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錢十個(gè),白梅肉十個(gè),淹過即搗爛,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流水吞下即吐出。
又誤吞銅錢及金銀,甩羊脛骨灰三錢,米湯調(diào)下。次早由大便解出。
庚按:誤吞銅鐵,不若用松木炭研末,飴糖調(diào)服,雖金銀亦能出,惟宜多服。
老姜刮取皮一大升,于久用油膩鍋內(nèi)不須洗刷,固濟(jì)勿令通氣。令精細(xì)人守之,文武火煎之,不得急火。自旦至夕即成矣。研末。拔白后,先以小簪點(diǎn)麻子大入孔中,或先點(diǎn)須下,然后拔之,以指捻入。三日后當(dāng)生黑者。
白頭頸蚯蚓掐斷,滴血入眼,刺即出。
無名異末,臨時(shí)溫服三五錢,受杖不甚痛,亦不甚傷。
男子?jì)D人,因食生熟物,留滯腸胃,遂生蟲。久則好食生米,否則終日不樂,憔悴萎黃,不思飲食。
蒼術(shù)用米泔水浸一宿,銼焙為末,蒸餅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日三服,即愈。
糯米糠燒取白灰,旦旦擦之,黃色自退。
京墨點(diǎn)眼,以燈草撥去。若入口,以紫蘇葉細(xì)嚼,白滾湯送下。又荷花缸內(nèi)細(xì)泥汁點(diǎn)之,即刻消愈。
因受胎未得土氣也。
車葷土研敷之,三日后生膚。又方:米粉用絹袋包好,撲小兒周身,亦甚驗(yàn),以其得谷氣也。
臘月腌豬羊骨,煅灰研細(xì)末,每晨擦牙,不可間斷。至老其效益彰,頭上齒骨尤佳。
川椒四兩酒浸。日日搽之,自然長出。
皮膚如蛇皮鱗甲之狀。由氣血痞澀,亦曰胎垢。
雄鴨涎抹之即消。
猘犬咬傷,若不醫(yī)治,每致害命。急于無風(fēng)處,以冷水洗凈。即服韭汁一碗,隔七日又一碗,四十九日共服七碗。百日內(nèi)忌食酸咸,一年內(nèi)忌食魚腥,終身忌食狗肉,方得保全,否則十有九死。
庚生按∶ 犬咬傷極危險(xiǎn),此方頗平妥,可用。又孟河馬氏一方,用萬年青根一、二斤,打汁溫服(勿燉熱,以微溫為妙)一、二碗,將渣敷于咬處,扎好勿令脫落。次日再照式敷服一次。雖癲狗咬后,日久目紅音嘶,不知人事者,三五服自愈。若平常狗咬,只須二、三兩取汁溫服一、二次即愈。予嘗試驗(yàn)極效,此方并治蛇咬。
蛇咬犬咬均有牙垢毒瓦斯留于肉中。最好咬傷后,即刻用熱小便洗之,萬不可畏痛勿洗。且蛇咬更須細(xì)洗,防其斷牙在內(nèi),如有斷牙,須用物取出,更擠去惡血,用小便洗凈,再用敷藥。再古方書 犬咬傷,每用斑蝥入藥為丸為散,服后無益有損,萬不可用。切記,切記。
看傷處有竅是雄蛇,無竅是雌蛇,以針挑破傷處成竅。然后取野苧麻嫩頭搗汁,和酒服二、三盞,以藥渣敷傷處,能令毒從竅中出。傷愈將渣棄水中,永不復(fù)發(fā)。
燈草燒灰,敷傷處即止痛。
嚼香附涂之,立效。
庚生按∶西人治蜈蚣咬,以白胡椒口嚼涂之,良已。
貓溺m.gydjdsj.org.cn/shouyi/涂,甚妙。
(用蒜片擦貓牙,溺即下。)
急飲好醋一、二碗,令毒瓦斯不隨走。或飲香油一、二盞,然后用藥。需要將繩扎定傷處兩頭。次用白芷為末,白水調(diào)下半兩許服之,頃刻咬處黃水出盡,腫消,皮合而愈。
凡煮粥滾鍋中,面上米沫浮面取起,加煉過鹽少許,空心服下,其精自濃,即孕矣。
庚生m.gydjdsj.org.cn/pharm/按∶此紫竹林秘傳單方也。但須用粥油,并非初滾結(jié)聚之沫,乃粥將成時(shí)濃汁滾作一團(tuán)者。袁了凡先生謂為米液,專能補(bǔ)精;《綱目拾遺》言其能實(shí)毛竅,滋陰之力勝于熟地。誠然,誠然。
用本婦梳上垢刮下為丸,滾水送下。
舉子廷試用之。
臨期用銀杏五十枚,清晨煎湯飲之,便可終日不溺。
半夏焙研末,米醋調(diào)敷,不可見風(fēng)。不計(jì)遍數(shù),從早至晚如此三日。皂角湯洗之,面瑩如玉也。
舌忽腫出口外,是受蜈蚣毒。
雄雞血一小杯,浸之即縮。
田雞睛一對,冷水囫圇吞之,其針兩頭穿珠,立刻吐出。如冬天無尋處,在桑樹下,掘探三尺必有。
五日午時(shí)韭地上,面東不語,取蚯蚓糞泥藏之,圓如碎珠,粒粒成塊為妙。遇魚骨哽喉用此,少許擦咽喉外皮,即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