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喔奈
|
漢語拼音 | HUILULI
|
拉丁名 | Chenopodium glaucum L.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hù)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藜科植物灰綠藜的干燥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高15~30cm。莖平臥或外傾。葉片長圓狀卵形至披針形,長1.5~3cm,寬5~10m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漸狹,邊緣有缺刻狀牙齒,上面無粉,綠色,下面有粉呈灰白色;▋尚约嬗写菩裕ǔ(shù)花聚成聚傘花序,再于分枝上排列成穗狀或圓錐狀花序;花被片3~4,淡綠色;雄蕊1~2;柱頭2,極短。種子扁球形,直徑約0.8mm,橫生或斜生,暗褐色,有細(xì)點紋。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華北、東北、江蘇、浙江、湖南等地也有分布。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3500~4500m的村邊、路旁有輕度鹽堿的土壤。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花期采集全草,洗凈,晾干,備用。
|
藥用部位 | 以干燥全草入荮。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根細(xì)長。葉卷縮,展開呈披針形,邊緣有缺刻,葉下面被灰白色粉;ū黄3~4,淡綠色,雄蕊1~2,柱頭極短。種子細(xì)小,暗褐色,有點細(xì)紋。氣微,味微苦辣。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膏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灰綠藜,磁石。
|
藥性 | 味甘、微辛,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內(nèi)服治瘡傷。
|
用法用量 | 配方偶用,6~9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灰綠藜與磁石配伍內(nèi)服、外敷,可退入骨鏃頭。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歷史詳見加奈(白藜)的記載。 附白藜:《晶珠本草》記載:奈吾發(fā)汗治諸病,分為加奈、握奈兩種。加奈又分兩種,一種生長在庭園中,稱為云恰多居爾,汁液可染色;另一種形狀與握奈相似,莖紅色,向上生長。握奈的葉、莖匍匐地面而生長。加奈紅色,涂在紙上,可將紙染成朱紅色;握奈性如水,用握奈去擦,即可擦去染上的紅色!缎螒B(tài)比喻》記載,加奈紅色,握奈藍(lán)色。讓鈞多吉說:奈吾發(fā)散風(fēng)寒!度缫鈱殬洹酚涊d:加奈生長在庭園中,莖狀如西伯利亞蓼(藏藥名:曲瑪澤),功效祛風(fēng),治感冒。《晶珠本草》記載:加奈生長在沼澤、沙灘、灰堆旁。根、莖紅色;葉紅色,很厚,圓形,種子飽滿,狀如甘露珠,功效可治諸病。握奈生長在田間,青色,葉狀 如玉扇,葉背有露狀粘液,味甘、微辛,內(nèi)服治瘡傷,與磁石配伍內(nèi)服、外敷,可退入骨簇頭。 據(jù)查證,各地藏醫(yī)均以黎科多種植物作奈吾入藥,一般以莖直立或匍匐來區(qū)分加奈和握奈。白藜生于河灘、路邊,莖具棱帶紫色,葉近卵形,這些特征與《晶珠本草》關(guān)于加奈的記載有相似之處;揖G藜生于村邊、路旁,莖平臥或外傾,與《晶珠本草》關(guān)于握奈的記載有相似之處。但白藜和灰綠藜兩者的性狀與《晶珠本草》關(guān)于“加奈紅色,涂在紙上,可將紙染成朱紅色,握奈性如水,用握奈去擦,即可擦去染上的紅色”的記載不符。有待進(jìn)一步考證。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尖葉藜Chenopodium acuminatum Willd.、刺果粉藜Atriplex sibirica L.亦可做本品入藥。
|
網(wǎng) 名: | (必填項) |
評論內(nèi)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