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云南中醫(yī)雜志1989,10(4):24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大黃10g,桂枝10g,桃仁10g,當歸10g,柴胡15g,黃芩10g,黨參10g,黃芪10g,川芎10g,甘草10g,大棗10g,半夏12g。 |
加減 | 體弱者大黃可減少到10g至6g;痛甚加芍藥30g,絲瓜絡(luò)15g;紅腫甚者加赤芍15-30g;伴潮熱者加泰艽15-20g,生地15-30g。 |
功效 | |
主治 | 熱痹。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日12g,5日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熱痹32例中,男11例,女21例;年齡最小36歲,最大69歲;病程1周至3個月者20例,4-6個月者12例。臨床治愈(患肢關(guān)節(jié)紅腫熱痛消失,功能恢復(fù)正常者)16例(50%),顯效(關(guān)節(jié)紅腫熱痛基本消失,功能恢復(fù)正常)14例(43.7%),有效(藥后自覺疼痛減輕1/3以上者)2例;總有效率為100%。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