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山
黃連、小
人血七、
雄黃草。
來源 為
罌粟科植物
白屈菜Cheliclouium majus L.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有黃色乳汁。莖直立,多分枝,嫩綠色,被
白粉,疏生柔毛。葉互生,1~2回羽狀全裂,基生葉全裂片5~8對,莖生葉傘裂片2~4對,邊緣有小整齊缺刻,上面近無毛,下面疏生短柔毛,有白粉;〝刀,傘狀排列;萼片2,早落;花瓣4,黃色,倒卵圓形;雄蕊多數;子房線形,無毛。蒴果線狀圓柱形,成熟時由基部向上開裂。種子多數,卵球形,黃褐色,有光澤及網紋;ㄆ5~8月,果期6~10月。生于山坡、山符林邊草地;有栽培。
采制 夏、秋二季采割,陰干或鮮用。
產地 藥材產于我國東北、華北地區(qū)。
化學成分 含
白屈菜堿(chelidonine),白屈菜紅堿(chelerythrine),血根堿(sanguinarine),α-、β-、γ-高白屈菜堿(α-,β-,γ- homochelidoninc),普托品(protopine),
小檗堿(berbenne),黃連堿等。尚含白屈菜酸、膽堿、
蕓香苷等。
藥理 所含的白屈菜堿能抑制各種平滑肌,有解痙作用;可抑制神經系統(tǒng),對末梢神經作用較強,有鎮(zhèn)痛及催眠作用;有抗
腫瘤作用;有輕度而持久的降壓作用,并有利膽作用;總堿在體外能抑制革蘭陽性菌、結核桿菌及真菌。
性味 性涼,味苦;有小毒。
功能生治 鎮(zhèn)痛,止咳,平喘,消腫。用于胃痛,急
慢性支氣管炎,
百日咳。用量1.5~6g。
配伍應用 ①胃痛,瀉痢
腹痛:配
地榆等。②急慢性支氣管炎:配
百部、
沙參、
白前等。③疥癬,
癤腫:鮮品搗爛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