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頭頂也,巔骨俗名天靈蓋。)足厥陰肝脈與督脈會于巔,足太陽膀胱脈交巔,足少陽膽脈交巔。
腦,(頭骨之髓也。)足少陰腎筋屬海髓,足太陽膀胱脈絡腦角,(額兩旁棱處,)足少陽筋皆直上頭角。
額顱,(發(fā)際之下,兩眉之上是也,亦名顙。)足陽明胃至額顱,手陽明大腸筋上額左角,手少陽三焦筋結額上角,足太陽膀胱筋下額。
發(fā),足少陰腎主之。
百會疽,亦名玉頂發(fā),生巔頂正中百會穴。fo頂疽,生囟門之前。勇疽,亦名腦發(fā)疽,生目上。玉枕疽,生腦后玉枕骨上四寸半,近腦戶。腦后發(fā),生玉枕之下風府穴。透腦疽,生百會穴之前,囟門之際。侵腦疽,生透腦疽前側下五處穴。腦鑠,生腦后風府穴,二大筋之中,穴中央。發(fā)疽,生發(fā)內囟門上,小兒患名鱔拱頭。俱按癰疽則例治之。
(俗名大頭傷寒。)
頭目赤腫,耳前后尤甚,疼痛不可忍,發(fā)熱惡寒,咽嗌填塞,牙關緊急,涕唾稠粘,飲食難,用托里溫經(jīng)湯,依方服之,以薄衣復其首,以濃被復其身,臥于暖處,使經(jīng)血溫,腠理開,寒氣散,陽氣升,大汗出后,腫減八、九,再去麻黃、防風,加連翹、牛蒡子全愈。
托里溫經(jīng)湯
麻黃(五分或八分) 升麻(五分) 防風 干葛 人參 白芷 當歸 白芍 甘草 蒼術(各一錢)
上水二鐘煎一鐘服,臥暖處,得汗乃散,或加柴胡。
(潰久名螻蛄串。)
患生嬰孩頭發(fā)內,腫塊不紅,初起往往錯認跌腫,至高碩作疼方知覺。醫(yī)者每以為頭屬間_也,宜用小金丹療之。初起三服乃消,潰后七丸而愈,外貼陽和解凝膏。如能服煎劑者,則以加味保元湯加當歸、熟地服之尤善。
小金丹(通用五十二。)
陽和解凝膏(通用七十七。)
加味保元湯(通用二十九。)
(又名發(fā)際瘡。)
生頭上及頂后發(fā)際,藥品數(shù)據(jù)頂白肉赤,狀似葡萄,痛如錐刺,癢如火燎,破流膿水,亦有浸yin發(fā)內者,惟胖人多生之,乃內郁濕也。宜貼以黃香餅。
黃香餅
生頭皮上,初起小者如豆,大者如錢,其癢難堪,撓破出水,結白膿痂,日久延漫成片,發(fā)其壯弱用之,食后白滾湯調下,服至頭上多汗為驗。外于剃頭后,煎滾水沖灰湯溫洗,敷掃蟲散,敷后不可再洗,日日敷藥,至愈乃止。
防風通圣散(通用七。以八劑作一料生甘草倍用。)
掃蟲散
獨核肥皂(一個,分開去核,以洋糖填實,內入巴豆仁,每片兩粒半,仍將肥皂合好,外用線扎,合泥包固,火 ,取出冷定,去泥,研為極細末。)輕粉末,檳榔(各八分。)
上藥共研細末,香油調膩敷之。
附方(存驗。)
大風子仁 木鱉子仁 蛇床子(各五錢) 輕粉(三錢)
上藥共研細末,麻油入小鍋內熬至滴水成珠調之。以刀刮去瘡痂,花椒湯洗凈,將藥敷上,日敷一次,八日愈。
又附方(存驗。)
藜蘆(一兩)
上研極細末,豬脂調涂之。
頭上漸生禿斑,久則運開,干枯作癢,由陰虛熱盛,剃發(fā)時風邪襲入孔腠,摶聚不散,血氣不潮而成。用生木鱉切片浸數(shù)日,入鍋煮透煎湯,剃發(fā)后洗之,搽蜈蚣油,至愈乃止。
又法∶用草烏連皮切片,炙脆研粉,醋調,日涂三次,數(shù)日愈m.gydjdsj.org.cn/kuaiji/。
蜈蚣油
大活蜈蚣(三條,用菜油三兩,浸四、五日后,以油聽用。)
(俗名黃水瘡。)
隨處可生,而生于頭面者居多。初如粟米,癢而兼痛,破流黃水,浸yin成片,干則結成堆痂,用火燒結,結內油滴下,以碗盛之,燒至枯,將諸結研粉秤之,加制松香末等分,共調油內,熱以拂瘡,早晚兩度,五、六日愈;蛞曰ń窚磧,擦繡球丸亦效;蛞六一散加枯礬、麻油調搽。每六一散一兩,入枯礬二錢立效。忌食肉、蝦、蟹一切動風助熱之物,食則延開難愈。
繡球丸(見發(fā)無定處瘡疥。)
(又名白駁。)
生發(fā)內,初起微癢,久則漸生白屑,迭迭飛起,脫之又生,此風熱所化也。用零陵香、官白有延生面、目、耳、項燥癢者,當于后、面部油風參治。
(又名鬼剃刺,俗稱落發(fā)。)
頭發(fā)干枯,成片脫落,皮紅光亮,癢甚。由血燥有風所致。夫發(fā)為血余,腎主發(fā),脾主血,黃耆建中湯主之。發(fā)脫落及臍下痛者,四君子東加熟地黃、鹿角膠,每日清晨用醇酒化服三錢。至于外治方法雖多,而錯節(jié)盤根,還當內治。
黃耆建中湯
桂枝木(一錢) 炙甘草(一錢) 芍藥(三錢) 黃耆(五錢) 膠飴(一兩) 大棗(六枚)生姜(一錢)
上水煎去滓,入膠飴,微火上 和,溫服。(嘔家不可用此方,以甜故也。)
四君子湯(通用二十。)
腦中痛,若有蟲蝕食髓者,用桃葉作枕枕之,其蟲自鼻出。
頭響,乃氣挾肝火,加味逍遙散主之。(通用十六。)
亦有頭內如蟲蛀響,名天白蟻,用茶子研細末吹鼻中即效。
點擊查看:<<外科證治全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