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龍年開出的第一張方,竟然是
五苓散。
可能是年夜飯的海鮮有問題,可能是春節(jié)勞累,年近八旬老母親大年初一上午出現劇烈吐瀉,吐出物和瀉下物均為黃水,到晚上我去看時,口干異常,但是惡心欲吐,無法進藥,連水也不能多喝,要喝,也喜極燙者。精神尚好,脈浮弦。我急取五苓散5克,用
白米粥稀粥調勻,讓她緩緩吞下。一小碗下去,便不再吐。隨后,我又急煎
桂枝15克、
肉桂5克、
茯苓20克、
白術20克、
豬苓20克、
澤瀉30克,讓其當茶少量飲用。一夜安寧。第二天有小便,無
嘔吐,能進粥,但腹中雷鳴,又有
腹瀉兩三次,瀉下物不臭。今天去看她時,精神已爽,聲音洪亮,說這下好了,就是體重降了3公斤。
五苓散是古代治療水逆證與洞泄病的專方。所謂水逆證,是水蓄體內,導致口渴欲飲,但入水即吐,仲景用五苓散,《金匱要略》明示:“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洞泄,是古病名,出《素問·生氣通天論》,是瀉下多水,日夜無度,臟腑如門洞開。當年曹穎甫先生在上海,常常用五苓散治療這種嚴重腹瀉,活人無數,其醫(yī)案俱在。水逆證與洞泄病大多與屬于比較嚴重的胃腸道疾病,如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
霍亂等。母親這次的疾病,應該是急性胃腸炎,但嚴重程度是從來沒有的,好在方證相應,僅僅用五苓散,就控制了病情,免去了輸液之苦。
五苓散證的特點,一是口渴而不喜飲,或喜熱飲,或喝水以后胃內不適或有振水聲。二是小便不利,多指小便量少,或次數少,甚至完全沒有,這種情況多于急性吐瀉的疾病中。 在慢性病癥中則為小便次數偏少,并多見浮腫傾向。 三是或然證,如汗出、嘔吐、口干燥、悸動等,不一而足。這種狀態(tài),是陽氣不通,水停蓄在體內。五苓散就是通陽方,是利水方。藥后如能小便暢利,口渴、嘔吐、腹瀉等便可消停。許多人看到口渴,往往認定是津液不足;看到腹瀉,就認為腸炎有細菌病毒,要清熱解毒,這是一種陳規(guī)。為何無一抗菌抗病毒藥,也不是養(yǎng)陰生津藥的五苓散能止渴止瀉?其中的道理值得深思。
原方的劑型服法也值得深究。因為水入即吐,故五苓散采用散劑,并以米湯或糜粥調服,《
傷寒論》上記載用白飲和服方寸匕。白飲,白米飲的稱呼,也就是米湯或糜粥。確實,如此調服,不嗆口,利膈,而且,對一天未進食的母親來說,一碗糜粥養(yǎng)胃氣,猶如掛上一瓶
葡萄糖水。此外,《傷寒論》還特別提出服用五苓散后,要“多飲暖水,汗出愈”,這也是身體所欲,那天母親就特別喜歡喝滾燙的開水。
五苓散安全有效,價廉實用,可謂是千古圣方。龍年第一天,我用五苓散救治老母親急癥成功,靠的是張仲景教我的中華醫(yī)學望聞問切的大智慧。有經方,真是中國人的福氣啊!
-----------
自五歲起,有白頭發(fā)。 換牙后 下牙床較常人少了兩個牙。
再一次撞到鼻子后,便十分愛流鼻血。直至初三15歲時 父親去世 ,一次止不住的出鼻血之后,鼻血漸漸減少。
在大約十歲多,右咀嚼牙損壞。一直用左側咀嚼,二十一歲時,左側也壞了。
感覺,實際辦事過程中,做事幾乎不思考,基本上一直處于頭腦
發(fā)熱狀態(tài)。
22歲時在工地上工作三個月,在秋分之后,每天必趟鼻血,且不易止住,似乎破損處在深處。
同時從二十一歲秋末后,便隔幾天才拉一次屎,肚子越來越大,在工地上工作時略微好一點,肚子有些變小。但又來回到家中,便時常覺的肚中脹氣?梢圆婚g斷地隔出氣來。
食物喜愛上的變化,年幼時,極為不喜
姜蒜,豬油脂。長大后,這些都喜歡了。
還有就是腎不好,口臭嚴重,現在肚子漲的癥狀更嚴重了。
……………………………………
請大夫幫忙診斷一下是什么問題好嗎?多謝了!
-----------海鮮這種東西一般人尤其是老人還是不要食用為好。尤其是飯店里面搞出來的。
-----------樓主功底深厚,在八旬老人身上用藥是沒有回旋余地的,非辯證準確是不敢下藥的,佩服佩服!
-----------這個標題有點看不懂。。。是黃煌的治驗,還是樓主的治驗?或者樓主就是黃煌?
-----------是黃煌的治驗
-----------原來是黃煌的經驗,不過學習了,不愧是經方大家,開出的第二方優(yōu)美之極,不次于書畫大家之作.
-----------我怎么感覺樓主就是黃煌老師啊?
-----------
本帖最后由 ycs6186 于 2012/1/29 20:24 編輯 www.med126.com確實辯證準確。樓主應交待清楚文章出處。
-----------學習了。通陽即是利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