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毛千金藤。
|
漢語拼音 |
tong ye qian jin teng
|
英文名 |
Root of Hernandialeaf Stephania
|
藥材基原 |
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桐葉千金藤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硐葉千金藤 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老莖稍木質(zhì)。主根不為塊狀,非肉質(zhì)。莖枝臥地時在節(jié)上生不定根,有毛。葉互生;葉柄長3-7cm,盾狀著生;葉片三角狀近圓形或近三角形,長4-15cm,寬4-14cm,先端鈍,具小突尖或有時短尖,基部圓或近平截,上面無毛或近無毛,下面被叢卷毛,粉白色;掌狀脈9-12條,上面主脈和網(wǎng)脈均突起,下面更明顯,紙質(zhì)。花小,單性,雌雄異株;復(fù)傘形聚傘花序,單生葉腋短枝上;總花梗長1.5-5.45cm,有2或3回傘形分枝,多個聚傘花序在末回分枝頂端密集呈頭狀,小聚傘花序梗和花梗均極短;雄花:萼片6或8,排成2輪,倒坡針形或狹橢圓形,長1.1-1.5mm,黃綠色,被短毛;花瓣3或4,闊倒卵形或近圓形,長0.5-0.7mm,稍肉質(zhì),無毛,聚藥雄蕊長約1mm;雌花:萼片3或4,狹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1.1-1.5mm,花瓣3或4,闊倒卵形或近圓形,長0.5-0.7mm;心皮1,近卵形。核果倒卵形近球形,內(nèi)果皮長5-6mm,背部有4行柱狀雕紋,先端呈頭狀,每行約10顆,胎座跡穿孔;ㄆ4-6月,果期8-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廣西西部、貴州南部、四川峨眉山、云南西部至東南部。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疏林、灌叢中或石山。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冬季采挖,洗凈,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桐葉千金藤根含汝蘭醇堿(hernandolino),地不容堿(delavaine),汝蘭酮堿(hernandoline),汝蘭葉堿(hernandifoline),表千金藤堿(epistephanine)。地上部分含汝蘭堿(hernandine)。此外尚含木蘭堿(magnoflorine),異木防已堿(isotrilobine),馬兜鈴內(nèi)酰胺(aristololactam),尿囊素(allanto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千金藤松賓堿(stephasubine),右旋-3’,4’-二氫千金藤松賓堿[3’,4’-dihydrostephasubin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苦;性寒
|
歸經(jīng) |
肺;胃;大腸;膀胱經(jīng)
|
功效 |
清熱解毒;祛風(fēng)濕;止痛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癰癤瘡毒;咽喉腫痛;痄腮;風(fēng)濕痹痛;痢疾;頭痛;胃痛;勞傷疼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煎水外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解毒、祛風(fēng)除濕、通經(jīng)活絡(luò)的功能,用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癰癤瘡毒,中暑痢疾、腮腺炎、咽喉炎和口腔炎等。根及葉還可殺蟲。外用止痛及治風(fēng)濕麻痹等。
|
考證 |
始載于《植物分類學(xué)報》。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tephania hernandifolia (Willd.) Walp.[Cissampelos hernandifolia Willd.]
|
科屬分類 |
防己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