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咽的形態(tài)和位置(圖6-27、28)
咽pharynx是上寬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上起顱底,下達第六頸椎下緣水平續(xù)于食管。位于鼻腔、口腔和喉的后方,所以咽幾乎無前壁,分別經鼻后孔、咽峽和喉口與鼻腔、口腔、喉腔相通,是食物和空氣的共同通道。咽的后壁緊貼上6個頸椎椎體和椎前肌。兩側有頸部的大血管。
二、咽的分部(圖6-27、28)
根據咽腔向前方的通道,可分為上、中、下三部,即鼻咽部、口咽部及喉咽部。
1.鼻咽部nasal part of pharynx
上起顱底,下至軟腭平面,是鼻腔后部的直接延續(xù),向前經鼻后孔通向鼻腔,咽頂呈拱狀,稱咽穹。后部粘膜內有豐富的淋巴組織,稱咽扁桃體,在嬰幼兒較發(fā)達,10歲后完全退化,有時嬰兒可出現(xiàn)異常增大,叫增殖腺。
約在下鼻甲后方1厘米處,咽側壁上有咽鼓管咽口,經咽鼓管通向中耳鼓室。在咽鼓管口的前、上、后方,明顯隆起,稱咽鼓管圓枕。圓枕后方與咽后壁之間有一縱行的隱窩,為咽隱窩,是鼻咽癌的好發(fā)部位之一,咽隱窩向上距破裂孔約1厘米,鼻咽癌的癌細胞可經破裂孔向顱內轉移。
位于咽鼓管口周圍的淋巴組織稱為咽鼓管扁桃體。
2.口咽部oral part ofpharynx
為位于軟腭和會厭上緣平面之間的咽腔,借咽峽通向口腔。當張口并將舌背向下壓時,可經口腔觀察到咽峽和咽后壁粘膜的色澤。舌根的后方為會厭,二者之間有三條縱行皺襞,外側襞與正中襞之間有一對凹陷,稱會厭谷,異物易在此處滯留。醫(yī)學.全在線m.gydjdsj.org.cn
腭帆兩側各有兩對弧形向下的粘膜皺襞,前方的一對叫腭舌弓,其粘膜深面為腭舌肌。后方的一對叫腭咽弓,粘膜的深面為腭咽肌。前、后兩弓之間的三角形凹陷,為扁桃體窩、容納腭扁桃體。
腭扁桃體(圖6-29)是一對淋巴器官,有防御功能,呈卵圓形,位于扁桃體窩內。腭扁桃體內側面被覆粘膜,并有10-20個深陷的小凹陷,稱扁桃體小窩。腭扁桃體上部實質內有一深的縫隙,稱扁桃體上窩(扁桃體內裂隙)。扁桃體內面對向口腔、它的外側面和前、后面均包被以薄層結締組織膜,稱扁桃體囊,囊借疏松結締組織連于咽壁的內側,故扁桃體及其被囊易于被剝離,腭扁桃體在出生后4-6個月內開始發(fā)育,至4-10歲最為發(fā)達,14-15歲以后又逐漸縮小。
圖6-27 鼻腔、口腔、咽和喉的正中矢狀切面
腭扁桃體的血液供應豐富,上、下、前、后方分別有腭降動脈、面動脈、舌背動脈、和咽升動脈的扁桃體支供血。以上各動脈均屬頸外動脈的分支,扁桃體摘除手術如大出血無法制止時,可結扎頸外動脈止血。
咽扁桃體、雙側咽鼓管扁桃體,雙側腭扁桃體和舌扁桃體共同形成一環(huán)形的咽淋巴環(huán)。.圍繞在口、鼻腔與咽腔的通道周圍,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和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