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mucinous tumor of ovary
|
拚音 |
LUANCHAONIANYEXINGZHONGLIU
|
別名 |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女性生殖器官腫瘤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卵巢粘液性腫瘤是卵巢生發(fā)上皮來源腫瘤中常見的一種,發(fā)生率僅次于漿液性腫瘤。 占全卵巢腫瘤的23.5%,分為良性、交界性和惡性三類。
|
中醫(yī)釋名 |
|
西醫(yī)病因 |
|
中醫(yī)病因 |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1、粘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腫瘤的20%,多發(fā)生于30—50歲。
2、粘液性囊腺癌:發(fā)生率較低于漿液性囊腺癌,占卵巢惡性腫瘤的24.3%。多發(fā)生于40—50歲婦女。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
病理 |
1、粘液性囊腺瘤;雙側性者約占10%—15%。一般為多房,體積多較漿液性囊腺瘤大,可形成重達數十公斤的巨大腫瘤。其表面光滑,灰白色,囊壁較厚,切面呈單房、多房或蜂窩狀,囊腔內常含粘稠性膠凍樣物質,呈乳白色、黃色或棕色,偶見清亮粘液。約10%—25%可見囊腔內壁或囊壁表面有乳頭狀增生,稱粘液性乳頭狀囊腺瘤。鏡下可見囊壁由纖維結締組織構成,內襯單層高柱狀粘液上皮細胞,排列整齊,或呈乳頭狀突起。上皮有兩種不同形態(tài)的細胞核,一種呈圓形或橢圓形,位于細胞底部,與宮頸管柱狀上皮相似;另一種為腸型上皮,在粘液上皮之間插有杯狀細胞、潘氏細胞和嗜銀細胞。巨大腫瘤的上皮細胞可因囊內壓力而成扁平狀。粘液性囊腺瘤的預后良好,但可發(fā)生惡變。粘液性囊腺瘤破裂或經穿刺內容物流山后,瘤細胞可種植在腹膜上產生大量粘液,形成腹膜假粘液瘤。
2、交界型粘液性囊腺瘤:這種腫瘤在組織學及生物學特性上介于良性及惡性之間,約15%囊內有乳頭狀增生,其數目良性者較多,可復發(fā)或有大網膜、腹膜種植。鏡下診斷標準同交界型漿液性囊腺瘤。3、粘液性囊腺癌:腫瘤為囊性,但有明顯實質區(qū),表面光滑,很少有外生乳頭,有時包膜浸潤,與大網膜、周圍組織或器官發(fā)生粘連。切面呈多房性,中間夾有實質區(qū),有時大部分為實質區(qū),呈灰白色,腦組織樣,組織極脆,囊腔內液可以稀薄,粘稠,或如膠凍狀,但常為血性。鏡下可見上皮細胞增生明顯,多在四層以上,層次紊亂,極性喪失,細胞大小不一,有明顯異形性,細胞分泌消失或亢進,形成粘液糊,細胞核大小規(guī)則,深染,核仁明顯,分裂相多見。上皮可增生成乳頭狀,乳頭內間質極少或無。上皮亦可向下凹陷形成許多小腺體,腺體上皮增生向腔內突出形成篩狀結構,腫瘤細胞呈條索狀或小巢狀浸潤間質。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 |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
預后 |
粘液性囊腺癌不同于漿液性愛腺癌,一般只限于一側卵巢,預后較漿液性好,五年生存率約70%。本腫瘤有趨向直接播散或轉移至子宮及盆腔,或通過淋巴道向遠處轉移。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
中醫(yī)治療 |
|
中藥 |
|
針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