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歸芍地黃丸 |
處方來源 | 《中國藥典》(2000年版)。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當歸40g,白芍(酒炒)40g,熟地黃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藥80g,茯苓60g,澤瀉60g。 |
加減 | |
功效 | 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 |
主治 | 用于肝腎兩虧,陰虛血少,頭暈目眩,耳嗚咽干,午后潮熱,腰腿酸痛,腳跟疼痛。 |
制備方法 | 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35-50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80-11g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
用法用量 | 蜜丸:每丸重9g,成人每次1丸,日2-3次口服。水丸:每次6g。 |
用藥禁忌 | 忌食辛辣,感冒忌用,腎陽虛、脾虛濕困者禁用。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
藥理作用 | 有抑制平滑肌,保肝降酶,免疫調(diào)節(jié)等作用。 1.對平滑肌影響:白芍抑制動物離體腸管和在體胃、子宮平滑肌。當歸的水溶性、結(jié)晶性等成分有收縮平滑肌,其揮發(fā)性組分對子宮有弛緩作用。 2.保肝:白芍醇提取物對黃曲霉素B2所致的肝損傷有預防或逆轉(zhuǎn)作用;當歸則能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3.增強免疫功能:當歸、白芍、茯苓、熟地黃、牡丹皮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4.降壓:牡丹皮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 (l)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糊化淀粉團塊類白色。不規(guī)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nèi)含棕色核狀物。果皮表皮細胞橙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略連珠狀增厚。草酸鈣針晶束存在于黏液細胞中,長80-240μm,針晶直徑2-8μm。木栓細胞淡紅色至微紫色,壁稍厚。薄壁細胞類圓形,有橢圓形紋孔,集成紋孔群。 (2)取本品水蜜丸6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9g,切碎,加硅藻土3g,研勻。加乙醚40ml,低溫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乙醚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當歸對照藥材1g,加乙醚15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