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點三日,死生判矣,斷于此時,方稱高列開竅,唯面部要緊,面者諸會之真,天庭印堂,尤面部最要緊者。師曰∶天庭為看痘把柄,何者,元神所歸也。元神者,元氣也。小兒出痘,不過氣、血、毒三字,氣血又元氣所統(tǒng)也。元氣勝毒,開落應(yīng)期,毒勝元氣,內(nèi)攻外剝,毒既勝矣。又安望元氣之復(fù)勝哉。
天庭先見先起,先灌先靨,密而癢(毒盛氣不足),慘而黯(毒盛血不足),皆死癥也。毒從虛發(fā),信矣哉。
凡見點磊落,摸過礙手,顏色潤澤,眼部以下先見,身熱漸退,吉癥也。蓋此等磊落礙手,稀而有神者也,色潤澤,謂有彩也。天庭后見,元氣內(nèi)固也,反是者逆。
葉錫侯曰∶毒盛從上部先見,毒微從下部先見,如火之盛,而必先有焰于上也。不由血領(lǐng)氣拘,而先上頭額者,則毒固可知,而生死亦從可知矣。
痘初出時,三五相連者,后必密,單見者稀,毒之淺深,于此可以預(yù)決。
形屬氣,色屬血,兩者俱可驗吉兇,定生死,人何專言血而不及氣。氣無形難知,血有形易見,故見點三日,色如豬肝者死,如紅米飯m.gydjdsj.org.cn/pharm/者死,毒散漫于皮膚,如洗過大紅綢者重。雖然,面部上有數(shù)十顆神彩奕奕者,尚可救活。師曰∶不慮形惡,慮無神;不慮色惡,慮無彩。形綻而凸,彩潤而明,惡癥緊要處,見有一二紅活可愛,雖兇亦吉。何者?元氣猶存也。
程占五曰∶有一二紅活可愛,雖兇亦吉。何庸妄者,必諉之不治。病家又有眼不識高明,甘視其孩抱之呼號而莫之救,哀哉。
大都自眉以上見點,有神彩悅目可愛,仍不瑣屑,又不歪邪,雖遍身稠密,雜癥百出,總不至于死。悅目二字,即予筆舌,亦難盡述,在學人心領(lǐng)意會而已。
見點頭焦神躁,舌苔而色或紫者,是血分毒熾,而未必不由內(nèi)熱也。
見點白如水珠者重,若稀疏不密,人素色黃,而痘頗起發(fā),氣至而血不至也。當散火。倘神不內(nèi)寧,痘日增多,頂尖作 子形,毒大盛也,恐非藥所愈。
見兩日而大便尚秘,舌上無苔,m.gydjdsj.org.cn/shiti/知是血熱,非毒壅也,急行清解,本方加枳殼、明粉治之,否則恐灌漿時。嘔痛作瀉而不起,本方內(nèi)芎、歸宜倍用。
見點色白不紅,不可便作虛治。白而無神,唇舌淡白,或吐或瀉,虛癥也。若白而起色,唇舌赤紅,非虛也。三日后漸變深紫,其誤人不淺,見點腳冰冷者,不必慮之,氣未下行也。
初見時,大小不一。有色點如沸者,曰夾疹,本方加救苦丹治之。又有一等瑣屑紅點,隱隱肉間,曰夾痧,治亦同之。丹毒亦然。但有此癥,必正痘悅目可愛,方為痧疹之夾。不然,是痘也,最當別之。又有痘出數(shù)顆,而夾疹遍身,圓凈疏朗,形色紅活,現(xiàn)兩日而盡沒,見者莫不驚愕。然此疹也,非痘也。痘沒必悶亂煩躁,此則寧靜,且正痘顯然,故知其為疹也。治以平劑自愈。然未沒時,亦難識認。
點見身熱,毒未盡也,但所感不同,有寒氣外郁者,有熱氣內(nèi)郁者,均散之。
見點自汗,有生者,有死者,丹溪謂自汗無妨,指形色善者言也。若汗出而顏色日變必死,不可不極辨之。
凡痘出不快,須審時藥之,冬則寒郁,夏則熱郁。然亦有虛實之別。唇舌滋潤無苔,當從虛治。
見點色白,不甚起發(fā),唇舌淡瑩,或吐或瀉,或腹脹,或自汗肢冷,神氣怯弱,須從虛例。
見點在于肚臍,或在肛門,而四圍成堆者,皆重癥也。
初見數(shù)顆于山根上者重,才出而聲遂變,亦重。
痘出數(shù)點,而面目即光亮如瓜,口中氣臭,勃勃沖人,必至發(fā)斑吐血而死。
見點先于眉上,或兩太陽出數(shù)粒,突起光亮,少頃即沒,此賊痘也,必死。
有初出愛人,皮薄光亮,一兩日即長大,是未至而至,癘氣使然也,后必癢塌而死。凡患諸瘡毒未愈,或瘡毒新愈,而見點于此者重,此陽毒也。若瘡不干紅,雖重不死。
謂為于可為之時則從,為于不可為之時則兇,指險癥也。至見點如蛇皮,如蠶種,如蚊跡,如瘙斑,如湯泡,如火刺,如青黑藍斑,或身如被杖,發(fā)斑而唇腫口臭,或鎖項,或蒙頭,或斷腰,或無根,或色粉白如枯骨,或胸高氣喘,七孔流血,或面紋如橘皮,形色不正而驚狂,并腰痛腹疼不止,可為乎?不可為乎?
書謂見點吐紫黑血者不治。向有潘姓女六歲,見點兩日,夜間吐紫數(shù)升,舉家驚恐,即老醫(yī)亦因吐血而去,余詳之,非毒也,大補脾胃而痊。何者,唇舌滋潤,內(nèi)無毒也。形色兩善,外無毒也。血去而神寧,血有余也。女父素患血癥,此之吐血,是子乘父余,乃熱激動,故一涌而出,非毒也。倘用犀角解毒,得無殞乎?古云∶盡信書不如無書。
凡謂斷腰無根,必諸痘形色不善方是。茍形色圓澤,即腰腳無,又何妨哉。
十神解毒湯 治身熱毛焦,皮燥腮紅,額紅點紅,煩渴引飲,睡臥不寧,小便赤澀等癥當歸 川芎 生地 赤芍 丹皮 紅花 連翹 木通 甘草 桔梗 燈心 蔥白 大腹皮 淡竹葉
作癢,加桂枝。
唇燥舌苔,加熱見愁。(備用方)
夾疹,下救苦丹。(備用方)
發(fā)紅斑,加元參、犀角,下熱見愁。
咽痛,加元參、射干,外行吹法。
黑陷疔毒,加賽春雷,外點四圣丹。(備用方)
失血干嘔,加犀角、熱見愁。
溺血,加犀角、生地。
便黑,加犀角、桃仁、黃連。
腹脹喘滿,目怒而浮,毛直皮焦,加麻黃,下救苦丹。
秘而喘者,加千里馬。(備用方)
泄瀉,加豬苓、澤瀉。
傷食膨脹,加楂、樸、曲芽。
腹痛有三∶傷食,和中丸。毒攻沖,救苦丹。氣滯,加青皮、木香。
凡腹痛俱宜千里馬下之,一通即已,不可過。過則毒瓦斯內(nèi)作,反成他癥。
四日五日毒瓦斯盛者,加楂、芷、筍尖。痘至四日,理該易方。若毒盛未除,何可輕易。
唯加人參四五分足矣,此名喚漿法。
凡遇熱苔,熱見愁不可缺。有下癥,千里馬不可缺。有壅遏癥,救苦丹不可缺。痘欲出不出,干紫焦枯,黑陷疔毒,賽春雷不可缺。若唇舌紅赤,小便短少,身熱煩渴,痘色干紅者,滿天秋不可缺。大都凡見熱癥,滿天秋乃第一要藥。
或曰∶熱見愁、千里馬,皆苦寒藥也,子以舌苔,用熱見愁固矣。乃所謂下癥者何也。
曰∶謂舌苔過甚耳。曰∶有舌苔而作瀉可乎?曰可。通因通用,此之謂也。
曰∶壅熱者謂何?曰∶謂毒盛郁遏耳。何以驗之?曰∶腹脹喘滿,目怒面浮,毛直皮枯,欲出不出,蒸蒸然煩,翕翕然熱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