乳缽內(nèi),用數(shù)人更碾五、七日,要 細膩如面)四兩,鹿角一具(要生取連腦骨者,其自脫者不堪用,每二、三寸截之,炭火燒令煙盡即止,為末研細)二兩,白蘞(生研末)二兩。用三年米醋入銀石器內(nèi),煎令魚目沸,旋 旋入藥在內(nèi),竹杖子不住攪,熬一、二時久,稀稠得所,傾在盆內(nèi),待冷以紙蓋收,勿令塵入。用時,以鵝翎拂膏,于腫上四圍赤處盡涂之,中留錢大泄氣。如未有膿即內(nèi)消,已作頭即撮小,已潰即排膿如湍水。若病久肌肉爛落,見出筋骨者,即涂細布上貼之,干即易,逐日瘡口收斂。但中隔不穴者,即無不瘥。已潰者,用時先以豬蹄湯洗去膿血,故帛挹干,乃用藥。其瘡切忌手觸動,嫩肉仍不可以口氣吹風,及腋氣、月經(jīng)、有孕人見之,合藥亦忌此等。 初時一日一洗一換,十日后二日一換。此藥要極細,方有效;若不細,涂之即極痛也。 此方孫真《千金月令》已有之,但不及此詳悉耳。又北齊馬嗣明治楊遵彥背瘡,取粗黃石如鵝卵大者,猛火燒赤,納濃醋中,當有屑落醋中,再燒再淬,石至盡,取屑日干搗篩極細末,和醋涂之,立愈。劉禹錫《傳信方》謂之煉石法,用敷瘡腫無不驗。

水中白石

(《拾遺》)

【集解】時珍曰∶此石處處溪澗中有之。大者如雞子,小者如指頭,有黑、白二色,入藥用白小者。

【主治】食魚 多,脹滿成瘕,痛悶,日漸羸弱。取數(shù)十枚燒赤,投五升水中七遍,熱飲。如此三五度,當利出瘕也。又燒淬水中,納鹽三合,洗風瘙癮疹(藏器)。 治背上忽腫如盤,不識名者。取一、二碗,燒熱投水中,頻洗之,立瘥(蘇頌)。

【發(fā)明】時珍曰∶昔人有煮石為糧法,即用此石也。其法用胡蔥汁或地榆根等煮之,即熟如芋,謂之石羹!侗阕印吩啤寐尻柕朗慷俟确健糜梅里L、莧子、甘草之屬十許種 為散,先服三方寸匕,乃吞石子如雀卵十二枚。足百日,不食,氣力顏色如故。欲食,則飲葵湯,下去石子。又有赤龍血、青龍膏,皆可煮石。又有引石散,投方寸匕,可煮白石子一斗,立熟如芋,可食。

河砂

(《拾遺》)

【釋名】砂,小石也。字從少石,會意。

【主治】石淋,取細白沙三升炒熱,以酒三升淋汁,服一合,日再服。又主絞腸痧痛,炒赤,冷水淬之,澄清服一、二合(時珍)。風濕頑痹不仁,筋骨攣縮,冷風癱瘓,血脈斷 絕。 六月取河砂,烈日曝令極熱,伏坐其中,冷即易之。取熱徹通汗,隨病用藥。切忌風冷勞役 (藏器)。

【附方】新一。

溺水死∶白沙(炒),覆死人面上下,惟露七孔,冷濕即易。(《千金》)

杓上砂

(《綱目》)

【集解】時珍曰∶此淘米杓也。有木杓、瓢杓,皆可用。

【主治】面上風粟,或青或黃赤,隱暗澀痛,及人唇上生瘡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即安。又婦人吹乳,取砂七枚,溫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時珍)。

石燕

(《唐本草》)

【集解】李績曰∶石燕出零陵。
恭曰∶永州祁陽縣西北一十五里土岡上,掘深丈余取之。形似而小,堅重如石也。俗云∶因雷雨則自石穴中出,隨雨飛墮者,妄也。
頌曰∶祁陽縣江畔沙灘上有之;蛟啤蒙粗,凝僵似石者佳,采無時。
宗奭曰∶石燕如蜆蛤之狀,色如土,堅重如石。既無羽翼,焉能飛出?其言近妄。
時珍曰∶石燕有二∶一種是此,乃石類也,狀類燕而有紋,圓大者為雄,長小者為雌;一種是鐘乳穴中石燕,似蝙蝠者,食乳汁能飛,乃禽類也,見禽部禽石燕食乳,食之補助,與鐘乳同功,故方書助陽藥多用之。俗人不知,往往用此石為助陽藥,刊于方冊,誤矣。

【氣味】甘,涼,無毒。

【主治】淋疾,煮汁飲之。婦人難產(chǎn),兩手各把一枚,立驗(《唐本》)。 療眼目障翳,諸般淋瀝,久患消渴,臟腑頻瀉,腸風痔 ,年久不瘥,面色虛黃,飲食無味,婦人月水湛濁,赤白帶下多年者,每日磨汁飲之。一枚用三日,以此為準。亦可為末,水飛過,每日服半錢至一錢,米飲服。至一月,諸疾悉平(時珍)。

【發(fā)明】時珍曰∶石燕性涼,乃利竅行濕熱之物。宋人修本草,以食鐘乳、禽石燕,混 收入此石燕下。故世俗誤傳此石能助陽,不知其正相反也。

【附方】舊三,新八。

傷寒尿澀,小腹脹滿∶石燕為末。蔥白湯調(diào)下半錢,頻服,脹通為度。(《圣惠方》)
小便淋痛∶石燕子七枚(搗黍米大),新桑根白皮三兩(銼)。 拌勻,分作七貼。每貼用水一盞,煎七分,空心、午前各一服。(《簡要濟眾》)
血淋心煩∶石燕子、商陸赤小豆、紅花等分,為末。每服一錢,蔥白湯調(diào)下。(《圣惠方》)
久年腸風∶石燕磨水,常服勿歇。(《靈苑方》)
赤白帶下,多年不止∶石燕一枚,磨水服,立效。(《徐氏家傳方》)
襁褓吐乳,咳嗽,久不愈∶石燕子為末。蜜調(diào)少許,涂唇上,日三、五次。(《衛(wèi)生寶 鑒》)
拳毛倒睫∶石燕子(一雌一雄)。磨水點搽眼。先以鑷子摘去拳毛,乃點藥,后以黃連 水洗之。(《乾坤生意》)
牢牙止痛∶石燕三對(火 醋淬七次),青鹽、乳香各一兩,細辛半兩。為末?G 芥湯漱口。一方∶去乳香、細辛,加麝香。齒疏不堅∶石燕子五對(火 、米醋淬七次,為末),青鹽、麝香各少許。研勻。日用揩牙后,以溫酒漱咽之。(元遺山方)服石發(fā)動∶石燕 子七個(打碎)。水三升,煮二升,頻頻淋洗,以瘥為度。(《圣濟》)

(宋《開寶》)

【集解】志曰∶石蟹生南海,云是尋常蟹爾,年月深久,水沫相著,因化成石,每遇海 潮即飄出。又有一種入洞穴年深者亦然。皆細研水飛,入諸藥相助用之。
頌曰∶近海州郡皆有之。體質(zhì)石也,而都與蟹相似,但有泥與粗石相著爾。
時珍曰∶按∶顧 《海槎錄》云∶崖州榆林港內(nèi)半里許,土極細膩,最寒,但蟹入則不能運動,片時成石矣。人獲之名石蟹,置之幾案,云能明目也。復(fù)有石蝦似蝦,出海邊;石魚似魚,出湘山縣。石魚、蝦并不入藥用!兑唤y(tǒng)志》言∶鳳翔 陽縣西有山魚隴,掘地破 石得之,云可辟蠹。

【氣味】咸,寒,無毒。

【主治】青盲目yin,膚翳疔翳,漆瘡(《開寶》)。解一切藥毒并蠱毒,天行熱疾,催 生落胎,療血暈,并熟水磨服(大明)。醋摩敷癰腫。熱水磨服,解金石毒(蘇頌)。

【附方】新一。

喉痹腫痛∶石蟹,磨水飲,并涂喉外。(《圣濟錄》)

石蛇

(宋《圖經(jīng)》)

【集解】頌曰∶石蛇,出南海水旁山石間,其形盤屈如蛇,無首尾,內(nèi)空,紅紫色,以左盤者良。又似車螺,不知何物所化?大抵與石蟹同類,功用亦相近。
宗奭曰∶石蛇,色如古墻上土,盤結(jié)如查梨大,空中,兩頭巨細一等。不與石蟹同類,蟹則真蟹所化,蛇非真蛇。今人用之絕少。
時珍曰∶按∶姚寬《西溪叢話》云∶南恩州海邊有石山嘴,每蟹過之則化為石,蛇過亦然。此說不知果否?若然,則石蛇亦真蛇所化。

【氣味】咸,平,無毒。

【主治】解金石毒(蘇頌)。

石蠶

(宋《開寶》)

【釋名】石僵蠶(《綱目》)。

【集解】志曰∶石蠶生海岸石旁,狀如蠶,其實石也。

【氣味】苦,熱,無毒!端幵E》曰∶苦,熱,有毒。獨孤滔曰∶制丹砂。

【主治】金瘡止血生肌,破石淋血結(jié),磨服,當下碎石(《開寶》)。

石鱉

(《綱目》)

【集解】時珍曰∶石鱉生海邊,形狀大小儼如 蟲,蓋亦化成者。 蟲,俗名土鱉

【氣味】甘,涼,無毒。

【主治】淋疾血病,磨水服(時珍)。

蛇黃

(《唐本草》)

【集解】恭曰∶蛇黃出嶺南,蛇腹中得之,圓重如錫,黃黑青雜色。
志曰∶蛇黃多赤色,有吐出者,野人或得之。
頌曰∶今越州、信州亦有之。今醫(yī)所用,云是蛇冬蟄時所含土,到春發(fā)蟄吐之而去,大如彈丸,堅如石,外黃內(nèi)黑色,二月采之。與舊說不同,未知孰是?
時珍曰∶蛇黃生腹中,正如牛黃之意。世人因其難得,遂以蛇含石代之,以其同出于蛇 故爾。廣西平南縣有蛇黃岡,土人九月掘下七、八尺,始得蛇黃,大者如雞子,小者如彈丸,其色紫!陡劣駜浴吩啤蒙吆允且环N石,云蛇入蟄時,含土一塊,起蟄時化作黃石,不稽之言也。有人掘蛇窟尋之,并無此說。

【修治】大明曰∶入藥燒赤醋淬三、四次,研末水飛用。

【氣味】冷,無毒。

【主治】心痛疰忤,石淋,小兒驚癇,婦人產(chǎn)難,以水煮研服汁(《唐本》)。 鎮(zhèn)心(大明)。磨汁,涂腫毒(時珍)。

【附方】新六。

暗風癇疾∶忽然仆地,不知人事,良久方醒。蛇黃,火 醋淬七次,為末。每調(diào)酒服二錢,數(shù)服愈。年深者亦效。(危氏《得效方》)
驚風癇疳∶神穴丹∶治急驚風、癇疾、天吊、疳熱等證。用紫色蛇黃四兩( 過),豬屎二兩(小者泥固 過),鐵粉一兩,朱砂半兩,麝香一錢。為末,糯粉糊丸芡子大,漆盤曬干?粗客栌幸恍⊙,故名神穴丹。每服一丸,薄荷酒化下,立蘇。疳熱,冷水化下。(《靈苑方》)
小兒項軟因風虛者∶蛇含石一塊( 七次,醋淬七次研),郁金等分。為末,入麝香少許,白米飯丸龍眼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服,一日一服。(《活幼全書》)
瘴瘧鬼瘧食瘧。蛇含石末一兩,信石(末)一兩。 研勻,入水火鼎內(nèi),上以盞蓋,六一泥固濟, 至藥升在盞,刮下為末,米糕糊丸綠豆大,雄黃為衣。每服一丸,黑豆研水,五更送下。(《摘玄方》)
血痢不止∶蛇含石二枚; 醋淬,研末。每服三錢,米飲下。(《普濟方》)
腸風下血脫肛∶蛇黃二顆; 醋淬七次,為末。每服三錢,陳米飲下。(《普濟方》)

霹靂砧

(《拾遺》)

【釋名】雷楔。
時珍曰∶舊作針及屑,誤矣。

【集解】藏器曰∶此物伺候震處,掘地三尺得之。其形非一,有似斧刀者,銼刀者,有安二孔者。一云出雷州,并河?xùn)|山澤間,因雷震后得者。多似斧色,青黑斑紋,至硬如玉。 或言是人間石造,納與天曹,不知事實。
時珍曰∶按∶《雷書》云∶雷斧如斧,銅鐵為之。雷 似 ,乃石也,紫黑色。雷錘重 數(shù)斤,雷鉆長尺余,皆如鋼鐵,雷神以劈物擊物者。雷環(huán)如玉環(huán),乃雷神所 遺落者。雷珠 乃神龍所含遺下者,夜光滿室。又《博物志》云∶人間往往見細石形如小斧,名霹靂斧,一名霹靂楔!缎杏洝吩啤糜耖T之西有一國,山上立廟,國人年年出鉆,以給雷用。此謬言 也。雷雖陰陽二氣激薄有聲,實有神物司之,故亦隨萬物啟蟄,斧、鉆、 、錘皆實物也。若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星隕為石。則雨金石、雨粟麥、雨毛血及諸異物者,亦在地成形者乎?必太虛中有神物使然也。陳時蘇紹雷錘重九斤。宋時沈括于震木之下得雷楔,似斧而無孔。鬼神之道幽微,誠不可究極。

【氣味】無毒。

【主治】大驚失心,恍惚不識人,并石淋,磨汁服,亦煮服。作枕,除魔夢不祥(藏器)。 刮末服,主瘵疾,殺勞蟲,下蠱毒,止泄瀉。置箱 間,不生蛀蟲。諸雷物佩之,安神定志,治驚邪之疾(時珍。出《雷書》)。

雷墨

(《綱目》)

【集解】時珍曰∶按∶《雷書》云∶凡《雷書》木石,謂木札,入二、三分,青黃色。 或云∶雄黃、青黛、丹砂合成,以雷楔書之;蛟啤门钊R山石脂所書。雷州每雷雨大作,飛下如沙石,大者如塊,小者如指,堅硬如石,黑色光艷至重。劉恂《嶺表錄異》云∶雷州 驟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 石,謂之雷公墨,扣之錚然,光瑩可愛。又李肇《國史補》云∶ 雷州多雷,秋則伏蟄,狀如人,掘取食之。觀此,則雷果有物矣。

【主治】小兒驚癇邪魅諸病,以桃符湯磨服即安(時珍)。


點擊查看:<<本草綱目>>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