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福建中醫(yī)藥2002,33(1):23-24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麻黃4g,杏仁6g,白前10g,前胡10g,紫菀10g,百部10g,桔梗6g,川貝母5g,荊芥4g,蟬蛻4g,甘草3g。 |
加減 | 輕度咳嗽,咽癢明顯者增加荊芥、蟬蛻用量;重度咳嗽,口干傷陰明顯者,去荊芥、蟬蛻,加百合、玄參、訶子。 |
功效 | 祛風宣肺降氣,養(yǎng)陰止咳。 |
主治 | 喉源性咳嗽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廈門市思明區(qū)人民醫(yī)院林錦才,觀察了寧咽止咳湯治療喉源性咳嗽的臨床療效。隨機分為兩組。本組用自擬寧咽止咳湯。對照組用青霉素V鉀片0.25g,咳必清25mg,棕色合劑10ml,均日3次;特非那丁60mg,日2次。兩組均1周為1療程,治療2個療程,禁食冷熱酸辣煎炸等食物。療效標準:治愈:服藥1周后,咳嗽消失,咽部粘膜充血消失。顯效:服藥1周后,咳嗽減輕,咽部粘膜充血消失。無效:服藥2周后,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結果:本組70例,治愈56例,顯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1%;對照組50例,治愈10例,顯效8例,無效22例,總有效率56.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