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三顆針、刺黃連、雞腳刺、刺黃芩、刺黃檗 |
漢語拼音 | hei shi zhu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小檗科植物深黑小黑檗的根或莖。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深黑小檗,常綠灌木,高可達(dá)2m。小枝圓柱形,還黃色,刺3分叉,長1-4cm。葉3-4片簇生,革質(zhì);葉片長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3-8cm,寬1-2cm,先端短尖,有小尖刺,基部楔形,邊緣具針鋸齒,通常在20枚以下,上面綠色,下面黃綠色,葉脈不顯。花2-9朵簇生,花梗長4-15mm,花黃色,直徑1-1.5cm;雄蕊6,花藥瓣裂;子房上位,具短花柱。漿果短卵圓形,長5mm,深黑色,無粉或稍被粉。花期5月,果期8-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野荒坡灌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四季均可采收,除去雜質(zhì)根去須根,莖去葉,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根含小檗堿(berberin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寒 |
歸經(jīng) | 肝;大腸經(jīng) |
功效 |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燥濕藥;瀉火解毒藥 |
主治 | 濕熱泄瀉;痢疾;黃疸;目赤腫痛;外傷感染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泡酒擦;或磨水點(diǎn)眼角。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Berberis atrocarpa Schneid. |
科屬分類 | 小檗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