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鵝仔草、百葉草 |
漢語拼音 | cao xie qi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金星蕨科植物單葉新月蕨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植株高30-40cm。根莖細長橫生,被披針形鱗片。葉遠生,二型,單一;營養(yǎng)葉柄長14-18cm,禾稈色;葉片紙質,干后綠色,橢圓狀披針形,長15-20cm,寬4-5cm,基部心形或偶有1對耳片,全緣或具粗鈍齒;葉脈網(wǎng)狀,在側脈間形成2行整齊的方形網(wǎng)眼。孢子葉高出營養(yǎng)葉,葉柄長30-35cm;葉片披針形,長5-10cm,寬8-15cm,基部心形或戟形,全緣。孢子囊群生于小脈上,幼時圓形,成熟時滿布葉片下面;無囊群蓋。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50-1500m的林下溪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微澀;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咽喉腫痛;痢疾;毒蛇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ronephrium simplex(Hook.)Holtt.[Meniscium simplex Hook.;Abacopteris simplex(Hook.)Ching] |
科屬分類 | 金星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