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cang bai guo lu hua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報春花科植物灰葉珍珠菜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45-75cm。基部圓柱形,上部鈍四棱形,無毛。莖下部葉對生,間距稍密,上部葉互生或近對生;葉近于無柄;葉片披針形,長5-7(-11)cm,寬8-12(-18)cm,兩端漸狹,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色,無腺點或隱約可見少數(shù)粒狀突起?偁罨ㄐ蝽斏换üiL8-12mm;苞片披針形,稍短于花梗;花萼長約4.5mm,5分裂近達(dá)基部,裂片披針形,寬約1.2mm,邊緣膜質(zhì),有褐色腺條;花冠淡紅色,長約6mm,5分裂,合生部分長達(dá)2.5cm,裂片闊倒卵形至近圓形,基部具爪;雄蕊5,伸出花冠外,花絲貼生于花冠裂片基部,長約4mm,花藥卵形,長約0.8mm;子房卵珠形,花柱長約4.5mm。蒴果。花期7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云南西南部。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000-2400m的山谷林緣。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含角蛋白,氨基酸。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有一定的解熱作用。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性涼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
功效 | 透疹 |
功效分類 | 解毒藥 |
主治 | 小兒麻疹不透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1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清疹功能。用于治小兒麻疹不透。 |
考證 | 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Lysimachia glaucina Franch. |
科屬分類 | 報春花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