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ning tiao gen
|
英文名 |
root of Intermediate Peashrub.
|
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中間錦雞兒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小葉錦雞兒 矮小灌木,高30-100cm。多分枝,樹皮灰黃色,幼枝被絲質(zhì)柔毛。長枝上的托葉宿存硬化成針刺,長4-7mm;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葉軸長2.5-5cm,密被白色短柔毛;小葉3-8對,小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3-8mm,寬2-7mm,先端圓或尖,具刺尖,基部楔形,兩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單生;花梗長15-25mm,密被絹狀柔毛,常在中部以上具關(guān)節(jié);萼筒管狀鐘形,長約1cm,寬5-7mm,密被短柔毛,萼齒寬三角形,長約2mm;花冠蝶形,黃色,長2-2.5cm,寬約1.5cm,先端尖,基部具短爪,旗瓣寬卵形,長約2.5cm,翼瓣長橢圓形,長3.3-3.5cm,爪長為瓣片的1/2,耳短,長約2mm,龍骨瓣橢圓形,長2-3.3cm,爪稍短于瓣片,耳極短,圓形;雄蕊10,二體;子房無毛或下部疏被短絨毛。莢果扁,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4cm,寬4-6mm,花柱宿存暗褐色或黑褐色,無毛,厚革質(zhì)。種子紅色;ㄆ5月,果期6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內(nèi)蒙古、陜西、甘肅、寧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沙丘、山坡及干燥坡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采挖根部,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根含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偽贗靛甙元(pseudobaptigen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3,4ˊ-二甲氧基-異黃酮-7-O-葡萄糖甙(3,4ˊ-dimethoxy-isoflavone-7-O-glucoside),4ˊ-甲氧基、異黃酮-7-O-葡萄糖甙(4ˊ-methoxy-isoflavone-7-O-glucoside),3ˊ,4ˊ-亞甲二氧基-7-O-葡萄糖甙(3ˊ,4ˊ-methylenedioxy-7-O-glucoside),β-谷甾醇棕櫚酸酯(β-sitosteryl palmitat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辛;溫
|
歸經(jīng) |
心;肝經(jīng)
|
功效 |
益氣養(yǎng)陰
|
功效分類 |
養(yǎng)陰藥
|
主治 |
頭暈,心悸,氣短乏力,高血壓病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 H.C.Fu
|
科屬分類 |
豆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