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達布桑
|
漢語拼音 | QINPI
|
拉丁名 | 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喬木,高10m左右。葉對生,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通常5片,寬卵形或倒卵形,頂端一片最大,長4~11cm,寬4~6cm,尾狀漸尖或少有圓鈍,邊緣具鈍鋸齒,葉背沿葉脈有褐色柔毛;小葉柄對生處膨大。圓錐花序,花;花軸節(jié)上常有淡褐色短柔毛;無花冠,翅果扁平,倒披針形,翅長于果。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分布于吉林、遼寧、河北、河南等地。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陽坡或闊葉林山坡。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花期5~6月,果期8~9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春季或秋季整枝時,剝下干皮或枝皮,曬干。
|
藥用部位 | 以干燥枝皮或干皮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1.枝皮:呈卷筒狀或槽狀,長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間呈斑狀,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圓點狀皮孔及細斜皺紋,有的具分枝痕。內(nèi)表面黃白色或棕色,平滑。質(zhì)硬而脆,斷面纖維性,黃白色。無臭,味苦。 2.干皮:為長條狀塊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具龜裂狀溝紋及紅棕色圓形或橫長的皮孔。質(zhì)堅硬,斷面纖維性較強。 顯微鑒別:莖橫切面:木栓層為5~10余列細胞。栓內(nèi)層為數(shù)列多角形厚角細胞。皮層較寬,纖維及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成群。中柱鞘部位有石細胞及纖維束組成的環(huán)帶,偶有間斷。韌皮部射線寬1~3列細胞;纖維束及少數(shù)石細胞成層狀排列,中間貫穿射線,形成井字形。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 粉末鑒別:淡黃白色。纖維較多,成束或散離,甚長,大多碎斷,平直或稍彎曲,邊緣微波狀或凹凸,直徑15~40μm,壁極厚,木化,表面有時可見不規(guī)則斜向或橫向紋理,紋孔不明顯,胞腔線形。石細胞較多,成群或單個散離;呈類圓形、類方形、類長方形、橢圓形、類紡錘形并作不規(guī)則短分枝,直徑24~72(~90)μm,長約至158(~282)μm,壁甚厚,孔溝明顯。射線寬,1~2列細胞,胞腔內(nèi)充滿草酸鈣砂晶。草酸鈣砂晶充塞于皮層、韌皮薄壁細胞及射線細胞中,呈微細梭狀、顆粒狀,長約3μm,木栓細胞表面觀呈多角形,壁稍厚,微木化或木化,紋孔較稀疏,卵圓形。淀粉粒稀少;單粒類球形或卵形,直徑3~6μm,臍點及層紋均不明顯。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含有七葉樹素(aesculetin)及七葉樹甙(aesculin)等香豆精類成分,尚含鞣質(zhì)及生物堿。
|
理化性質(zhì) | 理化鑒別(1)取粉末1g,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回流10分鐘,濾過。取濾液1ml,滴加1%三氯化鐵溶液2~3滴,顯暗綠色,再加氨試液3滴與水6ml,搖勻,對光觀察,顯深紅色。
(2) 取本品,加熱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見碧藍色熒光。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熱回流1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秦皮甲素與秦皮乙素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5mg的混合液,作為對照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于同-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乙醇(3:4:1:2)為展開劑,展開后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溶液在與對照溶液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丸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1.鎮(zhèn)痛、消炎作用:對角叉菜膠所致的大鼠足跖關(guān)節(jié)腫脹有抑制作用,并可降低小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2.鎮(zhèn)咳、祛痰作用:七葉樹甙有鎮(zhèn)咳、祛痰作用,七葉樹素有鎮(zhèn)咳、平喘、祛痰作用。 3.促進尿酸排泄作用:可促進大鼠、家兔尿酸的排泄。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大鼠,小鼠,兔。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七味秦皮丸 :秦皮,紅耳鼠兔糞膏,金腰草,兔耳草,小傘虎耳草,唐古特烏頭,翼首草。
|
藥性 | 味苦、澀,性涼。
《味氣鐵鬘》:性涼。
《藏藥配方新編》:味苦、澀,性涼。
《新編藏醫(yī)學(xué)》:味苦、澀,性涼。
《藏醫(yī)百科全書》:味苦、澀,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骨熱。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骨折。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6~12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七味秦皮丸 :秦皮200g,紅耳鼠兔糞膏100g,金腰草150g,兔耳草175g,小傘虎耳草175g,唐古特烏頭150g,翼首草175g。粉碎成細粉,混勻,水泛丸,干燥,即得。可治身痛、發(fā)熱、口苦、腹痛。用于膽熱病、腸熱病?诜,每服3g,每日2~3次。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晶珠本草》記載:達布桑接骨,清骨熱。達布桑狀如楊樹,樹皮外表灰色,內(nèi)為青色,浸泡水中,汁液變?yōu)榍嗌!段稓忤F鬘》記載:達布桑愈合骨裂。《形態(tài)比喻》記載:達布桑產(chǎn)于南方溫暖川地的樹林中,似楊樹粗皮,治骨病!端幮詮V論》記載:達布桑治目疾、舊瘡、骨病。讓鈞多吉說:達布桑愈合頭骨裂。 據(jù)查證,達布桑即本品。樹皮外表面灰棕色,粗糙,具龜裂狀溝紋;用熱水浸泡片刻,水液顯青色,傾斜倒出之水柱,迎光觀察,可見青色的熒光等特征與《晶珠本草》記載相符。有些地區(qū)用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的樹皮作本品使用,經(jīng)實驗無上述現(xiàn)象,屬誤用,應(yīng)予更正。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作為秦皮入藥的植物尚有小葉白蠟樹Fraxinus bungeana DC.。白蠟樹Fraxinus chinensis Roxb.、宿柱白蠟樹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