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膿腫是肺化膿性感染的一個主要類型,初始可能是肺組織的感染性炎癥,隨后發(fā)展至中央性壞死,當壞死液化組織破潰進入支氣管,即形成空腔。其外周常為肉芽組織所包圍。臨床特征為高熱、咳嗽、咯大量膿性或臭味痰。病程經過多呈急性,少數(shù)可呈慢性。自抗生素廣泛應用于肺部炎癥感染以來,本病發(fā)病率有明顯降低。老年人體質虛弱,易患本病,應積極防治。
[發(fā)病原因]
肺膿腫的發(fā)病主要有三個類型。
1.口腔或上呼吸道吸入。病原體經口、鼻咽腔吸入下呼吸道是肺膿腫發(fā)病的最多見原因。一般情況下,呼吸道通過靈敏有效的咳嗽反射,可以防止誤吸,但在熟睡、酒醉、麻醉、或神志恍惚昏迷等情況下,上述保護機制即被削弱或喪失而致病。常見的致病原因如齲齒、扁桃體、鼻旁竇炎分泌物,齒槽膿溢、口腔、鼻、咽部手術后的血塊,或酒醉后嘔吐物等倒流氣管,吸入肺內,阻塞細支氣管,病原菌即可繁殖致病。根據統(tǒng)計,吸入性發(fā)病率約在25%左右。吸入性肺膿腫常為單發(fā)性。過去認為吸入物是上呼吸道經常存在的細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梭形菌和螺旋體等混合感染,但隨著細菌培養(yǎng)技術的進展,有研究報告,肺膿腫的厭氧菌感染高達50%~90%之多。
2.血源性肺膿腫。原發(fā)病灶可能是皮膚創(chuàng)傷感染、癤癰或全身某器官組織感染灶,如骨髓炎等侵入血流發(fā)生膿毒血癥。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最為常見。肺循環(huán)栓塞肺小血管、引起組織炎癥、壞死,形成膿腫,因此,血源性肺膿腫常多發(fā)性分布兩肺外緣部。
3.繼發(fā)性肺膿腫。在肺部其他疾病基礎上,如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囊腫、空洞性肺結核等產生繼發(fā)感染而發(fā)病。支氣管肺癌或誤吸異物阻塞支氣管,誘發(fā)引流支氣管遠端肺組織感染而形成肺膿腫。亦有肺癌本身迅速增長,以致血供不足,發(fā)生中央性壞死伴發(fā)感染形成膿腔。肺部鄰近器官感染病變如膈下膿腫、阿米巴肝膿腫擴散蔓延穿破膈肌進入肺部,引起肺膿腫。阿米巴膿腫好發(fā)于肝右葉,故繼發(fā)性阿米巴肺膿腫多位于右肺下葉。此外腎周圍膿腫、脊柱膿腫、食管穿孔,亦可引起肺膿腫。
本病屬中醫(yī)“肺癰”范疇,“肺癰者,咽干吐膿,因風熱客肺,蘊毒成癰”,或“由食啖辛熱炙煿,或酣飲熱酒,燥熱傷肺所致”,“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也可“因邪瘀阻于肺絡,久蘊生熱,蒸化成膿”,衍生本病。
[臨床表現(xiàn)]
起病急驟,可寒戰(zhàn)、高熱、咳嗽、咳痰,體溫可高達39~40℃,呈弛張熱型。初時咳嗽一般并不劇烈,痰量不多,為粘液性或粘液膿性。如炎癥波及胸膜可引起患側胸痛。經1~2周后,膿腫向支氣管穿破時,咳嗽加劇,咳出大量黃綠色膿性痰,多者可達數(shù)百毫升。如混合厭氧菌感染(梭狀桿菌或螺旋體),痰可有惡臭;如為阿米巴原蟲感染,痰呈咖啡色。當肺組織被炎癥侵蝕時,可有程度不等的咯血。隨著膿痰大量從支氣管排出,全身癥狀會逐漸減輕。熱度下降,一般情況好轉。如支氣管引流不暢,可再出現(xiàn)毒血癥癥狀,再度發(fā)熱。血源性肺膿腫全身毒血癥癥狀常較顯著,而呼吸系統(tǒng)癥狀多不明顯,可有咳嗽、咳痰,但痰量一般不多,少有咳血。肺膿腫若發(fā)病后2~3個月遷延不愈,轉為慢性時,則有慢性咳嗽,程度不等的咳痰,不規(guī)則發(fā)熱。癥狀時輕時重,常伴有消瘦、盜汗、疲乏等癥狀。
[預防措施]
1.積極防治口腔及上呼吸道感染。積極治療和預防口腔、上呼吸道感染,以杜絕污染分泌物誤吸下呼吸道,而誘發(fā)感染。
2.認真做好術后護理。口腔和胸腹部手術病例,要認真細致做好術前準備,術中注意麻醉深度,及時清除口腔呼吸道血塊和分泌物,加強術后口腔呼吸道護理,如慎用鎮(zhèn)靜、鎮(zhèn)痛止咳的藥物,重視呼吸道濕化,稀釋分泌物,鼓勵咳嗽、深呼吸和間歇加壓呼吸,必要時作經纖維支氣管鏡或氣管導管吸引,保持痰液引流通暢等,都是防止呼吸道吸入性感染的有效措施。
3.積極治療皮膚癤癰或肺外化膿性病灶。積極治療皮膚癤癰或肺外化膿性病灶,不擠壓癤癰,可以防止血源性肺膿腫的發(fā)病。
4.注意生活及飲食調攝。凡屬肺虛或原有其它慢性疾患者,應注意寒溫適度,起居有節(jié),以防受邪致病;禁止煙酒及辛辣炙煿食物,以免燥熱傷肺。一旦發(fā)病,則當及早治療,力求在未成膿前得到消散,或減輕病情。
[治療方法]
1.積極抗感染。早期急性肺膿腫感染細菌中的絕大多數(shù)厭氧菌都對青霉素敏感,療效一般都很滿意。青霉素劑量可根據病情,一般120~240萬單位/天,分3~4次肌肉注射。病情嚴重可用靜脈滴注青霉素1000萬單位/天,以提高壞死組織中的藥物濃度,經治療,3~10天后體溫即可下降,然后再改為肌注。如青霉素療效不佳,可改用潔霉素每次0.6克,一天3~4次,或用滅滴靈每次0.4克,每天3次?股厝缬行,宜持續(xù)8~12周左右,務求癥狀完全消失,X線胸片隨訪,炎癥及膿腔完全消散,僅殘留索條狀纖維影為滿意。
2.加強痰液引流。多飲水和補充適量體液,使痰液易咳出,必要時應用祛痰劑氯化銨0.3克,每日3次。若有排痰不暢者,可根據體質情況作體位引流。每次10~15分鐘,每日2~3次,或作支氣管鏡檢查,吸取膿痰,并檢查和處理阻塞原因。
3.全身支持療法。適當補液、輸血和注意營養(yǎng),急性期飲食宜清淡,熱退后應進食營養(yǎng)豐富的高蛋白飲食以增強體質,爭取早日康復,但應禁食一切辛辣刺激及海腥發(fā)物,如辣椒、蔥、韭菜、蝦子、螃蟹等,多食蔬菜水果。
4.中醫(yī)辨證施治。初期,表現(xiàn)為惡寒、發(fā)熱、咳嗽、胸痛、咳則痛甚。呼吸不利者,可選銀翹散加減(銀花15克、連翹10克、蘆根15克、淡竹葉10克、薄荷6克、荊芥6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以疏風散熱,宣肺化痰;成癰期,表現(xiàn)為壯熱不退,咳嗽氣急,咳吐黃稠膿痰,氣味腥臭,胸脅疼痛,轉側不利,煩燥不安者,宜選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湯加減(葦莖15克、薏苡仁15克、冬瓜仁15克、桃仁10克、桔梗10克、黃芩10克、銀花15克、山梔10克、金蕎麥根15克、甘草6克)以清熱解毒,肅肺化痰;潰膿期,表現(xiàn)為咳吐大量膿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異常,胸中煩滿而痛,身熱面赤者,宜用千金葦莖湯合加味桔梗湯加減(葦莖20克、薏苡仁20克、冬瓜仁15克、桃仁10克、桔梗10克、貝母10克、橘紅10克、銀花15克、葶藶子10克、魚腥草30克、薄公英30克、金蕎麥根15克、甘草6克)以清熱解毒,化瘀排膿;恢復期,表現(xiàn)為身熱漸退,咳嗽減輕,膿痰日見減少,或有胸脅隱痛,短氣,自汗盜汗,心煩,口燥咽干者,宜選沙參清肺湯加減(北沙參15克、白芨30克、生黃芪30克、太子參15克、桔梗10克、冬瓜仁10克、薏苡仁15克、百合10克、玉竹15克、地骨皮10克)以益氣養(yǎng)陰、扶正托邪。
5.單方驗方。(1)鮮薏苡根適量,搗汁,燉熱服,m.gydjdsj.org.cn/shouyi/每日3次,或加紅棗煨服,能下臭痰濁膿;(2)金蕎麥根莖,洗凈曬干,去根須,切碎,以瓦罐盛干藥250克,加清水或黃酒1250毫升,罐口用竹箬密封,隔水文火蒸煮3小時,最后得凈汁約1000毫升(25%),加防腐劑備用,每服30~40毫升,一日3次,能解毒排膿;(3)白芨50克、生蛤殼75克、百合50克,共研細末,每日兩次,每次3克,開水送下;(4)白芨200克、浙貝50克、百合50克,共研細末,早晚各服6克,上兩方適用于恢復期。
6.手術治療。經積極內科治療,如膿腔不能閉合者,應考慮外科手術治療,包括肺葉切除或經胸膜切開引流等。手術治療還適用于支氣管阻塞性肺膿腫,或疑有癌腫阻塞或有支氣管胸膜瘺,以及有嚴重支氣管擴張伴反復大量咯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