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腫脹論治
    

類證治裁:腫脹論治

腫在外屬水,脹在內屬氣。腫分陽水陰水,脹別氣實氣虛。因濕熱濁滯,致水腫者,為陽水。因肺脾虛,致水溢者,為陰水。濁氣在上為實脹,中氣不運為虛脹。辨其位,則臟腑、脈絡、皮膚、上下、表里皆有之。辨其因,則寒熱、濕痰、氣血、郁滯、蟲積皆致之。經云∶三陰結謂之…

腫在外屬水,脹在內屬氣。腫分陽水陰水,脹別氣實氣虛。因濕熱濁滯,致水腫者,為陽水。因肺脾虛,致水溢者,為陰水。濁氣在上為實脹,中氣不運為虛脹。辨其位,則臟腑、脈絡、皮膚、上下、表里皆有之。

辨其因,則寒熱、濕痰、氣血、郁滯、蟲積皆致之。經云∶三陰結謂之水。三陰手太陰肺,足太陰脾也。

又云∶濁氣在上,則生 脹。此實脹也。又曰∶飲食起居失節(jié),入五臟,則腹?jié)M閉實。此虛脹也。又曰∶臟寒生滿病。此寒脹也。又曰∶諸脹腹大,皆屬于熱。此熱脹也。又曰∶營氣循脈,衛(wèi)氣逆之,為脈脹,衛(wèi)氣并脈,循分肉為膚脹。又經論五臟六腑之脹甚詳,不備錄。岐伯曰∶水始起,目窠微腫,如新臥起之狀。

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水已成,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光腫如泡。

此水腫也。膚脹者,寒氣客于皮膚, 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濃,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變,此腹脹也。皮濃色蒼,一身盡腫,或自上而下者,多屬氣。皮薄色澤,腫有分界,或自下而上者,多屬水。

鼓脹者,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色蒼黃,腹筋起,此鼓脹也。膚脹屬肺,鼓脹屬脾。別有蠱脹,因氣血郁痹,久則凝滯不行,腹形充大,中實有物,非蠱即血,非如鼓脹之腹皮 急,中空無物也。有單腹脹,四肢不腫,但腹脹也,癥最難治。亦名蠱脹。經言諸濕腫滿,皆屬于脾。又言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

腎何以聚水?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是知腫脹無不由肺脾腎者,以肺主氣化,脾主運輸,腎主藏液也。且脹不必兼腫,腫則或兼脹,亦有腫脹并至者。病在水分,以治水為主,而兼理氣,氣化水自化也。病在氣分,以理氣為主,而兼利水,水行氣亦行也。但其間虛實必辨。凡陽癥必熱,熱者多實;陰癥必寒,寒者多虛;溺赤便秘,脈數有力,為實;溺清便瀉,脈微無力,為虛;實者六yin外客,飲食內傷,忽然浮腫,其來必速;虛者情志操勞,酒色過度,病后氣虛,其腫漸至。知此而后治法可詳。治水腫,必健脾導水,實脾飲。治鼓脹,必通腑疏肝,草果、濃樸、益智、青皮、枳殼牛膝、腹皮。濕在下者,用分利,小厘清飲,大橘皮湯。濕在上中下者,用分消,通草、杏仁、濃樸、海金砂、木通、內金、陳皮、菔子。濕濁在里者,潔凈腑,四苓散、六一散。膀胱為凈腑。潔,滲利也。風水脈浮者,開鬼門,越婢湯。腠理為鬼門。開,發(fā)汗也。肺脾不運者,消皮水,防己茯苓湯、五皮飲。

按五水∶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也。仲景曰∶風水脈浮,骨節(jié)疼痛,惡風。皮水脈亦浮,跗腫,按之沒指,不惡風,腹如鼓,不渴,當發(fā)汗。正水脈沉遲,身發(fā)熱,自喘。石水脈沉,腹?jié)M不喘。黃汗其脈沉遲,發(fā)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發(fā)膿。肺氣壅熱者,用肅降,麥門冬湯加茯苓皮、山梔滑石、杏仁、薏苡仁、淡豆豉。脘痞郁熱者,用苦降,半夏瀉心湯。清陽痞結者,通腑陽,栝蔞、杏仁、半夏、茯苓、薤白、。胃滿濁逆者,泄肝木,杏仁、濃樸、檳榔、椒目、吳茱萸川楝子。胃陽虛者,用溫通,人參、橘白、半夏、砂仁、蓽茇、姜。脾陽虛者,用健運,六君子湯加益智、神曲。脾腎陽虛者,用氣化,腎氣湯。

中氣陷者,用升提,補中湯。木邪侮土者,和肝胃,木香、枳殼、白芍竹茹、木瓜、陳皮、當歸。肝經郁熱者,降逆火,山梔、丹皮黃連、鉤藤、青皮、金橘。暴怒傷肝者,平逆氣,解肝煎。三焦壅滯者,用疏利,廓清飲。濕熱夾滯者,兼消利,雞金散。食滯中滿者,專消導,和中丸。氣虛中滿者,兼消補,消導寬中湯。

氣虛兼寒者,宜溫補,理中湯、溫胃飲。氣血郁積,夾濕熱者,平肝胃,小溫中丸。清濁混淆,氣喘溺少,通身腫脹者,暖下泄?jié)幔?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gydjdsj.org.cn/pharm/2009/20090113060228_95624.shtml" target="_blank">禹余糧丸。濕熱痰積,脈實有力者,滌宿水,禹功散、導水丸,神佑丸。血沫凝澀經隧者,利搜逐,仁承氣湯。脹實堅滿拒按者,大小承氣湯。病后虛腫,及產后面浮足腫者,補元氣,六君子湯、歸脾丸。單腹脹癥多屬腑,腑宜通,勿用滋膩守補,沙苑子、益智、茯苓、牛膝、枳殼、車前子、砂仁殼、麻仁、郁李仁、椒目、杏仁、栝萎仁、大腹皮。單腹脹俗名蜘蛛脹,腹腫,四肢瘦,由脾氣虛極,真臟已傷也。論中屬腑句宜活參。婦人先腫脹而后經斷者,為水分;先經斷而后腫脹者為血分。水分,五皮飲送通經丸。血分,通經丸。先喘而后脹者,治在肺,五皮五子飲。先脹而后喘者,治在脾,理中湯、腎氣丸。水腫先起于腹,后散四肢者可治;先起于四肢,后歸于腹者死。凡病水分,皆陰勝,與氣分不同。水腫癥其色明潤,其皮光薄,其腫不速,每自下而上,按肉如泥,腫有分界。病在氣分,則陽癥陰癥皆有之,若病在水分,多陰癥。凡虛腫溺澀,香蘇散。濕勝不化,胃苓湯。濕滯中滿,白術丸、枳術丸。因于肺者,五皮飲。因于脾者,補中湯。因腎陰虛,真陽無以化者,六味丸加牛膝、車前。因腎中命火衰,不能蒸動關門者,腎氣丸。夫水為至陰,其標在肺,其本在腎,其制在脾。腎虛則關閉,其水必逆而上泛,脾不能制而反為水所漬,故肌肉浮腫;肺不能化而反為水所凌,故氣息喘急,皆陰勝之害也。經言膀胱藏津液,氣化則能出。所謂氣化者,即右腎命門真火也;鹚t不能蒸動腎之關門,而水聚焉。腎氣丸,以桂附蒸動其關,積水始下,以陽主開也。此法不獨治水腫,凡治脹者,其要亦在通陽而已。

凡下氣虛乏,中焦氣壅,欲散滿則恐虛其下,欲補下則滿甚于中,當以啟峻湯峻補其下,疏啟其中,故氣得峻補,則上行而啟其中,中焦營運,壅滯疏通,中滿自消,下虛自實。經所謂塞因塞用也。若水腫喘促,清理肺氣為主,凡禽畜無肺者無溺,故水腫宜清肺也。

腫脹癥,須分陰陽,濕熱壅滯屬陽,濁氣凝滯屬陰。陽癥按之痛,陰癥按之不痛。陽癥起于中焦,陰癥起于下焦。陽癥治在腑,陰癥治在臟。陽癥宜清,陰癥宜溫。毫厘千里,不可不辨。

腫癥易治,脹癥難治。腫辨陽水陰水,陽水易治,陰水難治。脹癥頭緒更多,首辨有形無形。無形則輕劑宣通,有形則重劑攻伐。又須辨在絡在經,在腑在臟,經絡易治,臟腑難治。又須察虛實,實者可治,虛者難治,此其大綱也。然后再辨其因寒因熱,因濕因痰,因氣因血,因滯因積,審而治之。

徐靈胎曰∶脹滿癥,即使正虛,終屬邪實,古人慎用補法。又脹必有濕熱,倘脹滿或有有形之物,宜緩下之。濕熱無形,滯積有質,宜辨。按脹在腸胃,則食入脹加,治在通腑。若二便通調,則脹在臟,即肝脾腎等臟,如《靈樞》所論;蛎浽谀c外三焦脂膜間!鹅`樞》所以謂脹皆在臟腑之外,排臟腑而廓胸脅也。

治在辨其陰陽虛實,上下表里,皮膚經絡,氣分,血分,水分。因寒因熱,因濕因郁,因痰飲,因積滯。

或有形無形,宜汗宜利,宜分消,宜辛泄,宜清肅,宜溫通,宜升舉,宜疏利,宜補攝,宜開郁,宜緩攻,宜軟堅化痞,宜理瘀導滯。要在宣通,勿用守補。若腫癥身面大勢已退,其肢節(jié)足跗之水濕浸潤未消,宜針刺以決其流,此出路也。

腫脹脈候

沉而滑,浮而遲,弦而緊者,皆水腫。盛而緊,大堅以澀,遲而滑者,皆脹滿。二病之脈,實大可治,虛微難治。

腫由腹散入四肢,可治;由四肢脹入腹,難治。凡水腫病,唇黑,肝傷;缺盆平,心傷;臍突,脾傷;

背平,肺傷;足心平,腎傷,五者不治。《靈樞經》曰∶腹脹,身熱,脈大,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脈大,二逆也;腹脹大,四末清脫形,泄甚,三逆也;腹脹,便血,四逆也。并不治。腹脹肚見青筋,腹脹便泄,久瘧虛腫,皆不治。

附方

〔陰水〕實脾飲 見一卷濕。

〔利濕〕小厘清飲 見一卷濕。

〔陽水〕大橘皮湯 五苓散合六一散,再加 陳皮 木香 檳榔 姜

〔泄?jié)帷?strong>四苓散 見一卷暑。

〔利濕〕六一散 見一卷溫。

〔風水〕越婢湯 見二卷咳嗽

〔皮水〕防己茯苓湯 防己 黃 茯苓 甘草 桂枝

〔膚脹〕五皮飲 大腹皮 赤茯皮 陳皮 桑白皮 姜皮

〔腫水〕麥門冬湯 麥冬(五十枚) 粳米(五十粒)

〔痞滿〕半夏瀉心湯 見一卷溫。

〔健運〕六君子湯 見一卷中風。

〔陽虛〕金匱腎氣丸 見二卷虛損。

〔補中〕補中益氣湯 見一卷中風。

〔肝逆〕解肝煎 見本卷諸氣。

〔三焦〕廓清飲 陳 苓 枳 樸 澤瀉 大腹皮 萊菔白芥

〔消滯〕雞金散 雞內金 沉香 砂仁 陳香櫞 為末,參湯下。

〔消導〕和中丸 陳 苓 夏 枳 楂 曲 麥芽 砂仁 五谷蟲 香附

〔消補〕寬中湯 陳 苓 夏 枳 楂 曲 術 樸 萊菔子

〔溫補〕理中湯 見一卷中風。

〔溫胃〕溫胃飲 見一卷中風。

〔濕熱〕小溫中丸 二陳湯加 白術 神曲 生香附 苦參 黃連 針砂 醋水打神曲糊丸。

〔寒濕〕禹余糧丸 禹余糧 蛇含石 針砂 羌活 川芎 蓬術 三棱 白蔻 陳皮 青皮本香 茴香 牛膝 當歸 炮姜 附子 肉桂 研細,神曲糊丸。葉天士去附子、蓬術、青皮,加茯苓。

〔導水〕禹功丸 黑牽牛 茴香 姜汁 調服,或加木香。

〔攻下〕神芎導水丸 芩 連 黑丑 川芎 薄荷 大黃 滑石 水丸。

〔峻下〕舟車神佑丸 甘遂 大戟 芫花 大黃 輕粉 黑丑 青皮 陳皮 木香 檳榔 水丸。

〔蓄血〕桃仁承氣湯 見一卷疫。

〔攻滯〕大小承氣湯 見一卷溫。

〔補脾〕歸脾丸 見二卷勞瘵。

〔經斷〕通經丸 赤芍 歸尾 生地 川芎 牛膝 紅花 桃仁 香附 琥珀 蘇木靈脂

〔水脹〕五皮五子飲 五皮飲加 蘇子 車前子 大腹子 葶藶菟絲子 入豬肝煮,蘸蒜食。

〔虛腫〕香蘇散 橘紅 防己 木通 蘇葉 生姜

〔利濕〕胃苓湯 見一卷中風。

〔氣虛〕白術散 術 苓 陳 曲 砂仁 五谷蟲 荷葉 米湯調服。

〔消補〕枳術丸 見本卷痞滿。

〔胃陰〕六味丸 見一卷中風。

〔喘脹〕安肺湯 黃芩 桑皮 貝母 花粉 杏仁 知母 天冬 沙參 枇杷

〔腹脹〕加味枳術丸 枳 術 陳 夏 芩 蘇 桔 草 桂 檳榔 五靈脂 姜

〔蠱脹〕參術健脾丸 參 術 陳 苓歸 芍 炙草 大棗

〔導水〕導水茯苓湯 赤苓 麥冬 澤瀉 白術 桑皮 紫蘇 木瓜 木香 大腹皮 陳皮 砂仁 檳榔燈心水煎。

〔瀉積〕二蛟散 芒硝三兩,炒干為末,和老黃米三兩炒研,加黑糖調服三錢。

〔血蠱〕調營飲 芎 歸 陳 檳榔 蓬術 延胡 白芷

〔產婦〕大調經散黑豆(五錢) 茯苓(三錢三分) 西琥珀(三分半) 每末三錢,紫蘇湯下,日三服。

〔血蠱〕小調經散 沒藥 西琥珀 桂心 白芍 當歸(各一錢) 細辛 麝香(各五分) 酒、姜調服。

〔堅滿〕當歸散 歸 芍 丹 術 陳 苓 桂心 木香 木通 檳榔

腫脹脈案

弟 寒濕腫脹,水漬經隧,少腹陰囊腿足通腫,大腹按之硬,缺盆平,肢冷目黃,面頰俱浮,便滑溺少,脈沉遲而虛,背寒腹熱,坐不得臥,病在水分。法先分消,佐以通陽。防己、木通、大腹皮(洗)、豬苓、茯苓、薏米、半夏、砂仁殼、附子、姜。三服腫退肢暖。命卻咸食淡,然后主以健運,佐以淡滲。去防己、木通、腹皮、附子加生術、雞內金(炙)、半夏曲(炒)、杜仲。數服食進,微汗出,囊濕便干,此經腑水濕俱有出路。惟診左尺虛,酌腎氣湯桂心、牛膝、車前、茯苓、山藥、椒目、茵陳、加皮,薏米。十數服悉愈。后用八味丸調理得安。

侄孫 由腿脛腫入腹,漸至胸脅堅滿,法在不治。姑與分消之劑,得汗,腫略退,然寒濕內蘊,非溫通不愈。用濃樸、桂心、附子、牛膝、茯苓、大腹皮、砂仁殼、老姜。三服由面目退及胸腹,又數服腿足腫全消。

王 陰瘧服劫藥,瘧止。面色晦黑,決其后必病脹,不信。予曰∶劫痰暫效,邪原未凈,一也;

今卯月中旬木火司令,一逢辰上,濕痰內動,脾陽失運,必變中滿,二也;毒品易犯食忌,三也;面黑無澤,腎水侮土,小便不利,四也。后果如言,視其目窠微腫如新臥起狀,知其裹水。先用實脾利水之劑,再用金匱腎氣丸料煎湯數十服,腫脹悉退。藥乍止,時交未月,濕土已旺,漸脹小溲不利,又服前丸兩月全愈。

族某 軀長體壯,病腫脹。或用破氣消滯之品,脹益劇,行立腸幾裂出,臍突,缺盆平,法本不治。

診其脈細如絲,度必勞力傷精,脾腎兩憊之癥。詢所由,自言長途輦重,池間出浴,酒后入房,忽覺溺澀,通是濁血,驚眩欲仆,食減腹膨,繃急欲死。遂用腎氣丸料大劑煎服,減附子、丹、澤,熟地炒炭用,一劑腹有縐紋,再劑缺盆現(xiàn),溺爽膈寬。又數服腹脹漸退,仍用加減腎氣丸服。經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則傷腎,故與腎氣方合。后不守禁忌,飽食山芋及未熟雞蛋,脹復作。求治,予言前方必不驗,卒如言。

房兄 病后失調,面浮跗腫,腹膨食少,小水短澀,腰膝乏力。經言諸濕腫滿,皆屬于脾。然土衰必補其母,非命火不能生脾土。且腎為胃關,關門不利,故聚水。必得桂、附之陽蒸動腎氣,其關始開,積水乃下,經所謂膀胱氣化則能出也。用桂、附、參、術、炮姜、茯苓、車前、牛膝、砂仁、陳皮、山藥為丸。一料而安。

陳 傷酒病單腹脹,診其脈知脾陽虛。用葛花解酲湯加牛膝,枳 子,腹寬展,能進食矣。后用參術健脾丸去炙草、大棗,加益智仁(煨)、砂仁殼。服愈。

韋 病后感寒腹痛,漸成脹滿,脈沉微,溺少,食入脹加。腑陽不行,治以溫通,則脹已。大茴香、大腹皮(洗)、草果、木通、砂仁、益智仁(煨)、茯苓、廣皮、煨姜。空心四服而愈。

石 腹脹不饑,小水不利,脈沉澀,腑氣痹窒不宣。用砂仁殼、枳殼、木通、茯苓、益智仁、草果(俱煨)、五谷蟲、雞內金(俱炙)、萊菔子(炒研)。數服愈。

陳 五旬以上病單腹脹,食后作飽,得氣泄略寬。明系胃病,服謬藥,浸至脅滿跗冷,脈來沉濡,左關微弦。癥由腑氣久衰,疏泄失職,氣分延虛,漸干水分,致嗌干口燥,小水不清,化源乏力矣。通陽佐以益腎,通陽則傳送速,益腎則氣化行,腹脹自寬。沙苑子、韭子、懷牛膝(酒蒸。各錢半)、益智仁(煨)、橘白、砂仁殼(各一錢)、茯苓(三錢)、杞子、大腹皮(洗,各二錢)、枳殼(麩炒,錢二分)。十服脹寬口潤,便爽跗溫,右脈漸起,惟兩尺虛不受按。加補骨脂。核桃肉,去腹皮、枳殼。食宜淡,戒腥膩難化及一切壅氣食物。再以豬肚納卵蒜其中,扎定,淡者食之。腑氣通則納食不壅,服之甚通暢,脹去七八矣。又加沉香、牡蠣十數服,小腹之硬者亦軟焉。

族女 脘脹噯腐,經遲腹痛,間發(fā)寒熱。按東垣云∶胃為衛(wèi)m.gydjdsj.org.cn/shouyi/之本,脾乃營之源。脾胃陽衰,納運不旺,致脹滿瘀停,宜乎營衛(wèi)失度,沖任不調矣。仿《內經》濁氣在上則生 脹之例,以通陽降濁。二陳湯去甘草,加白蔻殼、韭子、益智子(俱炒)、小茴香、谷芽、神曲(俱炒)、香附(姜汁制)、煨姜。數服諸癥皆平。

沈氏 胎前腹?jié)M,產后面目肢體浮腫,咳頻溺少,此肺氣不降,水溢高原也;騽裼媚I氣湯,予力阻不可。

一服而小水點滴全無,脹益甚,脈虛濡欲絕。用五皮飲參茯苓導水湯,去白術、木瓜、檳榔、腹皮,加杏仁、蘇梗、栝蔞皮、冬瓜皮、制半夏。數服腫消,腹?jié)u寬矣。后用茯苓、半夏、生術、砂仁、薏仁、陳皮、蘇子、木香、濃樸,水泛丸。服兩料遂平。

按∶肺為水之上源,主氣。此癥水阻氣分,以肺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溢則水留而為脹。其癥年余無汗,得蘇杏微汗而腫消,得五皮行水而便利,兼仿《內經》開鬼門、潔凈府遺法也。

李氏 有年,食入氣壅,繞臍積冷,脹連胸脅,溺少便溏,脈沉微。全是腑陽向衰,濁陰凝結。前用二苓、木通開太陽之里,砂仁、陳、夏理太陰之滯,干姜、濃樸、薏仁溫通利濕,冷脹減,便溺爽,而胸痹未舒,猶是中脘清陽不旋之故。其家用俗傳牛口中蝕出 稻草煎湯,服甚適。予仿用仲景栝蔞薤白白酒湯,加半夏、青皮、濃樸、烏藥、木香。旋轉清陽,可以納谷。

張氏 腹 脹連帶脈,腰圍緊掣如束,脈堅而搏指,此病久兼入奇經。宜通其腑,并理帶脈。枳實、大腹皮、懷中膝(酒蒸。各錢半)、砂仁、木通(各八分)、當歸須、茯苓、郁李仁(各二錢)、郁金(六分)。

四劑脹寬,帶脈亦不緊掣矣。后去郁李仁、枳實,加沉香(磨汁三匙)。數服全愈。

姜氏 五旬余,腹膨中空,外繃急,食入不加脹,頭眩耳鳴,口干舌硬,溺赤沫,便艱,足重墜,脈沉微。癥屬三焦?jié)裼羯,《內經》亦謂諸腹脹大,皆屬于熱。諸病跗腫,皆屬于火。若郁熱不除,遂成鼓脹不治。用山梔、大腹皮、黃柏、知母(俱酒炒)、生地、麥冬、丹皮、赤苓、冬瓜皮、車前子。數服已效。

后去黃柏、丹皮,加海金砂、萆 ,服得安。

眭嫗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今脘中食入作飽,腑氣不司下行,醫(yī)用流氣之劑,更致腰痛帶下吐瘀,診脈右關沉微。經所謂濁氣在上則生 脹也。藥以辛溫通陽泄?jié)釣橐恕V瓢胂、砂仁殼、枳殼、益智仁、韭子、茯苓、陳皮、栝蔞皮、谷芽、杜仲、煨姜。數服諸癥俱除。

紀氏 先因右脅痛,繼而脘腹?jié)M悶,食入脹加。腑氣失降,實由肝失疏泄。左關脈不甚弦,右寸近滑,恐屬妊兆。泄肝通腑,仍不礙胎為穩(wěn)。椒目、砂仁殼、茯苓、栝蔞皮、杏仁、陳皮、木香。數服而平。

趙 童年色萎腹蠱,脈疾寒熱,無汗溺澀。以腎氣湯治。牛膝、益智仁、車前子、茯苓、薏米、熟地、牡蠣。數服病減,加參、桂、砂仁殼。服愈。

張 小腹乃肝腎部分、脹滿溺澀,已屬下焦氣化失司。今通大腹腫硬如石,脈右弦大,左虛澀,癥屬單脹。治宜通陽,勿用守補。黨參、茯苓、牛膝炭。沙苑子。益智仁(煨)、杞子炭、沉香(磨汁)。數服溺爽脹寬。

張 黃膽積年不愈,近成單脹,腹堅滿,食減便瀉,乃氣不化水。然神脈頹弱,難挽之 。姑用牡蠣、薏仁、茯苓、車前子、茵陳、砂仁殼。益智仁、牛膝、桂心。腹軟溺利。伊芳兄復請,終以沉 辭之。

本 陰水腹大,腫硬如石,脈緩肢冷囊腫。用腎氣湯。桂心(五分)、附子(三分)、蒸牛膝(二錢)、車前子(一錢)、茯苓(三錢)、大腹皮(錢半)。椒目(二十粒)。八服囊濕如淋,腹軟溺利,加干姜、山藥(研末)。大腹皮(煎湯) 泛丸。以通陽崇土防水而安。

張 脅痛脹,少腹腫硬,誤服攻蕩劫劑,脹劇,氣注睪丸,脈沉小,右弦澀,乃肝失疏泄,氣郁留濁。

治先理肝以泄?jié),濃樸(七?、小茴香、青皮(各錢二分)、枳殼(錢半)、茯苓、橘核(各二錢)、大腹皮(三錢)、延胡(八分)、椒目(二十粒)、車前子(三分)。四服脅痛疝墜俱止。但腹右硬痛不任偏臥,食不加脹,二便如常,按脈論癥,單脹何疑。然病因臟損,治在通攝兼施。濃樸(五分)、枳殼(錢半)、牡蠣、茯m.gydjdsj.org.cn/rencai/苓(各三錢)、歸須、橘核(各二錢)、牛膝(一錢)、桂心(三分)。四服癥平。后仿腎氣丸,用牛膝、車前、桂心、茯苓、山藥、當歸、牡蠣、白芍、萸肉,蜜丸。愈。

金氏 中年經斷,脘腹脹大,季脅緊掣如束,食下滿,超時痛,便瀉日數行,晡后股脛重墜,脈陽搏陰微,癥由瘕聚胞宮,氣閉 留,可導使下。失治則沖病及帶,腰圍 急,中下焦氣機鈍窒,運納無權,滿痛瘕泄,氣虛下陷,由來漸矣,前年立法溫通腑陽,脹寬能納。今先主通降,脹緩再議。半夏曲、茯苓、草果(煨),砂仁殼、蘇子、橘白、大腹皮、川椒目、降香。三服滿痛除。專調帶絡,為其氣虛則 急而陷下也。

潞參、升麻、益智子、沙苑子、茯神、牛膝炭、當歸須。三五服后,腰肋松而股脛復常。

鄒 六旬外,由泄瀉漸次足腫,入腹為脹,延及通腹堅滿,面浮肢腫,水濕不運,溏瀉未止。若論平昔嗜飲便紅,宜丹溪小溫中丸分理濕熱。然脈來沉小,兩尺如絲,明系脾腎久衰,火土俱弱,致氣鈍濕壅,清濁混淆。此消導破氣,決非治法。但溫理脾腎,兼佐泄?jié)瘢钥上虬。炮姜(三?、肉蔻、神曲(炒。各一錢)、益智仁(煨,錢半),茯苓(三錢)、牛膝(蒸)、砂仁殼(各一錢半)、大腹皮(洗二錢)、車前子、橘白(各八分)、冬瓜皮(二錢)、倒蝕牛口 稻草(二兩。煎湯代水。)數服腫退瀉止。去姜、蔻、神曲,加沙苑子、半夏曲、粳米(炒)。數十服脹全消。匝月后不節(jié)葷茹濕面,復脹,溺少,仍用牛膝、車前、茯苓、益智仁、炮姜、萊菔子、砂仁、麥芽、雞內金(俱炒)。脹消而健。

韋 胸高突,腹腫硬,面黃鼻衄,足腫溺澀,夜分不寐。想成童后恣啖生冷,秋冬以來,邪痼氣窒,延春身熱膝冷,食入脹加,臟腑經脈窒痹。治先分理濕熱,佐以軟堅。栝蔞仁、山梔、茯苓、砂仁殼、大腹皮、車前子、牛膝、炒神曲、杏仁、生牡蠣、椒目。六七劑脹寬腫軟者十四五。知肝失疏泄,脾失運輸,分消中宜佐暢肝運脾。用陳皮、郁金、蘇梗、當歸、石斛、山梔、茯苓、薏苡、雞內金(炙黃)、牡蠣,表里分消,而溺利汗出矣。惟晡后陽升,頰熱頭眩,溺色渾,行則氣急,懼當春鼻仍易衄。治在降陽和陰。熟地、牛膝(俱炒炭)、丹皮、山梔、石斛、薏仁、赤苓、大腹皮、冬桑葉、燈心、小麥。溺清眩熱已,惟宵則氣急,寐不甚穩(wěn)。去赤苓,加茯神、蔞霜、桑皮(蜜炙)、防己、炙草。數服氣舒而胸突漸平,腹寬而膝冷漸和。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