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語:
我是一個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中醫(yī)臨床醫(yī)生。
我的立場:我是一個推崇脈診的中醫(yī),而不是將脈象僅僅視為中醫(yī)診斷方法之一,尤其不甘心于把脈象視作擺設的現(xiàn)象。我同意四診合參,但希望
每個人都有所擅長,使用起來要有感覺。這樣“四診”不免要有所側重,我偏于脈象。
故此提出“思考脈學”。
我的理想:致力于將脈象樹立為一門絕學,使之成為臨床上非常過硬的東西,從而發(fā)揮巨大的作用,成為中醫(yī)醫(yī)生診斷疾病的“金標準”,而毫不遜色于西醫(yī)的機器。
我的立心:中醫(yī)脈象源遠流長,跨越千年的歷史浮沉,我們有幸接觸到了這筆歷史財富,不知道網(wǎng)絡這種東西可以存在多久?而今將心愿置于此處。希望這種思緒流傳下去,能夠超越現(xiàn)在的時空。即使逝去多少歲月,無論處在什么時代,思緒的種子總會遇到知音,得到回應,隨因緣落地,生根發(fā)芽,讓中華脈學這一瑰寶萬世流傳。2006年4月23日
“多年臨床,感到中華脈學絕對是一門博達精深的科學,值得我們畢生追求。請廣大中醫(yī)工作者務必重視脈診,千萬不要只去追求什么“四診合參”,真正有一診精通,就可斷證于紛亂的頭緒之中。象鉗子、扳子、螺絲刀這些工具,善使一樣就能吃到罐頭,幾樣家伙全上,打開蓋的只有一個。所以說無論精通什么診法都行。斷病需要金剛鉆式的東西。”
[
Last edited by 本於脈 on 2006/4/23 at 16:57 ]
-----------支持..
-----------是可交流一下你的診脈方法?
-----------我們從井里打水,無論使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器具,打上來的都是水,但是,用不同的診脈方法,它所提取的脈象信息絕對不一樣,甚至形成了不同的脈學流派。就是因為他們針對脈象里海量的生命信息,采用特定的揀擇方法之故。所以方法可以有很多,臨床上往往采用數(shù)種提取方法。
盲目的去摸手腕,只能導致茫然,大海撈針難,可是還有個針在等我們,它是目標。脈象中人體生命信息太多了,是個寶庫,我們打算要點什么呢?
[
Last edited by tcmwp on 2006/2/4 at 21:54 ]
-----------呀!不重四診似乎不妥。陰陽也不僅僅限于脈診一法。事實證明有時診脈得到的信息可能是假象,所以四診合參方保萬全啊!
-----------呀!這樣似乎不妥。事實證明光靠脈診有時得到的信息可能是假想,所以四診合參方保萬全!
-----------您的‘針’是什么?請您明示。您的論點有意思,別讓它沉下去。
-----------老牛的脈,澄空的脈,已是很有價值。再把您的‘金針’亮出,讓論壇更加充滿生機!
-----------診脈的方法太多了,不同的人針對了不同的側面,我敢說只要悉心感悟,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方法。
但是,前提是:先不要急于摸病,首先感受脈象。
脈象太豐富生動了,沒有任何一種語言,沒有任何一種描繪方式能代替手下的感覺。先去感受它,感受他的千差萬別,讓心空掉,不留一絲成見,讓指下的感覺在心中纖毫比具。
我在此發(fā)出“思考脈象”的題目,并且想長期討論下去,目的是要提供給大家一個診脈時的思路,和大家共同思考脈學。找到有別于傳統(tǒng)的學習脈象的方法。其實象脈經(jīng)之類的書,實際應該算是脈學的中級讀物,而不是入門的東西。
大家對脈學感到很神奇,但是下手的時候卻看輕了它。就是因為對脈象感悟的量不夠,導致不了理性認識。
我想此言一出,有心人聽到了,他從中能聽出門道來。過一段時間他會明顯感到再摸脈時,手底下感覺不一樣了。
-----------"感受脈象‘此言甚是精妙,猶如莊子之‘心齋’。我接觸脈學很久,但真正心有感覺的時間不長。同是‘澀脈’,有的病人用心去聽會發(fā)出一種聲音,有的病人沒有,當時便想:脈用心去聽,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今見此言,疑惑逝去很多,信心倍增。謝謝您的‘針’,謝謝版主和各位高人。手頭之事完后,定到大家‘樓下’拜謝并聆聽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