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chui si hai ta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薔薇科植物垂絲海棠的花。 |
動植物形態(tài) | 垂絲海棠,喬木,高達5m。樹冠開展;小枝細弱,微彎曲,最初有毛,不久脫落,紫色或紫褐色。單葉互生;葉柄長5-25mm;托葉小,膜質(zhì),披針形,早落;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至長橢圓卵形,長3.5-8cm,寬2.5-4.5cm,邊緣有圓鈍細鋸齒,中脈有時個短柔毛,其余部分均無毛,上面深綠色,有光澤并常帶紫暈;▋尚裕粋惴炕ㄐ,具花4-6朵;花梗細弱,長2-4cm,下垂,有稀疏柔毛,紫色;花粉紅色,直徑3-3.5cm;萼筒外面無毛;萼裂片三角狀卵形,內(nèi)面密被絨毛;花瓣倒卵形,長約1.5cm,基部有短爪,常在5數(shù)以上;雄蕊20-25,花絲長短不齊,約等于花瓣之半;花柱4或5,較雄蕊為長,基部有長絨毛,頂花有時缺少雌蕊。果實梨形或倒卵形,直徑6-8mm,略帶紫色,成熟很遲,萼片脫落,果梗長2-5cm;ㄆ3-4月,果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陜西、江蘇、安徽、浙江、四川、云南等地。各地常見栽培。有重瓣、白花等變種。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50-1200m的山坡叢林中山溪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3-4月花盛開時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本品花暗紅色,下垂;萼筒紫紅色,5裂,裂片卵形,邊緣有毛,外表面無毛,內(nèi)面密生白色絨毛;ò10余片,倒卵形,表面光滑無毛,內(nèi)面疏生白色絨毛;雄蕊多數(shù),花柱5,基部密生絨毛;花柄細長,紫色,長2-4cm,疏生絨毛。氣微,味微苦、澀。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淡、苦、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調(diào)經(jīng)和血 |
功效分類 | 調(diào)經(jīng)和血藥 |
主治 | 血崩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Folium Mali Hallian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Malus halliana Koehne |
科屬分類 | 薔薇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