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大葉半邊蓮。 |
漢語拼音 | pu tao ye qiu hai ta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秋海棠科植物葡萄葉秋海棠帶根莖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肉質(zhì)草本,高可達(dá)40cm。具塊莖,有纖維狀根,莖高達(dá)12cm,分枝和總花梗有縱溝,多疣點。葉對生;葉柄長15-20cm;葉片近圓形,長、寬12-15cm,先端鈍圓,5-9淺裂至深達(dá)葉片的三分之一,裂片寬三角形,漸尖頭,基部呈心形,近對稱,上面暗綠以,下面綠色,兩面無毛,邊緣有細(xì)齒。2歧聚傘花序,總花梗從下部對生葉腋生出,有時也從上部第2對生的葉腋生出(這時其中1葉變成花序),花4朵,熗紅色。蒴果近球形,有3翅,其中1翅較大,長約1cm,為寬的2倍,有明顯的縱脈,先端鈍圓。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廣東、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濃陰濕地或密林下水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酸;澀;性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涼血止血藥;散瘀消腫藥 |
主治 | 瘡癤腫毒;痢疾;肺熱咯血;吐血;便血;外傷出血;跌打傷腫;蛇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Begonia edulis Levl.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Begonia edulis Levl. |
科屬分類 | 秋海棠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