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水別蕨、水客媽菜、 |
漢語拼音 | shui bie jue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鐵角蕨科植物水鱉蕨的全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植株高15cm。根莖短而直立,密被黑色、邊緣有疏齒的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亮栗黑色,基部被鱗片,向上光滑;葉片紙質(zhì),圓形如水鱉,基部深心形,大小變異甚大,通常直徑3-6cm,兩面無毛,全緣或略呈波狀;葉脈扇形,沿中脈伸出并多回二叉分枝,小脈頂部分離,或偶有連接。孢子囊群生在第二回或第三回分叉小脈的相對(duì)兩側(cè),成熟時(shí)匯合;囊群蓋線形,膜質(zhì),全緣,相對(duì)開。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甘肅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800-1800m的林下陰濕巖石上或巖洞腳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全年均可采收,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淡;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利濕;止咳 |
功效分類 | 清熱利濕藥;止咳藥 |
主治 | 濕熱痢疾;腎炎水腫;肺熱咳嗽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Sinephropieris delavayi(Franch.)Mickel[Scolopendrium delavayi Franch.] |
科屬分類 | 鐵角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