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經(jīng)方醫(yī)學 > 正文:20070092胃中燒灼不適案
    

黃煌教授臨證病案:20070092胃中燒灼不適案

W/KM,男,38歲
形體中等略胖
【疾病】慢性淺表性胃炎,膽囊息肉,血脂、血尿酸偏高
【家族史】父母均血尿酸高
【主訴】胃中不適感4年,加重2月
【現(xiàn)癥】胃中不適灼熱感,饑餓、飽食后明顯,工作壓力及勞動強度較大,應酬較多,酒后胃中也有燒灼感。喜麻辣及肉食,易腹脹,稍有風吹即腹瀉,大便偏稀,日2次。舌暗胖苔薄膩。
(請您處方,說明理由,并談談您對所選處方的認識)

-------------------
葛根芩連湯加茯苓澤瀉

-------------------
從患者的體形及既往的慢性疾病史,應為濕熱體質。故選方黃芩湯加白術、防風、陳皮

-------------------
四逆散。

-------------------

-------------------
曾治過幾例類似的病例,用外臺茯苓飲合五苓散有效。

-------------------
半夏體質
半夏瀉心湯白芨

-------------------
桂枝人參湯合甘草瀉心湯化裁

-------------------
患者形體偏實,從病史看,血脂、血尿酸偏高,有點象“代謝綜合征”的表現(xiàn)。喜麻辣及肉食,易腹脹是體質偏實的表現(xiàn)。雖有便稀,仍考慮實證,可用大柴胡
柴胡15 黃芩12 枳實 8 赤芍 15 制半夏12 干 5 大棗 20 制大黃 3

-------------------
這是中醫(yī)的痞證,治用辛開苦降法,方選半夏瀉心湯加味.藥用:半夏12克,黃芩6克,黃連6克,干姜6克,紅棗4枚,黨參12克,甘草6克,浙貝母12克9(打碎),炒枳殼12克,炒扁豆30克(打碎).方意是清熱,化濕,理氣除脹,健脾止瀉.其血脂,血尿酸高應在胃部癥狀好轉后擬專方治療.同時要矚患者節(jié)肥甘,少飲酒,少進肉食(特別是動物內臟).

-------------------
半夏瀉心湯

-------------------
黃師處方:制附片6克,黨參12克,白術12克,干姜10克,生甘草3克,茯苓20克,肉桂6克,豬苓12克,澤瀉12克,砂仁6克,紅棗20克。藥后一周復診時,患者訴此藥甚好,服用后胃中舒適,燒灼感已不明顯,大便已正常,F(xiàn)原方繼續(xù)服用中。

-------------------
請黃波解釋一下

-------------------
慢性胃炎常用的經(jīng)方有半夏瀉心湯、大柴胡湯、小建中湯、解郁湯、理中湯等。

------黃師認為半夏瀉心湯是慢性淺表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專方。尤其適用于慢性胃炎見粘膜水腫、糜爛、有斑點狀出血等,同時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一般患者體質尚可,唇紅,咽紅,舌紅,舌苔多見黃膩,腹瀉,多伴有睡眠障礙等,常見于中青年男子。此患者慢性胃炎已有4年,雖有胃中不適感,但無惡心嘔吐、舌紅苔膩、焦慮等癥,故本方尚不合適。

------大柴胡湯多用于膽汁返流性胃炎表現(xiàn)為泛酸、上腹部按之滿痛者,患者體質多壯實。此患者雖形體偏胖,血脂偏高,有腹脹,然并無腹痛,且腹部肉松,稍有風吹即腹瀉,平時大便稀,舌暗胖均提示患者體質較差,大柴胡湯不適合。

------小建中湯所治療的胃病以消瘦、腹痛、大便干結等為特征,而解郁湯適用于功能性胃腸病,本例均不合適。

------理中湯是溫熱性胃腸藥,適用于虛寒性胃腸病;颊叨嘤蟹置诳哼M,如多涕、多涎、多尿、胃酸多等,膚色暗無光澤,無渴感,口水多,腹脹,大便不成形,舌體胖大,舌苔水滑,脈沉者。此患者面色暗,勞動強度大,長期疲勞,腹脹,大便稀,易瀉,舌暗胖等均提示胃腸分泌亢進而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患者胃中不適燒心感可能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加入少量附子、砂仁加強溫胃的功效。因患者胃寒故喜辛辣以暖胃。

------五苓散是黃師臨證治療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的常用方,其特點是患者平時食欲旺盛,但多吃常常腹瀉,或大便不成形,容易疲乏,大多缺少運動,此多見于中年男子。另五苓散尚有解酒毒之功,對此案患者甚為合拍。

綜上,本案用附子理中湯合五苓散加味既對病又治人,體現(xiàn)了經(jīng)方的特色。

經(jīng)方方證既可以表現(xiàn)為某種疾病,或某疾病的某一階段,又可以是幾種疾病的特定組合在某個體上的表現(xiàn)。應用時,要求我們對常用經(jīng)方的主治疾病譜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結合具體病例,臨證細心鑒別,方能保證療效。
[ 此貼被黃波在2008-01-06 16:04重新編輯 m.gydjdsj.org.cn/yishi/]

-------------------
又學了一招,謝謝黃波的詳細分析

-------------------
謝謝!

講解得很精細!

-------------------
多謝.

-------------------
講解得好

-------------------
講解得很精細!謝謝了。

-------------------
瀉心合五苓即可.附桂后用.

-------------------
半夏瀉心湯和加附子

-------------------
勝讀十年書

-------------------
講得太好了,受益匪淺。

-------------------
好爽。謝謝黃教授

-------------------
謝謝啦,我也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并有幽門螺桿菌   

-------------------
請問此案中胃中燒灼感如何機理?

-------------------
謝謝,學習了

-------------------
可否加烏梅少許,1則治療膽囊息肉。2則治瀉。3則通澀互用。敬請指正。

-------------------
謝謝講解,一個病例學到好多知識。收獲頗多。

-------------------
長見識。

-------------------
看來這個方子本人也可以試試。本人胃酸多年,靠奧美拉唑維持。否則胃酸溢漾,脘腹痞滿。素食欲正常,口和不渴。大便不稀但不成形,常覺澀滯不盡。小便不利滴瀝不凈。理中湯減少分泌物,五苓散使多余的水液自尿液排出,其實就是體內水代謝能力下降,脾胃虛寒水液無以氣化輸運而滯留胃內。該病的關鍵就是“過多”讀了“經(jīng)方100首”,方知理中丸有治療津液不攝,內分泌亢進的作用。

-------------------
經(jīng)方真是出奇制勝

-------------------
半夏瀉心

-------------------
無惡心。嘔吐。苔膩。焦慮。故不宜半夏瀉心。大柴胡湯,上腹部按之滿痛者,患者體質多壯實。此患者雖形體偏胖,血脂偏高,有腹脹,然并無腹痛,且腹部肉松,稍有風吹即腹瀉,平時大便稀,舌暗胖均提示患者體質較差,大柴胡湯不適。小建中湯所治療的胃病以消瘦、腹痛、大便干結等為特征,而解郁湯適用于功能性胃腸病,本例均不合適。



-------------------
理中湯,用于虛寒性胃腸病。患者多有分泌亢進,膚色暗無光澤,無渴感,口水多,腹脹,大便不成形,舌體胖大,舌苔水滑,脈沉者。此患者面色暗,勞動強度大,長期疲勞,腹脹,大便稀,易瀉,舌暗胖等均提示胃腸分泌亢進而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患者胃中不適燒心感可能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加入少量附子、砂仁加強溫胃的功效。因患者胃寒故喜辛辣以暖胃。


-------------------
五苓散,其特點是患者平時食欲旺盛,但多吃常常腹瀉,或大便不成形,容易疲乏,大多缺少運動,此多見于中年男子。另五苓散尚有解酒毒之功,對此案患者甚為合拍。

-------------------
烏梅湯對此效果也比較不錯

-------------------
  呀!講的太精彩了,謝謝!

-------------------
受益良多

-------------------
制附片6克,黨參12克,白術12克,干姜10克,生甘草3克,茯苓20克,肉桂6克,豬苓12克,澤瀉12克,砂仁6克,紅棗20克。藥后一周復診時,患者訴此藥甚好,服用后胃中舒適,燒灼感已不明顯,大便已正!,F(xiàn)原方繼續(xù)服用中。
附子理中湯合五苓散加味

-------------------
高。!

-------------------
獲益非淺

-------------------
長見識

-------------------
大柴胡湯合用甘草瀉心湯

-------------------
多謝賜教~

-------------------
謝謝,學習了

-------------------
胃酸分泌過多,感到燒心不一定就是胃熱所致,胃寒也可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臨床很容易搞錯,必須綜合考慮。

-------------------
受教了。。。。

-------------------
謝謝講解,一個病例學到好多知識。收獲頗多。
受教了

-------------------
半夏15克  白術12克  干姜8克 云苓15克  黃芩12克  黃連6克  砂仁8克  補骨脂20克  肉豆蔻12克  車前子20克  人參12克  甘草6克  大棗10克  
  白芨研末吞服,每次3克,每天3次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