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詠春習者,大都是秀士書生,自古書生多壯志。在吟風弄月仰或經(jīng)國濟世伏案之余,活動活動胳膊腿,以博個文武雙全之修。可能在偶然時發(fā)現(xiàn)這個練法不錯,就一代代傳了下來,但今人多視之簡單而輕之,或曬然嘻笑,卻不知內(nèi)中玄妙,明珠暗投,豈不惜哉。
這個練法,簡易至極,但其功用卻極宏著,能在短時間內(nèi)增強發(fā)拳力度,譽之千斤,當然太過,但也說明其力度不可小視,難能可貴的是對于穿透性力理的養(yǎng)成 最有好處。體悟得透,拳到人飛并不為難。更能增強上肢結(jié)體強度,以令形值強化,人攻我不入,我攻人莫御。并能初步明白力由何來?當何馭之?又如何左右互 換?不然縱頃洞庭之水為墨,也未必能讓初學者知個一二。
練法嘛,說出來大家不要笑,更不要罵我故弄玄虛,因其中確有玄虛須要細細說明。
咱們都在地上練過伏臥撐嗎?現(xiàn)在不在地上練,在桌上練。以雙拳撐桌,間開一掌左右,雙臂撐到略直,注意把身體懸空撐起,腳離地,把重量全壓在拳上。 唉,說不定已經(jīng)開始有人罵了,這樣的東東誰不會呀。且慢罵,關鍵就在這里了。當以雙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之時,有意讓雙臂雙肩肌肉全部放松,越松越好。這時,你會感覺力量全撐到了雙肩背部之中心夾脊處,這就對了,這時,你試試動動雙膀扇子骨,用扇子骨處的力量,(注意雙臂放松,不可絲毫用力)撐一撐勁,把身體撐起。初學時有點困難,但幾天之后就會得心應手了。當你能隨意用扇子骨處的力量把自已的身體撐起放下時,可試著用單一面的扇子骨撐一撐,左撐撐、右撐撐,當用一面的扇子骨也能隨意把身體撐起放下并能左右隨意轉(zhuǎn)換時,恭喜你,力由根發(fā)、陰松陽緊(因雙臂要保持一定姿態(tài),處于受力狀態(tài),在放松的意念指指導 下,自然就會陰松陽緊,當松的松,當緊的緊,肌肉高度協(xié)調(diào))、力由內(nèi)換、通肩達背等等東西,你就掌握大半了。
這個練法簡單得讓人好笑,所以人們總不太重視,殊不知,大道本也是平常的。
我曾教過一個因瘦小體弱面常常被人欺負的在校學生,因見面時間太短,不能教得太多,只好讓他每天這樣撐十來分鐘,其它的一概未教,未想到,在二個月后,他忍無可忍之下,一舉手,將一個長期欺負他的大個社會青年下頜骨擊碎,以至讓人括目相看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桌子旁邊,然后用拳頭把身體撐起來,雙腳懸空。之后用肩背部發(fā)力把身子一下一下往上撐。聽起來簡單,但是實際上非常難,對拳頭的硬度,手臂和肩膀的力量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結(jié)合了詠春的寸勁,從松弛到緊張一瞬間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