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全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蘇|安徽|山東|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廣東|河南|四川|重慶|遼寧
更多>>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衛(wèi)生資格 > 333中醫(yī)兒科主治醫(yī)師-中級師 > 正文:2019年中醫(yī)兒科中級衛(wèi)生考試大綱-基礎知識
    

2019年度中級衛(wèi)生資格考試中醫(yī)兒科大綱-基礎知識

2019年中醫(yī)兒科中級衛(wèi)生考試大綱-基礎知識

考試學科

單 元

細 目

要   點

考試科目

 

 

 

 

 

 

 

 

 

 

中醫(yī)基礎理論

 

 

 

一、陰陽五行學說

 

(一)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

1.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

2.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

3.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

4.用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二)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

1.說明五臟生理功能及相互關系

2.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

3.指導疾病的診斷

4.指導疾病的治療

 

 

 

 

 

 

 

二、藏象

(一)藏象學說的概念和特點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學說的特點

3.五臟、六腑、奇恒之腑的功能特點

 

(二)心

1.主要生理功能

2.生理特性

3.與形、竅、志、液、時的關系

 

(三)肺

1.主要生理功能

2.生理特性

3.與形、竅、志、液、時的關系

 

(四)脾

1.主要生理功能

2.生理特性

3.與形、竅、志、液、時的關系

 

(五)肝

1.主要生理功能

2.生理特性

3.與形、竅、志、液、時的關系

(六)腎

1.主要生理功能

2.生理特性

 

 

 

 

 

 

 

 

 

 

 

 

 

中醫(yī)基礎理論

 

 

 

 

 

二、藏象

(六)腎

3.與形、竅、志、液、時的關系

(七)膽

膽的生理功能

(八)胃

胃的生理功能

(九)小腸

小腸的生理功能

(十)大腸

大腸的生理功能

(十一)膀胱

膀胱的生理功能

(十二)三焦

三焦的生理功能

(十三)腦

腦的生理功能

(十四)女子胞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十五)臟腑之間的關系

1.臟與臟之間的關系

2.腑與腑之間的關系

3.臟與腑之間的關系

 

 

 

 

 

 

 

三、精氣血津液神

(一)精

1.人體之精的生成、貯藏與施泄

2.人體之精的分類與功能

 

(二)氣

1.氣的生成

2.氣的生理功能

3.氣的運動

4.氣的分類

 

(三)血

1.血的生成

2.血的運行

3.血的生理功能

(四)津液

1.津液的生成、輸布與排泄

2.津液的生理功能

(五)神

神的生成與功能

(六)氣與血的關系

1.氣為血帥

2.血為氣母

 

(七)氣與津液的關系

1.氣能生津

2.氣能行津

3.氣能攝津

4.津能生氣

5.津能載氣

 

 

 

 

 

 

 

 

 

 

 

 

 

中醫(yī)基礎理論

 

 

三、精氣血津液神

(八)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

1.精血同源

2.津血同源

 

(九)精氣神之間的關系

1.氣能生精、攝精

2.精能化氣

3.精氣化神

4.神馭精氣

 

 

 

 

 

 

 

 

四、經絡

(一)經絡學說

1.經脈與絡脈的區(qū)別

2.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

 

(二)十二經脈

1.十二經脈的走向交接規(guī)律

2.十二經脈的分布規(guī)律

3.十二經脈的表里關系

4.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

 

 

(三)奇經八脈

1.奇經八脈的主要特點

2.督脈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3.任脈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4.沖脈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5.帶脈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四)經絡的生理功能

1.溝通聯(lián)系作用

2.運輸滲灌作用

3.感應傳導作用

4.調節(jié)作用

 

(五)經絡學說的應用

1.闡釋病理變化及其傳變

2.指導疾病的診斷

3.指導疾病的治療

 

 

五、病因

(一)六yin

1.六yin共同的致病特點

2.六yin各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

(二)癘氣

1.癘氣的致病特點

2.疫癘發(fā)生與流行的因素

(三)七情內傷

七情內傷致病的特點

(四)飲食失宜

1.飲食不節(jié)

2.飲食不潔

 

 

 

 

 

 

 

 

 

 

 

 

 

中醫(yī)基礎理論

 

 

 

 

五、病因

(四)飲食失宜

3.飲食偏嗜

(五)勞逸失度

1.過度勞累

2.過度安逸

(六)痰飲

1.痰飲的形成

2.痰飲的致病特點

 

(七)瘀血

1.瘀血的形成

2.瘀血的致病特點

3.瘀血的病證特點

(八)先天因素

1.胎弱

2.胎毒

 

 

 

 

六、發(fā)病

(一)發(fā)病的基本原理

1.正氣不足是疾病發(fā)生的內在因素

2.邪氣是發(fā)病的重要條件

(二)影響發(fā)病的主要因素

1.環(huán)境與發(fā)病 

2.體質與發(fā)病

3.精神狀態(tài)與發(fā)病 

 

 

(三)發(fā)病類型

1.感邪即發(fā)

2.徐發(fā)

3.伏發(fā)

4.繼發(fā)

5.復發(fā)

6.合病與并病

 

 

 

 

七、病機

(一)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2.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

 

 

(二)陰陽失調

1.陰陽偏勝

2.陰陽偏衰

3.陰陽互損

4.陰陽格拒

5.陰陽亡失

 

(三)氣的失常

1.氣虛

2.氣滯

3.氣逆

 

 

 

 

 

 

 

 

 

 

 

 

 

中醫(yī)基礎理論

 

 

 

 

 

 

 

 

 

 

 

七、病機

(三)氣的失常

4.氣陷

5.氣閉氣脫

 

(四)血的失常

1.血虛

2.血行失常

3.血熱

 

 

(五)氣與血關系失調

1.氣滯血瘀

2.氣虛血瘀

3.氣不攝血

4.氣隨血脫

5.氣血兩虛

(六)津液代謝失常

1.津液不足

2.津液輸布、排泄障礙

 

(七)津液與氣血關系失調

1.水停氣阻

2.氣隨津脫

3.津枯血燥

4.津虧血瘀

 

 

(八)內生“五邪”

1.風氣內動

2.寒從中生

3.濕濁內生

4.津傷化燥

5.火熱內生

 

(九)疾病傳變

1.疾病傳變的概念

2.病位傳變

3.病性轉化

4.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

 

 

八、防治原則

(一)預防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變

 

(二)治則

1.正治與反治

2.治標與治本

3.扶正與祛邪

4.調整陰陽

 

八、防治原則

(二)治則

5.調理精氣血津液

6.三因制宜


[1] [2] [3] [4] [5] 下一頁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