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臍疝繼發(fā)臍瘺的診治
-----
臍疝是指腹腔臟器(多指小腸)經臍孔墜入到皮下而形成的一種外科疾病。幼齡家畜容易發(fā)生,其中仔豬最為多見。由于不能及時進行診治,常繼發(fā)腸粘連甚至腸壞死、臍瘺,嚴重影響仔豬的生長發(fā)育,給養(yǎng)豬戶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筆者診治的1例仔豬臍疝繼發(fā)臍瘺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1發(fā)病情況:患病仔豬為雌性,體重約15 kg,出生后22日齡時發(fā)現臍部出現腫脹,觸之柔軟、無熱無痛,以
手掌按壓時腫脹物消失,壓力撤去時腫脹物恢復原狀,仔豬精神狀況和飲食欲未見異常。由于當時未采取有效措施,腫脹物日漸增大;后來該仔豬采食量明顯減少,精神沉郁,臍部周圍被毛被糞便污染嚴重,并有液體從此滲出,經保定后檢查發(fā)現:臍部出現孔洞,其面積為2 cm×3 cm,邊緣不整齊,從此處流出糞便,周圍組織比較堅硬;用右手食指沿與〖JP2〗腹壁平行的方向向頭部、尾部方向探查時可入腹腔,退出時手指染有糞便;體溫41.5℃,呼吸96次/min,脈搏34次/min。最后確診該仔豬為臍疝繼發(fā)臍瘺,遂決定手術治療,10 d后一切恢復正常,直至出欄前未復發(fā)。2手術過程:靜脈注射鹽酸
氯丙嗪注射液0.2 mL/kg體重,待其安靜后采取仰臥姿勢保定,在腹白線上臍部破裂孔兩側距其邊緣0.5cm處切開皮膚5cm,分離腹直肌至腹腔,然后再分離臍孔周圍的皮膚和增生的結締組織,之后將形成瘺管的小腸及粘連的腸管一同引到手術切口外,用大塊紗布將其與腹腔隔離,防止糞便污染腹腔;用左右兩手的拇指和食指鈍性剝離發(fā)生粘連的腸管,此時粘連的腸管呈暗紅色且質脆。此時發(fā)現臍瘺是一段小腸的側壁與臍孔周圍組織粘連后臍部皮膚摩擦破裂而形成的,腹腔內未被糞便污染,但是
腹水較多,呈淡紅色。用兩把腸鉗夾持形成瘺道的腸管兩端的健康腸管,用組織剪將其剪除,然后用
青霉素生理鹽水沖洗后進行腸管斷端吻合術,縫合完畢后送入腹腔,再徹底沖洗腹腔;清除手術切口周圍的壞死組織,最后常規(guī)方法閉合腹壁切口。3術后護理:肌肉注射青霉素80萬IU、
鏈霉素60萬μg、安痛定5mL,2次/d,連用7d。手術切口用70%酒精棉消毒,隔日1次。術后3d內控制其采食量,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飼喂,給予少量新鮮的白菜和
菠菜,保證飲水(最好是溫水)及圈舍衛(wèi)生。第10天拆除皮膚縫線,傷口愈合良好。
畜牧導航:
養(yǎng)豬資訊 豬價格行情 養(yǎng)豬技術 豬病防治 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豬問答 養(yǎng)豬視頻 豬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