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內(nèi)經(jīng)》脈義
    

景岳全書:《內(nèi)經(jīng)》脈義

部位(一) 部位解見后章脈要精微論曰∶尺內(nèi)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nèi)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nèi)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nèi)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nèi)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

部位(一) 部位解見后章

脈要精微論曰∶尺內(nèi)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nèi)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nèi)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nèi)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nèi)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中事也。

脈度(二)

五十營篇曰∶天周二十八宿,人經(jīng)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故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氣行六尺;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于身,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于身;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周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終矣。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壽,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三部九候(三)

三部九候論帝曰∶愿聞天地之至數(shù),合于人形血氣,通決死生,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數(shù),始于一,終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為九,以應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diào)虛實,而除邪疾。帝曰∶何謂二部?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故下部之候,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之候,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上部之候,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diào)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

按∶寸口脈亦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三部中各有浮中沉也。察三部可知病之高下,如寸為陽,為上部,主頭項以至心胸之分也;關為陰陽之中,為中部,主臍腹 脅之分也;尺為陰,為下部,主腰足脛股之分也。三部中各有三候,三而三之,是為九候。如浮主皮膚,候表及府;中主肌肉,以候胃氣;沉主筋骨,候里及臟。此皆診家之樞要,當與本篇互相求察也。

七診(四)

三部九候論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

詳此獨字,即醫(yī)中精一之義,診家綱領,莫切于此。今見諸家言脈,悉以六部浮沉,鑿分虛實,顧不知病本何在,既無獨見,焉得確真?故寶命全角論曰∶眾脈不見,眾兇弗聞,外內(nèi)相得,無以形先。是誠察病之秘旨,必知此義,方可言診。外有獨論在后中卷,當參閱之。

六經(jīng)脈體(五)

平人氣象論曰∶太陽脈至,洪大以長。少陽脈至,乍疏乍數(shù)、乍短乍長。陽明脈至,浮大而短。

至真要大論曰∶厥陰之至,其脈鉤。少陰之至,其脈鈞。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

按此二篇之論,蓋前言陰陽之盛衰,后分六氣之專主,辭若稍異,義實相符。詳具《類經(jīng)·脈色類第十四》篇,所當兼閱。

四時脈體(六)

玉機真藏論岐伯曰∶春脈如弦。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夏脈如鉤。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何如而反?曰∶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秋脈如浮。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何如而反?曰∶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傍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冬脈如營。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反此者病。何如而反?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shù)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帝曰∶四時之序,脾脈獨何主?岐伯曰∶脾脈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帝曰∶脾之善惡可得見乎?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按∶本篇中外二字,乃指邪正為言也。蓋邪氣來于外,元氣見于中,邪氣之來皆有余,故太過,則病在外;元氣之傷惟不足,故不及,則病在中也。又凡脾家有病,必有形見,故惡者可見,若其無病,則陰行灌濡,五臟攸賴,而莫知其然,故善者不可得見,是即所謂胃氣也。

玉機真臟論曰∶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甚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未有藏形,于春夏而脈沉澀,秋冬而脈浮大,名曰逆四時也。

宣明五氣篇曰∶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胃氣(七)

又胃氣解見后章

玉機真藏論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終始篇曰∶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

平人氣象論曰∶平人之常氣稟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毛甚曰今病,臟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氣也。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石甚曰今病,臟真通于心,心臟血脈之氣也。長夏胃微軟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軟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臟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氣也。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臟真高于肺,以行營衛(wèi)陰陽也。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臟真下于腎,腎藏骨髓之氣也。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于左乳下,其動應長,脈宗氣也。盛喘數(shù)絕者,則病在中;結(jié)而橫,有積矣;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詳代脈之義,本以更代為言,如宣明五氣篇曰∶脾脈代者,謂胃氣隨時而更,此四時之代也。根結(jié)篇曰∶五十動而不一代者,謂五臟受氣之盛衰,此至數(shù)之代也。本篇曰∶但代無胃曰死者,謂代無真臟不死也。由此觀之,則凡見忽大忽小、乍遲乍數(shù)、倏而更變不常者,均謂之代。自王叔和云∶代脈來數(shù)中止,不能自還,脈代者死。自后以此相傳,遂失代之真義。

平人氣象論曰∶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凡肝脈但弦,腎脈但石,名為真臟者,以其無胃氣也。若肝當弦而不弦,腎當石而不石,總由谷氣不至,亦以其無胃氣也。此舉肝腎而言,則五臟皆然。

六變(八)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血,小者氣血皆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澀者少血少氣,微有寒。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diào)以甘藥也。

按∶本篇正文曰∶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多血二字,乃傳寫之誤也。觀本篇下文曰∶刺澀者,無令其血出。其為少血可知。仲景曰∶澀者,營氣不足,是亦少血之謂。

內(nèi)外上下(九)

脈要精微論曰∶推而外之,內(nèi)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nèi)之,外而不內(nèi),身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

脈色(十)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夫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根死則葉枯矣。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色青者,其脈弦也、赤者,其脈鉤也;黃者,其脈代也;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之脈,則死矣。得其相生之脈,則病已矣。

人迎氣口(十一)

五色篇雷公曰∶病之益甚,與其方衰如何?黃帝曰∶外內(nèi)皆在焉。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其脈口滑以沉者,病日進,在內(nèi);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人迎盛堅者,傷于寒;氣口盛堅者,傷于食。

詳人迎本足陽明之經(jīng)脈,在結(jié)喉兩傍;氣口乃手太陰之經(jīng)脈,在兩手寸口。人迎為腑脈,所以候表;氣口為臟脈,所以候里。故曰∶氣口獨為五臟主,此《內(nèi)經(jīng)》之旨也,所以后世但診氣口,不診人迎。蓋以脈氣流經(jīng),經(jīng)氣歸于肺,而肺朝百脈,故寸口為脈之大會,可決死生,而凡在表在里之病,但于寸口諸部皆可察也。自王叔和誤以左手為人迎,右手為氣口,且云左以候m.gydjdsj.org.cn表,右以候里,豈左無里而右無表乎?訛傳至今,其誤甚矣。詳義見后十六卷勞倦內(nèi)傷門,及《類經(jīng)·臟象類第十一》篇。

脈從病反(十二)

至真要大論帝曰∶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帝曰∶諸陰之反,其脈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

脈至而從者,如陽證見陽脈,陰證見陰脈,是皆謂之從也。若陽證雖見陽脈,但按之不鼓,而指下無力,則脈雖浮大,便非真陽之候,不可誤認為陽證,凡諸脈之似陽非陽者皆然也。或陰證雖見陰脈,但按之鼓甚而盛者,亦不得認為陰證。

搏堅軟散(十三)

脈要精微論曰∶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軟而散者,當消環(huán)自已。肺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其軟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軟而散者,當病食痹。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軟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 腫,若水狀也。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其軟而散者,當病少血,至令不復也。帝曰∶診得心脈而急,此為何。酷弧貌∶酿,心為牡臟,小腸為之使,故少腹當www.med126.com有形也。帝曰∶診得胃脈何如?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

寸口諸脈(十四)

平人氣象論曰∶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寸口脈中手長者,曰足脛痛。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寸口脈沉而堅者,曰病在中。寸口脈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脈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寸口脈沉而喘,曰寒熱。脈盛滑堅者,病在外。脈小實而堅者,病在內(nèi)。脈小弱以澀,謂之久病。脈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脈滑曰風。脈澀曰痹。緩而滑曰熱中。盛而緊曰脹。臂多青脈曰脫血。尺脈緩澀,謂之解 。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尺澀脈滑,謂之多汗。尺寒脈細,謂之后泄。脈尺粗常熱者,謂之熱中。

諸脈證(十五)

脈要精微論曰∶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shù)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渾渾革至如涌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者死。粗大者,陰不足,陽有余,為熱中也。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受氣也。有脈俱沉細數(shù)者,少陰厥也。沉細數(shù)散者,寒熱也。浮而散者,為 仆。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數(shù)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澀者,陽氣有余也;滑者,陰氣有余也。陽氣有余,為身熱無汗;陰氣有余,為多汗身寒;陰陽有余,則無汗而寒。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陰陽別論曰∶陰陽虛,腸辟死。陽加于陰謂之汗。陰虛陽搏謂之崩。

病治易難(十六)

平人氣象論曰∶風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堅者,皆難治,命曰反四時也。

玉機真藏論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后其時。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

按∶此二篇之義,如前篇言病在中脈虛者為難治,后篇言病在中脈實堅者為難治;前言病在外脈澀堅者為難治,后言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為難治,前后若乎相反,何也?蓋實邪在中者,脈不宜虛;虛邪在中者,脈不宜實也。陽邪在表者,宜滑而軟,不宜澀而堅;外邪方盛者,宜實而大,不宜虛而小也。此中各有精義,或者以其為誤,是不達耳。

真臟脈(十七)

陰陽別論曰∶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于陽者,知病處也;別于陰者,知死生之期。

玉機真藏論曰∶真肝脈至,中外堅,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真脾脈至,弱而乍數(shù)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黃帝問曰∶見真臟者死,何也?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于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藏氣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陰,必因于胃氣,乃至于手太陰也。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于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

按∶此胃氣即人之陽氣,陽氣衰則胃氣弱,陽氣敗則胃氣絕矣,此即死生之大本也。所謂凡陽有五者,即五臟之陽也,凡五臟之氣,必互相灌濡,故五臟之中,必各兼五氣,此所謂二十五陽也。是可見無往而非陽氣,亦無往而非胃氣,無胃氣即真臟獨見也,故曰死。

關格(十八)

六節(jié)藏家論曰∶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羸,不能極于天地之精氣則死矣。本篇脈證具載關格門,當詳察之。

孕脈(十九)

平人氣象論曰∶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任子也。

陰陽別論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腹中論帝曰∶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本篇諸義,具詳婦人門胎孕條中。

乳子脈(二十)

通評虛實論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此條詳義,具載小兒本門。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