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研習《
傷寒論》過程中碰到這樣一個問題,請教各位先生給予指點。六經欲解時少陽經寅卯辰,太陽經巳午未,陽明經申酉戌。即陽經欲解時從寅至戌上,占了一天十二個時辰的四分之三,陰經欲解時其所涉間期僅從亥至卯上五個時辰,并且只有太陽和太陰呈相對關系。陰陽本來是對立統一的,但作為陰經和陽經的欲解時卻為什么沒有呈相對關系。而且陽經的欲解時占了一天的大部分,陰經卻只占了一半不到。這是為什么?
[
Last edited by tjq096340 on 2006/11/24 at 22:51 ]
-----------陽長陰短故也。
-----------陽比陰長三分之一即十二分之四(十二分之九減十二分之五)嗎?試舉自然現象例說明。
[
Last edited by tjq096340 on 2006/11/24 at 22:46 ]
-----------本帖提出的問題是個不應忽視的問題,為何無人跟帖呢?
“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陰靜陽動,陽主陰從,故陽旺于“陽中之陽,陽中之陰,陰中之陽”,陰旺于“陰中之陰”,故陽經欲解時從寅至戌上了占一天十二個時辰的四分之三。
-----------
Originally posted by 志一 at 2006/11/30 09:25:
故陽旺于“陽中之陽,陽中之陰,陰中之陽”,陰旺于“陰中之陰”,
請教志一先生此處 “故 陰旺于“陰中之陰”,”之意?
末學愚鈍!
-----------后學以為樓主先生時辰計算錯了,請樓主先生仔細想想行嗎
-----------自然界的陰陽在氣化的表現上是不同的.
張仲景論述的六經欲解是在講借助自然界的陰陽氣化幫助機體恢復功能.
不知道你是否了解開普勒第三定律.講述了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行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規(guī)律:太陽處在地球運行的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上,春夏秋冬所掃過的面積相同,但運行的路程卻完全不同.所謂的陽側面的路程大于陰側面路程.但陽側面的面積確于陰側面相同.這就是一個辨證統一的關系.
在氣化上,有大有小.在體質上,完全相同.
朱丹溪在論述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時候引用了太陽和月亮的比喻,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張仲景把所有的疾病分為三類:一者,經絡受邪,入藏府,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在傷寒論中主要論述外感病,所以屬于第二類疾病。而真正涉及到內傷病就不能夠按照這個欲解時了,而是按照
流注來治療了。
-----------先生所論,言之在理,日、地、月三者對待關系,自然是陽主陰從。祖國醫(yī)學講究天人相應。觀天察地有驗于人,故人、地關連于時間醫(yī)學上當不應輕忽,愚以為人、地為主,日、月為輔,或許較切中庸。時間醫(yī)學是個大話題,許多論點涉及對陰陽原始概念深、廣度的商榷,一言難盡,此不嘮叨。先生用天文學知識解答樓主設問,古賢成無已師已然論及,自茲以后,諸有注傷寒者多,從六經經氣旺時作解,雖解有源頭,但實不能答樓主設問,今時劉力紅老師《思考中醫(yī)》一書對此有專題論述,言甚精妙,獨出機杼,惜驗于臨床,未知幾許!
樓主先生于六經欲解時辰設問,甚有力度,愚微末之人,何敢奢答,今略呈拙見,殆笑大方了,其實從內經早有論及,愚真是饒舌之徒。
一、六經病欲解時辰,為何三陽經占九個時辰,而三陰經占五個時辰?
傷寒六經病,三陽病在表而輕,故愈時多而危進少,三陰病在里而重,故愈時少而危時多,愚從病的角度來強作解,不知可否?
二、為何只太陽與太陰的欲解時有相對待關系,而它經則無?
觀樓主先生此問,當有易學在胸,先天八卦兩兩相對,而變及后天卻只一坎、離相對了,為何?雖說易醫(yī)相通可以互參,但易實不等于醫(yī),醫(yī)實不等于易也,內經有云:“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愚強引過來,權作搪塞一解吧,至于"它經則無"之問,愚怕膠枉鼓瑟,不敢現丑了······,強作解來,甚覺勉強,誠請論壇眾同道學友指正。
前時回帖,太過草率,請樓主先生見諒,怎樣學習傷寒,怎樣學習中醫(yī),愿與從同道學友三思共進,謝謝!
-----------我看
陰陽的時間概念
其實是
陰陽的空間概念
LZ 以為如何
至于什么幾分之幾
我勸LZ不必專
牛角尖
其實是三者的關系
是
太陽
月亮
地球
三者的關系
在
黃帝內經中確定
太陽,少陽等十二經的時候是依據
太陽和月亮對人體的影響的關系總結.
就是說參照物
月亮在用行中還要被地球遮擋幾天.所以就有不對稱的感覺.
在易經和易術中就有--------六甲空亡一說.
-----------誰說中醫(yī)不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