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論白?
    

吳醫(yī)匯講:論白?

白 一癥,考古方書無專條論及,間有在 疹門中發(fā)明一二,究未能盡其底蘊。今溫熱證中,每多發(fā)出如粞如粟,色白形尖者,謂之白 。有初病即見者,有見而即愈者,有見而危殆者,有病經日久, 疹已見,補瀉已施之后,仍然發(fā)此而愈者。泛稱時氣所致,殊不知致病之由既異,治療…

白 一癥,考古方書無專條論及,間有在 疹門中發(fā)明一二,究未能盡其底蘊。今溫熱證中,每多發(fā)出如粞如粟,色白形尖者,謂之白 。有初病即見者,有見而即愈者,有見而危殆者,有病經日久, 疹已見,補瀉已施之后,仍然發(fā)此而愈者。泛稱時氣所致,殊不知致病之由既異,治療之法不同,不可不與 疹詳辨而審處之也。蓋傷寒傳經,熱病汗出不徹,邪熱轉屬陽明,多氣多血之經,或由經入府,受熱蒸灼,營傷血熱不散,而里實表虛,熱氣乘虛出于膚腠,故稀如蚊跡,稠如錦紋者為斑;紫黑為胃爛而不治也。時行風熱之氣,侵入肺虛血熱之體,失于清透,傷及手太陰血分,乘虛出于皮膚,如沙如粟而色紅瑣碎者為麻;驓q當火運,復感時厲之毒,即咽痛而成丹痧及爛喉痧之類,為最劇者也。

至于白 一癥,則溫熱暑邪病中,必兼m.gydjdsj.org.cn/zhuyuan/濕為多。蓋伏氣之發(fā),本從內出,然必因外感,及人身素蘊之濕,與外觸之邪,互相蒸發(fā),上甚為熱。初病治法,設不用清透滲解,則肺為熱傷,氣從中餒,不能振邪外解,熱漸陷于營分,轉投清營滋化,熱勢稍緩,而肺氣亦得借以自復,所留之濕,仍從上焦氣分尋隙而出,于是發(fā)為白 。以肺主氣,故多發(fā)于頤、項、肩、背、胸臆之間;白為m.gydjdsj.org.cn/yaoshi/肺之色,光潤為濕之余氣,至此而邪始盡泄也。甚有幾經補瀉之后,病仍不解,忽然發(fā)此而愈者,以其人之氣液內復,邪自外透,故不治亦愈也。若其根本已虛,無氣蒸達,多有延為衰脫者。故此癥以元氣未漓,色潤晶瑩,有神者為吉;枯白乏澤,空殼稀散者,為氣竭而HT ?傄孕紊轁,卜其氣液之竭與否也。大抵此癥,在春末、夏初,暑濕之令為甚,秋冬則間有之,要不出乎手經受病,仍從手經發(fā)泄,不比足經之邪,可從下解也。夫肺為主氣之藏,氣旺則邪從外解,上泄而病愈,氣衰則邪正并竭,雖發(fā)必朽白無神而難治。觀《內經》暑與濕同推,仲圣痙濕 合論,益知暑熱溫邪癥中,多夾濕邪,更無疑矣。一隙微明,以俟高賢正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