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白花果、稱桿紅、莫紅砍、山茶樹、豬血柴、氣血藤、大五味藤。
|
漢語拼音 |
hou pi xia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葉或全株。
|
動植物形態(tài) |
厚皮香 灌木或小喬木,高3-8m,全體無毛。樹皮灰褐色;小枝粗壯,圓柱形,帶棕褐色,近輪生或多次分叉。單葉互生,常數(shù)枚簇生枝端;葉柄長5-15mm;葉片革質(zhì),長圓狀倒卵形或橢圓形,長4-11cm,寬2.5-5cm,先端急尖、漸尖或鈍,基部楔形或漸狹而下延,全緣,中脈在上面下陷,側(cè)脈不明顯;▋尚裕瑔紊~腋或簇生小枝頂端;花淡黃色,徑約1.8cm;花梗長1-2cm,通常下彎;小苞片2,卵狀三角形;萼片5,幾圓形,長約4mm,基部稍連合,宿存;花瓣5,倒卵狀篦形,長5-8mm,基部合生;雄蕊多數(shù),排成兩輪;子房上位,2-3室,花柱1,粗短,柱頭3裂。蒴果為干燥的漿果狀,近球形或橢圓狀卵形,徑1-1.5cm,黃色。種子紅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700-3500m的山坡、路旁、雜木林或灌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切碎,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葉常破碎,完整葉片倒卵狀長圓形;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緣;表面綠色或棕綠色,光滑,革質(zhì)。具短柄。氣微,味苦、澀。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涼;有小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散瘀消腫藥
|
主治 |
瘡癰腫毒;乳癰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擦患處。內(nèi)服:煎湯,6-1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厚皮香始載于《植物名實圖考》,謂:"生云南山中,小樹滑葉,如山梔子,開五瓣白花,團團微缺,攢聚枝間,略有香氣,紅萼似梅,厚瓣如蠟,開于三伏,滇南夏日,肆中有賣蠟梅花者即此。"并有附圖。觀其附圖形態(tài),與本品極相似。僅謂開五瓣白花,與本品花為淡黃色略有出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Ternstroemia gymnanthera(WightetArn.)Sprague[Cleyera gymnanthera WightetArn.]
|
科屬分類 |
山茶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