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細胞是一種粒細胞,如單核-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細胞一樣來自同一的造血祖細胞。外周血嗜酸性細胞計數(shù)正常值<350/μl,一天內其數(shù)量隨血漿皮質類固醇水平呈相反的變化,高峰發(fā)生于夜間,低谷在早晨。循環(huán)中嗜酸性細胞的半壽期為6~12小時,大部分嗜酸性細胞留駐于組織(如上呼吸道和胃腸道,皮膚,子宮)。
嗜酸性細胞生成,看來是受T細胞通過所分泌的GM-CSF,IL-3和IL-5造血生長因子來調節(jié)的。IL-5特異地增加嗜酸性細胞生成,而GM-CSF和IL-3還能增加其他髓系細胞的生成。
嗜酸性細胞顆粒的內容物 主要的基礎蛋白和嗜酸性陽離子蛋白對幾種寄生蟲和哺乳動物細胞有毒性作用,這些蛋白結合肝素并可中和肝素的抗凝活性。嗜酸性細胞衍生的神經(jīng)毒素可嚴重損傷有髓鞘的神經(jīng),嗜酸性細胞過氧化酶明顯不同于其他粒細胞的過氧化酶,在過氧化氫和一種鹵化物存在下,可產(chǎn)生氧化基團。艾科-萊登結晶主要成分是磷酸脂酶B,在與嗜酸性細胞增多有關的疾病(如哮喘和嗜酸性細胞肺炎)病程中,該結晶出現(xiàn)在痰,組織和糞便中。
嗜酸性細胞的功能 嗜酸性細胞普遍存在于人或動物體中。其確切的功能尚不明了。盡管具有吞噬性,然而嗜酸性細胞殺傷細胞內細菌的作用不如中性粒細胞,在體內未發(fā)現(xiàn)嗜酸性細胞殺傷寄生蟲的直接證據(jù),但在體外對腸蟲有毒性作用。并且嗜酸性細胞增多常伴隨腸蟲感染。嗜酸性細胞通過降解和滅活肥大細胞釋放的中介物(如組織胺,白細胞三烯,溶血磷脂質和肝素)來調節(jié)速發(fā)型超敏反應。白細胞三烯可引起血管收縮和支氣管收縮。嗜酸性細胞的基礎蛋白具有細胞毒作用,然而,長期嗜酸性細胞增多導致組織損害的機制尚不完全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