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wǎng)上看到“用
白芥子30克加
南星30克,
姜汁適量調(diào)成糊狀,分別涂布涌泉穴上(或加中脘穴),干后另換,1日3-5次,治哮喘(痰喘上氣);”很興奮,因為我有20多年的哮喘,近年來更年期中,喘更頻繁。所以想借用此外敷的方法嘗試治療哮喘。
考慮到30克白
芥子和30克南星太多,所以取已經(jīng)打成粉末的
白芥子和南星各15克混合后,用姜汁調(diào)成糊狀后,在臨睡前取一元硬幣大小分別敷于中脘和雙腳的涌泉穴,第二天早上起床時取下一看還是濕濕的,姜汁沒有干的跡象。沒想到第二天白天中脘處已開始癢,到晚上又更癢了,當晚就停止了中脘的敷貼。但涌泉處沒有任何反映,所以第二天、第三天臨睡前繼續(xù)在涌泉處敷貼,早上取下,到第四天腳底奇癢難忍就停用了。尤其是敷貼的周圍一圈特別癢。第三天中脘處已布滿一個一個大水泡,而且癢得難以忍受。直到現(xiàn)在已十天了中脘處的癢才完全好轉(zhuǎn)。而腳底仍然在癢,而且腳底敷貼周圍有一些小泡,目前腳底的癢仍有。小泡已基本愈合。在癢的這段時間里,喘仍然頻發(fā),一動尤其會
氣喘厲害,尚未見喘有緩解的跡象。
不知是否是我制作的方法出了問題?還是用此法治哮喘有什么限定條件?請高手指點!謝謝
-----------這方只能參考,人的秉賦不同,病因不同,效果豈能都100%。起泡是白芥子燒的。
-----------時間不對,應(yīng)該三伏天來做。
白芥子在中藥材里屬溫化寒痰類藥物,據(jù)現(xiàn)代藥理分析,白芥子能抑制一些皮膚真菌,利用它外敷有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皮膚發(fā)紅充血,久敷會使皮膚起皰。據(jù)此,可利用白芥子外敷治療哮喘、
過敏性鼻炎等疾病,方法是將白芥子等通經(jīng)走竄的中藥研末,調(diào)以姜汁成糊狀,再細加工,于三伏天期間,敷于患者的肺腧、心腧、脾腧、風門、大杼、腎腧等6個穴位上,再用膠布固定,功效明顯。
-----------
回復 ketao88 的帖子謝謝高手的指點,看來使用白芥子是有時間要求,明年大伏天再試試吧。
-----------
本帖最后由 ketao88 于 2011/12/22 15:06 編輯 www.med126.com回復 金海 的帖子以我的理解,三伏天是最熱的時候,也是人體陽氣最盛之時,這時候用白芥子外敷,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夏天天氣熱,腠理開,外敷藥效才能深入肌膚。所謂頑痰,在那個時候最容易被拔出,就像豬油,冬天結(jié)成固體,很難清除,夏天它自己就化了,清除就容易得多。這就是中醫(yī)講的順應(yīng)自然。所謂冬病夏治,就是這個思路。哮喘也是在秋冬頑痰凝固時最厲害吧?
-----------
回復 ketao88 的帖子本想夏天再試試的。但這次使用才發(fā)現(xiàn)白芥子這么厲害,敷一天(就會出這么多水泡和奇癢),要停十天(消泡和讓表皮康復)。這樣的治療會有效果?看來可能還是使用方法有問題。請指教!
-----------哮喘如果單純心下有水氣,
小青龍湯就可以。如有痰飲,可能要用到
十棗湯(實)或三物白散(虛)。吐法。
-----------哮喘如果單純心下有水氣,
小青龍湯就可以。如有痰飲,可能要用到十棗湯(實)或三物白散(虛)。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