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厥陰病 霍亂問曰。病有霍亂何。答曰。
嘔吐而利。此名霍亂。
問曰。病
發(fā)熱。
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fù)發(fā)熱也。
傷寒。其脈微濇。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jīng)。上轉(zhuǎn)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以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此屬陽明也。便必鞕。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jīng)盡故也。下利后當(dāng)便鞕。鞕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經(jīng)中。頗能食。后過一經(jīng)能食。過之一日當(dāng)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吐利惡寒。脈微而復(fù)利。回逆加
人參湯主之。
甘草(炙)三兩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干
姜一兩半 人參一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吐利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
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
理中丸主之。
人參
干姜 甘草(炙)三兩 白朮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
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shù)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注日三四。夜一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shù)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筑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
生姜三兩。下多者。還用朮。悸者。加
茯苓二兩?视盟摺<?xùn)X。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兩半。腹?jié)M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dāng)消息和解其外。宜
桂枝湯。
吐利汗出。發(fā)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回逆湯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復(fù)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內(nèi)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啬鏈髦。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回逆加
豬膽汁湯主之。
甘草(炙)二兩 干姜(強人可四兩)三兩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豬膽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內(nèi)豬膽汁。分溫再服。
吐利發(fā)汗。脈平。小煩者。新虛不勝谷氣故也。
辨陰陽易差后勞復(fù)病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小氣。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裈散主之。
婦人中裈近隱處。取燒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注此為愈矣。婦人病。取男子裈燒服。)
大病差后。勞煩者。
枳實梔子湯主之。
枳實(炙)三枚 梔子(擘)十四個 豉(包綿)一升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罩笕∷纳(nèi)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注若有宿食者。內(nèi)
大黃如博碁子五六枚。服之愈。)
傷寒差以后。更發(fā)熱。小
柴胡湯主之。
脈浮者。少以汗解之。脈沉實者。少以下解之。
大病差后。從腰以下。有水氣者。
牡蠣澤瀉散主之。
牡蠣(熬) 澤瀉
蜀漆(暖水洗去醒)
葶藶子(熬)
商陸根(熬)
海藻 括蔞根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宜理中丸。
傷寒解后。虛羸少氣。逆欲吐。
竹葉石膏湯主之。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洗)半升
麥門冬(去心)一升 人參二兩 甘草(炙)二兩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nèi)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則愈。
凡療治之方有奇恒之理奧毒藥之化機又經(jīng)旨之所秘多傳方文字傳法□□□□□□□□□□□□□□□□□□□□□□□□□□□□□□□□□□□□中之學(xué)先講家傳之論說而后可令逅四部之教習(xí)□也
康平三年二月十七日 侍醫(yī)丹波雅忠
貞和二年十二月十五日以家秘說授典藥權(quán)助畢 和氣朝臣嗣成 南山隱士山秋五徂謹(jǐn)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