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白雞槿、青得方。
|
漢語拼音 |
da guo wei mao
|
英文名 |
root of Denseflower Euonymus
|
藥材基原 |
為衛(wèi)矛科植物大果衛(wèi)矛的根、莖。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大果矛衛(wèi) 灌木,高達6m。葉對生;葉柄長5-8mm;革質(zhì),倒卵狀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5-13cm,寬3-4.5cm,先端漸尖,邊緣純圓細鋸齒;ㄐ蚪斏,多回分枝形多花聚傘圓錐花序;花黃色,直徑7-10mm,4數(shù),雄蕊具極短花絲。蒴果金黃色,倒卵形或倒卵狀圓錐形,長約1.5cm,直徑約1cm。種子有橙黃色假種皮。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溪邊溝谷較濕潤處和海拔1000m以上山林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根,秋后采收,洗凈,切片,曬干;莖,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微苦;平
|
歸經(jīng) |
肝;脾;腎經(jīng)
|
功效 |
益腎壯腰;化瘀利濕
|
功效分類 |
補腎藥;健脾藥
|
主治 |
腎虛腰痛;胎動不安;慢性腎炎;產(chǎn)后惡露不盡;跌打骨折;風濕痹痛;帶下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60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根:有補腎,活血,健脾,利濕的功能。用于腎炎,腎虛腰痛,產(chǎn)后惡露不凈,白帶,口干,潮熱。
|
考證 |
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Euonymus myrianthus Hemsl.
|
科屬分類 |
衛(wèi)矛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