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lái)源 | 《金匱》卷上。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百合病,發(fā)汗后者。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先以水洗百合,漬1宿,當(dāng)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2升,煎取1升,去滓;別以泉水2升煎知母,取1升,去滓;后合和,煎取1升5合,分溫再服。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古方選注》:君以百合,甘涼清肺;佐以知母,救肺之陰,使膀胱水臟知有母氣,救肺即所以救膀胱,是陽(yáng)病救陰之法也。 2.《金匱方歌括》元犀按:百脈俱朝于肺。百脈俱病,病形錯(cuò)雜,不能悉治,只于肺治之。肺主氣,氣之為病,非實(shí)而不順,即虛而不足。百合能治邪氣之實(shí),而補(bǔ)正氣之虛;知母人肺金,益其水源,下通膀胱,使天水之氣合,而所傷之陰轉(zhuǎn),則其邪從小便出矣。若誤汗傷陰者,汗為陰液,陰液傷故以此湯維其陽(yáng),即所以救陰也。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