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備急丸、金匱備急丸
|
處方來源 |
漢·《金匱要略》。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大黃、干姜、巴豆。
|
加減 |
|
功效 |
攻逐寒積,通大便。
|
主治 |
寒實冷積,突然心腹脹滿氣急,痛如錐刺,大便秘結(jié),為溫下寒積急救之方。用于治療腸梗阻,慢性腹瀉,食滯等。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丸:成人每次0.6-1.5g,小兒酌減。用米湯或溫開水送下;若口噤不開者,可用鼻飼法給藥。
|
用藥禁忌 |
1·本方巴豆大辛大熱,力猛毒劇,故孕婦、年老體虛者,溫暑熱邪所致的暴急腹痛,均不能使用。
2.服本藥后如瀉下不止,可喝冷粥止之。3.服用本藥,必須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調(diào)整水、電解質(zhì)平衡。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腸梗阻:用大黃250g,干姜160g,巴豆90g(去皮研末,除油),各為細末,使藥量成3:2:1,制成丸劑,每丸重1g,每服14歲以內(nèi)者1丸,15歲以上者1-2丸,1次/4小時。治療腸梗阻39例,其中男36人,女3人;年齡最小1.5歲,最大75歲。發(fā)病時間最長48小時,最短11小時。結(jié)果:痊愈(大便通暢或失氣頻頻,腹脹痛消失,梗阻解除)35例,有效(少有矢氣,但大便仍不通,腸嗚腹痛,腹脹尚未減輕)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4%,治愈率為89.7%。
|
藥理作用 |
主要有瀉下作用。對家兔離體十二指腸,三物備急丸40μg/ml濃度,可明顯提高腸管緊張性,使腸管在緊張性升高的狀態(tài)下發(fā)生收縮。濃度為400μg/ml,則腸管緊張性先升高而后降低。但本方對10%活性炭2℃冰水灌服致“脾胃虛寒”型便秘小鼠的排便時間、排便次數(shù)、與生理鹽水組對照,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