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張鏡人疑難腦病驗案七則
    

醫(yī)患雜談:張鏡人疑難腦病驗案七則

疑難腦病驗案七則
1.精神分裂癥李某女36歲初診1986年5月16日主訴心煩不眠。
  病史有精神分裂癥病史多年,近來因精神因素,情緒不穩(wěn)定,舊病復發(fā),癥見胡言亂語,白晝兩目畏光,夜間煩躁不眠,愛席地而坐。舉止失度。
  舌脈舌苔黃膩,舌質紫暗,脈弦緊。
  檢查形體消瘦,喜怒無常,答非所問,不能配合。
  辨證瘀阻血絡,神不守舍。
  診斷精神分裂癥。
  躁狂。
  治法活血化瘀,豁痰醒腦。
  方藥全當歸lO克、大生地10克、仁lO克、紅花克、炒枳殼6克、赤芍10克、柴胡6克、炙甘草3克、川芎6克、桔梗5克、炒牛膝10克、干菖蒲10克、炙遠志克、香谷芽12克、磁朱丸9克(吞)。(14劑隨訪患者服藥二周后,漸趨好轉,神志漸清。并能人睡,續(xù)用本方月余,病情穩(wěn)定,半年后隨訪,未見復發(fā)。
  按語蓋心主神明,瘀熱交阻,心脈失養(yǎng),腦絡少充,故見心神不定,胡言亂語,舉止失度,本病從”瘀“論治,宗王清任血府逐瘀湯加味而收佳效。方中當歸、川芎養(yǎng)血活血。桃仁、紅花行血祛瘀,生地、赤芍清熱涼營,柴胡、枳殼理氣寬胸,甘草和中緩急,桔梗引諸藥上行,牛膝導積瘀下泄,全方配伍恰當。行氣以活血,化瘀不傷正,深得氣血同治,升降并調,寒溫相適,虛實兼顧之旨。再合菖蒲、遠志寧心通竅而醒神,磁朱丸鎮(zhèn)心定志而安神,故療效更為顯著。
  2.曩瘸高某女43歲初診1979年6月19口主訴癲癇反復發(fā)作36年。
  病史患者自7歲起即患癲癇,至13歲時服單方而緩解。23歲產育時又驟然復發(fā),以后每在月經前后發(fā)病。先神情呆滯,繼而驚叫,昏暈跌仆,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甚則咬破舌體,迨蘇醒則頭痛劇烈,伴有泛惡。近年發(fā)作加劇,甚則一日二發(fā),平時頭暈脹痛,胸悶心悸,夜寐不寧。
  舌脈舌苔薄膩,質胖,脈細滑。
  檢查腦電圖檢查確診為癲癇。
  辨證肝陽不潛,風痰上擾清竅。
  診斷癲癇。
  癇證。
  治法平肝潛陽,熄風化痰。
  方藥炒白芍9克、生石決15克(先煎)、珍珠母克(先煎)、鉤藤9克(后下)、景天三七15克、白蒺克、徐長卿15克、炙遠志3克、生白術9克、陳膽星3克、制半夏5克、炒陳皮5克、炒枳殼5克、炒竹茹5克、白金丸5克(吞)。(30劑二診lO月30日癲瘸發(fā)作次數已減,癥情亦見緩和,平時頭暈,心悸之象均平,脈細滑,苔薄膩,仍守前法增刪。
  處方水牛角30克(先煎)、白蒺藜9克、鉤藤9克后下)、石決明30克(先煎)、徐長卿15克、景天三七克、陳膽星3克、生香附9克、赤白芍9克(各)、制半夏克、炒陳皮5克、炒枳殼5克、炒竹茹5克、香谷芽克、白金丸6克(吞)。(30劑隨訪堅持服用中藥二年,停服其他藥物。每年約發(fā)作一二次;在連續(xù)勞累,情緒緊張,驚恐惱怒等情況下誘發(fā);發(fā)作減輕,發(fā)前略感頭暈,神志瞬間迷蒙,但不昏倒,醒后一如常人;平時精神振奮,已重返工作崗位。能完成教學工作。
  按語癲癇之癥,總由肝血不足,陽起風旋,觸及積痰,壅滯氣機,蒙擾清竅,因而卒倒不語,口吐涎沫,四肢抽搐;迨風定陽潛,氣順痰化,則霍然回蘇。婦女經期血室空虛,風陽每多升動,更易引發(fā)。治療宜平肝以制風陽之鼓蕩,化痰以截痰病之根株。平肝非介類莫屬,二陳化痰猶嫌其力遜,常用導痰湯合白金丸,取膽星助半夏、枳實助陳皮。共奏開導之功;再藉白礬、郁金之滌痰理氣,氣行則痰無所隱,風熄則癇自得已,法固無能善于斯者矣。然服藥必持之以恒,日久當可獲效。
  3.繼發(fā)性癲癇陶某女31歲初診1985年10月28日主訴昏暈跌仆伴四肢抽搐反復發(fā)作已11年。
  病史患者于1960年因患先天性顱咽管瘤作手術切除,其后出現垂體前葉功能低下,形體肥胖,月經閉止,記憶力減退。11年前突然出現昏暈跌仆,四肢抽搐,反復發(fā)作,近6年則發(fā)作較頻。腦電圖檢查確診為癲癇。CT頭顱掃描提示:顱咽管瘤術后改變,腦室對稱性擴大,鞍上可見鈣化灶?滔伦杂X頭暈心悸,胸悶泛惡。
  舌脈舌苔薄膩,脈細弦滑。
  辨讓肝風挾痰濁上擾清竅,風氣內動。
  診斷癲癇。
  癇癥。
  治法平肝熄風,滌痰宣竅。
  方藥水牛角30克(先煎)、明天麻6克、景天_三七克、廣郁金9克、徐長卿15克、陳膽星3克、鉤藤9克后下)、生石決30克(先煎)、白蒺藜9克、炒陳皮9克、制半夏9克、炒枳殼6克、竹茹6克、干菖蒲6克、水炙遠志3克、白金九6克(分吞)。
  隨訪連服3月,癲癇發(fā)作次數減少:頭暈心悸之象均平。原方加人生白術9克、赤白芍9克(各)等繼續(xù)治療。
  患者堅持服用中藥,恙情日趨穩(wěn)定。隨訪近5年,癲癇未有大發(fā)作。
  按語本案顱咽管瘤術后繼發(fā)癲癇,此乃頭部宿瘀未化與痰濁互結于腦絡,氣血運行阻滯,清竅受蒙,復因風陽鼓動,癲癇反復發(fā)作。”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法當從肝論治,但本案尤應重視痰濁作祟,故取平肝以制風陽之鼓蕩,化痰以截癇癥之根株,佐以行氣和絡之藥,使痰無所隱。絡暢,痰除,風熄,則病疾自然趨于好轉。
  4.運動神經元病變王某男49歲初診1991年11月25日主訴上肢肌肉萎縮,震顫。
  病史頭暈乏力。肌肉萎縮蟈動,上肢震顫,口干便溏,胃納少馨,曾住院,神經科診斷為運動神經元病變。進行性脊肌萎縮。
  舌脈舌尖部萎縮,苔薄膩,脈細弦。
  辨證肝腎虧損,脾運失健。
  診斷運動沖經元病變。
  痿證。
  治法養(yǎng)肝腎,助脾運。
  方藥炒歸身9克、制黃精9克、楮實子9克、孩兒參克、炒山藥9克、炒白術9克、炒白芍9克、水炙甘草克、杞子9克、鉤藤9克(后下)、山萸肉9克、香谷芽克。(14劑隨訪服藥半年余后隨訪,患者肌肉萎縮未見發(fā)展,能夠正常上班,舌肌萎縮有所改善,但仍感乏力明顯。
  按語痿證有因于熱者。有因于濕者,有因于虛者。來勢急者多因熱與濕,來勢緩者多因虛與濕。本案病癥漸緩而來,因此治從虛著手,而其虛主要責之于肝腎,故以補養(yǎng)肝腎立法。脾主肉,肌肉萎縮,治當佐以健脾助運。肌肉晌動,上肢震顫,此風動之征,故當佐以酸甘柔養(yǎng),平肝熄風。肝脾腎三臟同治,方能奏效。
  5.運動神經元病變姚某男38歲初診1976年1月27日主訴左側面癱伴左側肢體肌肉萎縮8年,吞咽困難月。
  病史患者1968年起左側面癱呈進行性發(fā)展,并伴左側上下肢乏力,尤以下肢嚴重,乃至需拄拐行走,近—個月來左衡頭痛,呼吸氣短,進食緩慢,吞咽發(fā)嗆。外院神經科檢查:左側面神經、吞咽神經、迷走神經、舌下神經麻痹,舌肌及左側面部肌肉,左側肢體肌肉萎縮,左側上肢肌力~4級,左下肢肌力I~2級。肌電圖檢查提示:神經源性損害。擬診為運動神經元疾病,腦千腫瘤町能?淘\形瘦面蒼,動則喘促不已。
  舌脈苔薄,舌肌萎縮伴有顫動,伸舌左斜,脈細。
  辨證肝腎兩虛。精血內奪,脾運失健,肌肉失養(yǎng)。
  診斷運動神經元疾病。
  痿證。
  治法補益肝腎,填補精血,益氣健脾。
  方藥 生熟地9克(各)、當歸9克、赤白芍9克各)、炒川芎4.5克、潞黨參9克、炒白術9克、炙甘草克、制黃精9克、枸杞子9克、炙板15克、鹿角片9克、青陳皮9克(各)、香谷芽2克、懷牛膝9克。(14劑隨訪 E方連服月余,自我感覺好轉,此后原方略有加減,繼續(xù)服用。半年后,左側上下肢肌力逐漸好轉,1年后棄拐行走,2年后逐漸恢復工作,其后十余年多次隨訪,患者騎車上班,行動一如常人。
  按語運動神經元疾病,中醫(yī)當屬”痿癥“論治。總者面癱,肢體肌肉萎縮呈進行性發(fā)展,累及筋骨,行走艱難。
  此肝脾腎三臟俱虛,精血內奪,督脈空虛而致。故以補肝益腎健脾為治。方中潞黨參、炒白術、制黃精、炙甘草皆益氣健脾,配生熟地、當歸、芍藥、懷牛膝、枸杞子以補益肝腎,滋養(yǎng)精血,復加龜板、鹿角之善通任督兩脈,調補陰陽的血肉有情之品,參人理氣的青陳皮,活血的川芎,和胃的香谷芽,以使其補而不滯。脾胃健則能化生水谷之精微,輸布四肢百骸,充養(yǎng)肌肉。肝腎盛則髓海充,精血足,筋骨健壯,痿證漸愈。
  6.進行性脊肌萎縮樂某男 18歲初診1979年1月主訴左側~卜、下肢肌肉萎縮一月余。
  病史左側上、下肢肌肉萎縮一月余,呈進行性,胸肌亦見萎縮,遇寒則手指攣急,肢體乏力,痰稠,本院神經科診斷為進行性脊肌萎縮癥,某醫(yī)院診斷為側索硬化癥。
  舌脈舌苔白膩,脈濡細『瓜滑。
  辨證痰濕中阻,氣血不足,營血運行不利,筋脈失養(yǎng)。
  診斷進行性脊肌萎縮。
  痿證。
  治法和營通絡而化痰濕。
  方藥生黃蓖9克、炒黨參9克、炒當歸9克、赤白芍克(各)、炒白術9克、楮實子9克、炒川斷15克、杞子克、制狗脊15克、指迷茯苓丸9克(包)、陳膽星3克、制半夏5克、炒陳皮5克。(20劑二診2月14日癥情尚穩(wěn)定,手指攣急較減,痰略減少,乏力,苔薄白膩,脈濡細,再守前法。
  處方上方加杜仲9克。
  隨訪服藥3個月,手指攣急已減,下肢較前有力,肌肉萎縮有所控制,上法減少化痰之品,參入補骨脂、仙靈脾、陳木瓜、紅花、丹參等補益肝腎;钛ńj之品,以圖功效。
  按語本案痿證,病起緩慢,由氣血不足,肝腎虧虛,痰濕阻絡所致。故以參、芪、歸、術、芍等益氣和營,楮實、枸杞、川斷、狗脊補益肝腎,配合二陳、膽星、指迷茯苓丸以化痰通絡、后期進一步加入丹參、紅花活血通絡,病情獲得控制。
  7.小腦共濟失調楊某女60歲初診1980年10月乇訴語言久清,步態(tài)不穩(wěn)一年余。
  病史患者去年八月份起下肢萎軟乏力,行路飄浮感,步態(tài)不穩(wěn),語言欠清,上肢活動不能自主,夜臥欠安,外院診斷共濟失調。
  舌脈苔薄膩,詠細。
  辨證肝腎虧損,痰瘀阻絡,絡脈不和,筋脈失養(yǎng)。
  診斷小腦共濟失調。
  痿證。
  治法益肝腎,化痰瘀,通絡脈。
  方藥丹參9克、赤白芍9克(各)、生白術9克、澤瀉15克、茺蔚子9克、干菖蒲5克、炙遠志3克、廣郁金克、淮牛膝9克、杞子9克、炒川斷15克、制狗脊15克、陳膽星3克、桃仁5克、指迷茯苓丸9克(包)。(18劑二診11月25日行路飄浮感略有輕減,而下肢仍萎軟乏力,語言不利,脈細苔薄膩,治守上法。
  處方上方去杞子加制半夏6克、陳皮5克。(50劑三診1981年1月20日疊進益肝腎,化痰瘀。和絡脈之劑,癥情已有改善,語言較清,下肢飄浮感好轉,步態(tài)較穩(wěn)健有力,脈細,苔薄膩,肝腎兩虛,痰瘀逗留,仍守上法,兼佐養(yǎng)肝榮筋,地黃飲子加減。
  處方丹參12克、生自術9克、巴杖肉9克、枸杞子克、炙遠志5克、f菖蒲5克、淮牛膝9克、炒川斷克、制狗脊15克、炒生地12克、炒白芍9克、炒桑枝克、制半夏6克、炒陳皮5克、廣郁金9克、指迷茯苓丸克(包)。(18劑隨訪以本法調冶至7月14日,癥情一直平穩(wěn),肢體活動較利,尚能自主,步態(tài)已穩(wěn),語言亦清。
  按語共濟失調,步履不穩(wěn),此痰濁上蒙,清陽被擾,故治擬澤瀉湯合菖蒲、遠志、郁金、膽星、指迷茯苓丸等化痰開竅,然究其根本總由肝腎虧虛,絡脈失和。自應佐以補益肝腎,化瘀通絡,守法服用百余劑,癥情改善,獲得良好效果。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