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中醫(yī)外傷科學(xué)》。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清熱消炎,潤膚生肌,止痛。
|
主治 |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1)浸漬:將茅術(shù),黃柏、防己、木瓜、元胡、郁金、生地榆、白及浸于麻油內(nèi)24小時(shí)。(2)煎熬:將上述油及藥物置盛器內(nèi)(一般用銅鍋,鋼精鍋亦可),置文火上煎約2小時(shí)至2.5小時(shí)(200毫升),至藥材枯黃狀,去藥滓過濾(可用絲棉或銅篩濾)至除盡藥滓為度。(3)煉油:濾凈油用火加熱約2-2.5小時(shí),至油滴入水中能聚集成珠狀。(4)成膏:煉好之油,趁熱加入煅石膏,爐甘石細(xì)粉(勿使結(jié)成塊或沉于鍋底),邊加邊攪拌,加完后繼續(xù)加熱保持微沸,此時(shí)上面應(yīng)無浮油或僅極少量浮油,加熱約2-2.5小時(shí),可取出少量放冷,如已成半固體膏狀,即可;。待膏冷卻后,再加入冰片攪勻即成。(5)將東方1號(hào)均勻涂布在半透明膏藥紙上,剪成小塊,貼于創(chuàng)面,外用紗布覆蓋,隔日換藥1次,以后可2、3天換1次。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