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Ci wei ci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刺猬科動物刺猬或達烏爾刺猬的皮刺。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1.刺猬 Erinaceus europaeus Linnaeus
體型較大,體長約22cm,尾長約2cm。頭寬,吻尖。耳短,不超過其周圍之棘長。足及爪較長。身體背面被粗而硬的刺,頭頂部之刺略向兩側分列。利之顏色可分兩類:一為純白色,或尖端略染棕;另一基部白色或土黃色,其上棕色,再上端復為白色,尖消呈棕色。整個體背呈土棕色。臉部、體側和腹面以及四肢的毛為灰白或淺灰黃色。四足淺棕色。頭骨之頷關節(jié)窩后突甚小,明顯低于顳乳突窩之高。
棲息于平原、丘陵或山地的灌木叢中,亦見于市郊、村落附近。晝伏夜出,冬眠期長達半年。遇敵蜷縮成一刺球。食物以昆蟲及其幼蟲為主,亦食幼鳥、鳥卵、蛙、蜥蝎,以及瓜果、蔬菜等。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及四川等地。
2.達烏爾刺猬 Hemiechinusdaurzcus Sundevall
外形同刺猬而略小。耳甚小,長于周圍棘刺。制由耳基前端稍后方起始,向后經(jīng)背至尾部以上。頭頂部刺不向兩側分列。刺較細而短,棕褐色與白色相間,整個背部淺褐色。全身無白色之利。腹毛土黃色。額關節(jié)窩后突與顳乳突等高,兩者連成半圓形的管狀。
棲息于北方草原地帶,低洼地方較多。亦有冬眠習慣。食昆蟲、小鼠或蛙等小動物。分布于吉林西部、內(nèi)蒙古東部及河北北部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全年均可捕捉,于冬眠時捕獲更易。捕后,用刀縱剖腹部,將皮剝下,翻開,撒上一層石灰,于通風處陰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呈扁囊狀或不規(guī)則的片塊狀,大小不一,長寬約20cm。外面密生硬刺,刺長1.5~3cm,堅硬如針,白色,灰白色或灰黃褐色,邊緣多生有灰褐色軟毛。內(nèi)面灰白色或污黃色,去凈油肉的帶刺的基部顯小疙瘩。氣腥臭。
以刺毛整潔、內(nèi)面無油肉殘留者為佳。
|
化學成分 | 上層的刺,是由角蛋白(keratin)所組成,且為主要成分。下層的真皮層,主要為膠原(collagen)與其他蛋白質(zhì),如彈性硬蛋白(elastin)之類和脂肪等成分所組成[1]。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微甘,性平。
|
功效 | 化瘀止痛,止血,澀精、縮尿。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治反胃,消化不良,胃腔疼痛,潰精,缺乳 刺猬皮(制)100g,研末。制成散劑。每次10g,每日1~2次,白酒送服(《內(nèi)蒙古驗方》單味刺猖散)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7.1273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