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新中醫(yī)1975,(3):29 |
劑型 | 膏劑 |
藥物組成 | 蒲公英500g,山指甲500g,白背葉500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慢性宮頸炎。 |
制備方法 | 上藥加水4倍,煮至500ml,加苯甲酸鈉1.5g防腐,便成復方鴨跖草流浸膏。 |
用法用量 | 先將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陰道,除凈白帶并擦干,充分暴露糜爛面,然后用消毒棉花餅塞(直徑4cm,厚0.8cm,中心系1長線,以便取出),蘸本流浸膏適量,用長鑷子送入陰道內(nèi),緊貼宮頸糜爛面。每周上藥3次,10次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共治598例,療效標準:痊愈:糜爛面完全愈合,宮頸重新由鱗狀上皮覆蓋。宮頸光滑干凈,呈發(fā)紅色;顯效:鱗狀上皮覆蓋糜爛面積達1/2以上,白帶減少,自覺癥狀消失;好轉:鱗狀上皮部分增生,糜爛面稍縮小,自覺癥狀減輕,白帶減少;無效:治療前后無差別。結果:痊愈494例(82.63%),顯效100例(16.73%),好轉4例(0.64%)。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