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93,14(7):298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黨參15g,茯苓15g,枳殼12g,白術(shù)12g,陳皮12g,厚樸9g,半夏9g,甘草6g。 |
加減 | 納呆加雞內(nèi)金、三仙;肝氣不舒脅痛加元胡、川楝子;噯氣加旋覆花、代赭石;脘腹脹甚加萊菔子、青皮;舌苔厚膩加藿香、佩蘭;大便干,數(shù)日1行,枳實易枳殼加熟大黃。西醫(yī)檢查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者加白花蛇舌草;慢性淺表炎胃炎、膽汁返流者加郁金。 |
功效 | |
主治 | 胃炎。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7日為1療程,連用4個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胃炎78例,男52例,女26例;年齡24-69歲;病程3個月至35年。實驗室檢查:78例均經(jīng)胃鏡、鋇餐透視排除胃癌、幽門梗阻、十二指腸淤積癥等器質(zhì)性病變,中醫(yī)辨證屬脾虛氣滯型。結(jié)果: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停藥2個月末復發(fā)者為痊愈,共31例;癥狀及體征減輕為好轉(zhuǎn),共46例;服藥后癥狀體征無變化甚或加重為無效,共1例,總有效率為99%。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