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華醫(yī)生臨證40余年,學驗俱豐,擅長內(nèi)、婦科常見病及疑難雜證診治。對病理機制有獨到見解,處方用藥別具匠心。如其擅用
半夏治療不眠癥。他認為,引起不眠癥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陰陽失衡,臟腑失和,氣血失調,營衛(wèi)不和,陽不歸陰,陰陽氣血功能紊亂所致。導致陰陽氣血及臟腑功能紊亂或為本虛,或為邪實,法當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陰陽平衡,臟腑協(xié)調,氣血通和,其臥立至。半夏氣味俱薄,能升能降。沉而降,陰中之陽也。辛厚苦輕,陽中之陰也。升則通陽,降則歸陰,故半夏有化陰散結、交通陰陽、協(xié)調臟腑、通和氣血之功效。無論病在臟在腑,在氣在血,屬虛屬實,均可收到定神安眠之效。茲錄驗案四則說明之。
案一:王某某,女,54歲,2004年4月26日診;颊咚貋硭咔芳,
失眠多夢,近日徹夜難眠。見精神萎疲,頭昏如蒙,脘腹飽滿,納差,舌質淡,苔白微膩,脈虛滑。證屬脾虛濕盛,陰邪內(nèi)盛,陰盛陽虛。治法:抑陰通陽,升清降濁,調和營衛(wèi),定神安眠。處方:法半夏15g,炙
遠志10g,石
菖蒲10g,炒
白術15g,
茯神15g,炙
黃芪10g,
黨參10g,
當歸10g,炒
酸棗仁10g,
陳皮10g,炙
甘草6g,生
姜3片,
紅棗6枚。水煎早晚服。服藥2劑后,每晚可睡3~4小時,精神好轉,脘腹稍舒,食納增加,10劑后諸癥除。后以服
歸脾丸劑健脾養(yǎng)心,以善其后。隨訪數(shù)年睡眠好,精神佳。
按 思慮勞倦太過,或久病體虛難復,傷及心脾。脾傷則運化失職,津液無能交通上下,壅遏中州,陰邪內(nèi)生,則陰盛陽虛,陽為陰抑,拒虛陽于衛(wèi)外,不得入于陰。脾虛則氣血生化無源,無可上奉心神,心虛則神不守舍,寤寐不寧,并可見精神萎疲,
心悸氣短,頭昏如蒙,脘腹飽滿,乏味納差,舌質淡白,脈虛而滑,呈本虛標實證候,故《景岳全書·卷十八·不寐》指出:“不寐證雖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不盡之也。蓋眠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不足耳。”半夏燥濕健脾,化痰散結,升清降濁,抑陰通陽,和
石菖蒲,遠志更增強化濕和中,祛邪安中功效。配白術、茯神補氣健脾,使之氣血生化有源,奉養(yǎng)心神;
炙甘草、
生姜、紅棗調和營衛(wèi),有利于陰陽交合。藥僅數(shù)味,配伍精當,升中有降,虛實相兼,可達抑陰通陽,健脾養(yǎng)心,定神安眠功效,
脾氣虛加黃芪、黨參;營血不足合當歸、酸棗仁;
心陽虛合
桂枝;腎虛加yin羊藿、
肉蓯蓉;痰濕加膽
南星、陳皮。
案二:陳某某,男,48歲,2003年5月8日初診;颊呤叨嗄辏弥螣o效,見心煩不安,徹夜難眠,頭暈
耳鳴,腰膝酸軟,夜有
盜汗,舌紅口干,脈象細數(shù)。證屬肝腎真陰不足,陰虛在內(nèi),陽不歸陰,陰陽失調而致不眠。治當滋養(yǎng)肝腎真陰,養(yǎng)陰潛陽,引陽歸陰,定神安眠。處方:法半夏10g,生
地黃15g,
熟地黃15g,
山茱萸12g,
澤瀉10g,生
白芍12g,
牡丹皮10g,
知母10g,
麥門冬10g,淮
山藥18g,
阿膠10g(烊化),
枸杞子10g,酸棗仁10g,生
牡蠣20g(先煎),生甘草6g。
服藥十劑后,睡眠明顯改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以及盜汗、口干癥狀亦有所減輕,脈象也較前緩和,但時感
頭痛。原方減知母,加
夏枯草10g,草
決明10g,
旱蓮草10g。前后服藥近一個月,睡眠佳,諸癥除。
按 此型不眠癥均為稟賦不足,過勞久病或五志過極,肝腎真陰虧損,陰虛在內(nèi),陽亢于外,水火不濟,陰陽失調而致不眠。《靈樞·大惑論》指出:“衛(wèi)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泄,陽氣泄則蹺陽盛,不得入于陰,故目不瞑。”方中地黃、山茱萸、麥門冬、阿膠、酸棗仁、牡蠣滋養(yǎng)肝腎真陰,養(yǎng)陰潛陽,加用一味法半夏反佐其間,交通陰陽,陰陽交合,是寤寐如常。臨床據(jù)證可加枸杞子、
何首烏、懷山藥、
丹皮等滋養(yǎng)肝腎;也可以用小劑量甘溫補氣之
人參、黃芪,酸甘化陰,亦可收理想療效。頭暈頭痛加夏枯草、草決明、旱蓮草、杭
菊花;心陰不足加生
百合、
夜交藤;內(nèi)熱甚加
青蒿、知母;血壓偏高加
龜板、
車前子、懷
牛膝。
案三:王素蘭,女,38歲,2006年10月14日診。主訴:四年前因病毒性
心肌炎住院,經(jīng)西藥治療月余,心電圖檢查無異常出院。出院后常感心虛膽怯,心慌氣短,遇事易驚,神魂不安,夜夢紛紜,夢多不詳,驚悸難眠,歷更數(shù)醫(yī),療效不顯。證見口苦,心悸,氣短,
自汗,舌苔黃膩,脈玄滑。據(jù)脈證分析,乃余邪未清,宿痰未消,痰熱內(nèi)盛,傷及少陽溫和之氣,膽氣橫逆,上擾心神,故遇事易驚,虛煩而不得眠。法當清化痰熱,清膽除煩,和中降逆,補氣健脾,
養(yǎng)心安神。方用
溫膽湯加味。處方:法半夏12g,
枳實10g,
竹茹10g,炒白術12g,茯神15g,黨參15g,廣陳皮10g,炙遠志10g,酸棗仁10g,石菖蒲10g,炒
柏子仁10g,
浮小麥10g,炙甘草6g,生姜3片、紅棗6枚,服藥24劑,可入睡,夜夢也少,心慌氣短,遇事緊張等癥狀亦隨之消失。
按 久病余邪未清,宿痰未消,痰熱內(nèi)盛,必傷及少陽溫和之氣,膽氣橫逆,上擾心神,故遇事易驚,驚悸難眠。以溫膽湯加遠志、酸棗仁、石菖蒲清化痰熱,和中降逆,健脾養(yǎng)心,清膽安神。本方為二陳湯加枳實、竹茹、生姜、紅棗而成。半夏合遠志、酸棗仁、石菖蒲祛痰降逆,定神安眠;合枳實、竹茹清化痰熱,清膽除煩;合黨參、黃芪、白術、甘草、紅棗補氣健中,養(yǎng)心安神。標本兼治,故收捷效。
案四:謝某某,男,52歲,2003年4月21日初診。自訴失眠3月余。見脘腹?jié)M脹,時痛,噯氣,食納不化,口干不欲飲,大便溏薄有不爽感,舌質黯淡,苔膩微黃,脈滑微數(shù)。據(jù)脈證分析,痰熱、濕濁、宿食壅遏胃腑,為胃不和則臥不安之屬。法當清熱化痰,破滯散結,升清降濁,和胃安神。處方:法半夏20g,枳實10g,石菖蒲10g,遠志10g,
蘇梗10g,炒
萊菔子10g,焦
山楂10g,
麥芽10g,
六曲10g,蔻仁8g(后下),甘草3g,7劑。半年后隨訪,脘腹舒,食納佳,睡眠復常。
按 飲食不節(jié),饑飽無常,冷熱不適,均使運化功能受損,食滯胃腑,胃失和降。脾胃相表里,以膜相連,脾胃不和,升降失常,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郁久化熱生痰,以致痰熱,濕濁,宿食壅遏胃腑,夜臥不寧。《張氏醫(yī)通·不寐》明確提出:“脈數(shù)有力者,中有食滯痰火,此為胃不和則臥不安!狈接冒胂臑橹魉,祛痰散結,和胃降逆。用量常在15~20g之間,和枳實降氣破滯,化痰消積,瀉熱于下焦。二藥相伍,相濟相須,相得益彰,配石菖蒲、遠志、茯神、蔻仁、蘇梗健脾和胃,升清降濁,安神安眠,更有麥芽、焦山楂、
萊菔子之類消食導滯之品,有助于胃腑運化功能恢復。
-----------梁先生,請問張學華醫(yī)生在哪執(zhí)醫(yī),我母親六十,一直是
失眠癥狀無法治愈,痛苦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