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當歸端
|
年份 | daang guei dorn
|
別名 | 兩芎、野川芎
|
來源 | 今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的根、根狀莖。
|
形態(tài)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約1米。根狀莖為不規(guī)則的結節(jié)狀,表面黃褐色;莖有縱槽,中空。葉互生。基生葉2~3回單數(shù)羽狀全裂,末回裂片卵形,長3~5.5厘米,寬1~25厘米,頂端急尖,邊為不整齊羽狀深裂;莖上部葉基膨大呈鞘狀抱莖;ò咨,花萼5瓣裂,花瓣5;復傘形花序頂生。雙懸果卵狀橢圓形,稍側偏。果期4~12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山沖溝邊,也有栽培。產于全州、資源、凌云、那坡、金秀等縣市;分布于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洗凈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辛,性溫。
|
功效 | 發(fā)表散寒,祛風除濕,止痛。
|
傳統(tǒng)應用 | |
用法用量 | 3~6克,水煎或浸酒服。
|
方例 | |
化學成分 | 蒿本含揮發(fā)油0.85%,主成分為:新蛇床內酯占25%,檸檬烯占14.44%,蛇床內酯占10.78%,4-松油醇占8.0%,還含:乙酸4-松油醇酯,棕櫚酸,α-柏木烯,β-,δ-芹子烯,2,3-二氫-4-甲基呋喃,庚醛,α-蒎烯,3-蒈烯,香檜烯,β-羅勒烯-Y,異松油烯,異戊酸-3-甲基丁基酯,對中氧基乙酰苯酚,對甲氧基乙酰苯酮,α-及β-欖香烯,δ-愈創(chuàng)木烯,雪松烯,γ-蓽澄茄烯,肉豆蔻醚,9,10-十八碳二烯酸[1]等。另有報道,揮發(fā)油中含:α-及β-蒎烯,香檜烯,樟烯,月桂烯,3-菌烯,α-及β-水芹烯,對聚傘花素,α-及γ-松油烯,異松油烯,1-乙氧基-4-甲基苯,樟腦,戊苯,4-松油醇,黛衣草醇,α-松油醇,桃金娘醇,馬鞭草烯酮,橙花醇,橙花醛,牻牛兒醇,乙酸龍腦酯,乙酸-4-松油醇酯,香荊芥酚,α-(王古)(王巴)烯,β-欖香烯,β-丁香烯,α-及β-金合歡烯,補橙烯,α-葎草烯,α-美黃烯,γ-衣蘭油烯,γ-廣藿香烯,β-芹子烯,β-蓽澄茄烯、異肉豆蔻醚,欖香脂素,3-亞丁基苯酞,新蛇床內酯[2]等。蒿本還含3-亞丁基-4,5-二氫苯酞,蔗糖[3],對苯二甲酸二甲酯,洋川穹內酯A、G、H、I,β-谷甾醇[4],阿魏酸[5]。
|
藥理 | 1.中樞抑制作用 蒿本中性油7.017g(生藥)/kg和14.034g(生藥)/kg灌胃,能明顯減少小鼠自發(fā)活動,加強硫噴妥鈉引起的睡眠,顯著抑制苯丙胺所致小鼠運動性興奮及腹腔注射酒石酸銻鉀所致小鼠扭體反應,明顯延長熱板法痛閾時間,對傷寒副傷寒混合菌苗引起發(fā)熱的家兔有明顯解熱作用,并能降低小鼠的正常體溫,表明有顯著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熱和降溫等中樞抑制作用[1,2]。蒿本水提取液7g(生藥)/kg灌胃,對小鼠也有明顯的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作用;9.4g/kg灌胃對大鼠有明顯解熱作用[3]。蒿本所含蒿本內酯[4]和阿魏酸[5]也有相似的中樞抑制作用[6]。 2.抗炎作用 蒿本的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對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癥的抑制率分別為72.9%和75.3%,前者對蛋清性水腫也有一定抑制作用[7]。蒿術中件油7.017g(生藥)/kg和14.34g(生藥)/kg灌胃均能顯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和組胺所致大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高,二甲苯所致小鼠耳殼腫脹,角又菜膠所致正常及摘除腎上腺大鼠的足腫,但不能抑制大鼠塑料環(huán)肉芽腫增生,也不能延長摘除腎上腺大鼠的生存時間,提示其抗炎作用與垂體腎上腺系統(tǒng)無明顯關系,可能與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相關[8]。 3.對心血管的作用 蒿本水提取物或醇提取物2g/kg靜脈注射,對麻醉兔有明顯降血壓作用,但持續(xù)時間較短;兔耳和蛙下肢血管灌流表明有直接血管擴張作用;此外,對離體蛙心有抑制作用,使收縮力減弱[9]。阿魏酸鈉有擴張冠狀血管,增加冠脈流量,解除血管痙攣和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10]。此外,尚有縮小家兔實驗性心肌梗死范圍[11]及減輕缺血心肌再灌注損傷等作用[12]。 4.對耐缺氧的影響 蒿本中性油2.5g/kg和5.0g/kg灌胃,能明顯減慢小鼠的耗氧速度,延長其存活時間,明顯提高小鼠常壓耐缺氧的能力;減輕亞硝酸鈉(NaNO2)和氫化鉀(KCN)所致小鼠組織細胞缺氧的程度,延長小鼠的生存時間,在腦缺血性缺氧情況下也能延長小鼠的存活時間,還能對抗由腦垂體后葉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時心電圖S點壓低。這些實驗表明藁本中性油能提高動物耐缺氧的能力[12]。 5.毒性 藁本醇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42.5g(生藥)/kg[9]。藁本中性油小鼠灌胃的LD50為70.17g(生藥)/kg[1,8]。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戴斌:《藥學學報》,1988,23(5):361。 [2]黃遠征等:《藥物分析雜志》,1989,9(3):147。 [3]席與珪等:《中草藥》,1987,18(2):54。 [4]李其生等:《中草藥》,1993,24(4):180。 [5]呂瑞綿等:《中草藥》,1980,11(9):395。 |
藥理參考文獻 | [1]沈雅琴等:《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87,7(12):738。
[2]沈雅琴等:《中藥藥理與臨床》,1985,1(1):93。
[3]劉雅蘭等:《中藥藥理與臨床》,1992,8(增刊):60。
[4]謝發(fā)祥等:《中國藥理通訊》,1984,1(3,4):42。
[5]Yamaji Y,et al.C A,1983,99:151730h.
[6]王維寧等:《沈陽藥學院學報》,1991,8(3):182。
[7]席與珪等:《中草藥》,1987,18(2):54。
[8]沈雅琴等:《中草藥》,1989,20(6):262。
[9]四川省重慶藥劑學校等:《新中醫(yī)》,1980,(增刊號):49。
[10]楊德章等:《湖北醫(yī)學院學報》,1986,7(1):7。
[11]王羽弟等:《中華醫(yī)學雜志》,1988,68(2):714。
[12]湯臣康等:《中國中藥雜志》,1992,17(12):745。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