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五谷根 |
漢語拼音 | yi yi gen |
英文名 | root of Jobstears |
藥材基原 | 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薏苡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1-1.5m。須根較粗,直徑可達(dá)3mm。稈直立,約具10節(jié)。葉片線狀披針形,長可達(dá)30cm,寬1.5-3cm,邊緣粗糙,中脈粗厚,于背面凸起;葉鞘光滑,上部者短于節(jié)間;葉舌質(zhì)硬,長約1mm。總狀花序腋生成束;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處面包以骨質(zhì)念珠狀的總苞,總苞約與小穗等長;能育小穗第1穎下部膜質(zhì),上部厚紙質(zhì),先端鈍,第2穎舟形,被包于第1穎中;第2外稃短于第1外稃,內(nèi)稃與外稃相似面較小;雄蕊3,退化,雌蕊具長花柱;不育小穗,退化成筒狀的穎,雄小穗常2-3枚生于第1節(jié),無柄小穗第1穎扁平,兩側(cè)內(nèi)折成脊而具不等寬之翼,第2穎舟形,內(nèi)稃與外稃皆為薄膜質(zhì);雄蕊3;有柄小穗與無柄小穗相似,但較不或有更退化者。穎果外包堅硬的總苞,卵形或卵狀球形,;ㄆ7-9月,果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一般為栽培品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屋旁、荒野、河邊、溪澗或陰濕山谷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采挖,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細(xì)柱形或不規(guī)則形,外表皮灰黃色或灰棕色,具縱皺紋及須根痕。切面灰黃色或淡棕色,有眾多小孔排列成環(huán)或已破裂,外皮易與內(nèi)部分離。根莖灰黃色或黃棕色,外表皮可見著生多數(shù)殘根及莖基。質(zhì)堅韌。氣微,味淡。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含2-O-β-D-吡喃葡萄糖基-7-甲氧基-1,4(2H)-苯唑并噁嗪-3-酮[2-O-β-glucopyranosyl-7-methoxy-1,4(2H)-benzoxazin-3-one],4-酮松脂酚(4-ketopinoresinol),丁香酚基丙三醇(syringylglycerol),2,6-二甲氧基-對氫醌-1-O-β-D-葡萄糖甙(2,6-dimethoxy-p-hydroquinone-1-O-β-D-glucopyranoside),薏苡聚糖(coixan)A、B、C。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甘;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通淋;種濕殺蟲 |
功效分類 | 清熱藥;利水藥 |
主治 | 熱淋;血淋;石淋;黃疸;水腫;白帶過多;腳氣;風(fēng)濕痹痛;蛔蟲病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 |
用藥禁忌 | 孕婦禁服。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黃疸如金:薏苡根,煎湯頓服。(《綱目》)②治黃疸,小便不利:薏苡根五錢至二兩。洗凈,杵爛絞汁,沖溫紅酒半杯,日服二次。或取根二兩,茵陳一兩,冰糖少許。酌加水煎服,日服三次。(《閩東本草》)③治血淋:薏苡根二錢,蒲公英一錢,豬鬃草一錢,楊柳根一錢。水煎,點水酒服。(《滇南本草》)④治淋濁、崩帶:薏苡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⑤治蛔蟲心痛:薏苡根一斤。切,水七升,煮三升,服之。(《梅師集驗方》)⑥治風(fēng)濕性節(jié)炎:薏苡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日二次,或代茶頻服。⑦治脾胃虛弱,泄瀉,消化不化:薏苡根一至二兩。同豬肚一個燉服。⑧治小兒肺炎,發(fā)熱喘熱:薏苡根三至五錢。煎湯調(diào)蜜,日服三次。(⑥方以下出《閩東本草》)⑨治腎炎腰痛,小便澀痛:尿珠根、苛草根、海金沙藤。水煎服。(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⑩治牙齒風(fēng)痛:薏苡根四兩。水煮含漱,冷即易之。(《延年方》)(11)治夜盲:薏苡根和米泔水煮雞肝食。(《湖南藥物志》) |
臨床運用 | 用于驅(qū)蛔。將苡仁根切片曬干,取5斤加水10斤,煮沸半小時取汁,藥渣加水再煎,如此共煎3次;藥液混合濃縮成2500ml(每毫升含生藥1g)。成人每日50ml分3次于食前服,或1次頓服。觀察17人,1周后大便復(fù)查6人,4人蟲卵轉(zhuǎn)陰。服藥后未見不良反應(yīng)。另有用鮮苡仁根2-3兩煎服,或結(jié)合辯證施治配合其他中藥,治療膽道蛔蟲病4例,均獲效果。服藥后便出蛔蟲,腹痛緩解。此外,苡仁根液可用于治療肺膿瘍。 |
各家論述 | 1.《本經(jīng)》:下三蟲。 2.《補缺肘后方》:治卒心腹煩滿,又胸脅痛欲死,銼薏苡根,濃煮取汁服。 3. 陶弘景:小兒病蛔蟲,取根煮汁糜食之。 4.《滇南本草》:清利小便。治熱淋疼痛,尿血,止血淋、玉莖疼痛,消水腫。 5.《本草蒙荃》:治肺癰。 6.《綱目》:搗汁和酒服,治黃疸。 7.《草木便方》:能消積聚癥瘕,通利二便,行氣血。治胸痞滿,勞力內(nèi)傷。 8.《分類草藥性》:治疝氣。 9.《浙江民間草藥》:治白帶。 |
考證 | 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Coicis Ma-yuan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 stapf,[C.ma-yuen Romanet;C.lacryma-jobi L.var.frumentacea Makino]. |
科屬分類 | 禾本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