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Shao yao
|
蒙藥名 | 查那-其其格
|
別名 |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根。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芍藥 Paeonia lactiflora Pal L.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肥大,通常圓柱形或略呈紡錘形。莖直立,光滑無毛。葉互生;具長柄;二回三出復葉,小葉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長8~12cm,寬2~4cm,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楔形,全緣,葉緣具極細乳突,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葉脈在下面隆起,葉基部常帶紅色。花甚大,單生于花莖的分枝頂端,每花莖有2~5朵花,花莖長9~11cm;萼片3,葉狀;花瓣10片左右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紅色或紅色;雄蕊多數(shù),花藥黃色;心皮3~5枚,分離。蓇葖果3~5枚,卵形,先端鉤狀向外彎;ㄆ5~7月,果期6~8月。
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叢或草叢中。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陜西、山東等地。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嚴寒,耐旱,怕澇。宜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含腐殖質(zhì)的壤土或砂質(zhì)壤土栽培。鹽堿地和澇洼地不宜栽種。忌連作,可與紅花、菊花、豆科作物輪作。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或分根繁殖。種子繁殖:9月下旬播種,在整好的畦上開溝條播,溝深3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覆土6~10cm,鎮(zhèn)壓。種子千粒重161.2g,每1hm2播種量52.54~60kg。翌年4月去掉部分蓋土,約半月后即可出苗。分很繁殖:將根部芽苞基部向下3~4cm處切下,用刀劈開,每墩分成3~5株,保持每株有1~2個芽,按行株距(60~90)cm×45cm,穴栽,每穴1~2株,覆土埋嚴,澆水培土越冬。每1hm2種栽30000株左右。為提高產(chǎn)量,適當施農(nóng)家肥。
田間管理 栽后到年春解凍時松土保墑,雨后松土,每年除草4~6次。10月下旬地凍前,剪去枝葉,根際培土以利越冬。年追肥3次,以磷、鉀肥為宜。除留種田外,及時摘除花蕾。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褐斑病、立枯病、根腐病、灰霉病、銹病等,可噴多菌靈、代森鋅或挖掘全株燒毀。蟲害有細蜂蛛、蚜蟲、蠐螬、地老虎等。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挖,除去根莖及細根,洗凈,刮去粗皮,曬干或人沸水中略煮,使芍藥根發(fā)軟,撈出切片曬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根是圓柱形,稍彎曲,長10~40cm,直徑0.6~3cm。表面暗棕色至黑棕色,粗糙,有橫向凸起的皮孔,具粗而略扭曲的縱溝紋,外皮易脫落。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粉白色或黃白色,皮部窄,類粉紅色,木部約占根的大部分,射線明顯,有時具裂隙。氣微香。味稍苦澀。
以根粗長直、皮色光潔、質(zhì)堅實、斷面粉白色、粉性大、無白心或裂斷痕者為佳。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1.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芍藥水煎劑灌胃能顯著抑制小鼠醋酸扭體反應[1]。芍藥注射液皮下注射也能延長成巴比妥鈉的催眠時間[2]。大鼠腦室內(nèi)注射少量芍藥苷,可引起睡眠和肌肉松弛[3]。芍藥苷與甘草成分FM100合用,其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均增強[4]。芍藥浸膏能對抗士的寧驚厥。芍藥苷對小鼠正常體溫和人工發(fā)熱動物有較強的降溫和解熱作用[5]。 2.解痙作用 芍藥或芍藥苷能抑制豚鼠離體小腸的自發(fā)性收縮和氯化鋇引起的收縮[2,6]。此外,芍藥或芍藥苷對支氣管和子宮平滑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抗催產(chǎn)素所致子宮收縮[2]。 3.抗炎、抗?jié)冏饔?nbsp; 芍藥或芍藥苷對酵母性、角叉菜膠性和右旋糖酐性足腫脹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與甘草成分FM100合用有協(xié)同作用[5,7]。芍藥苷對大鼠應激性潰瘍有預防作用,幽門結(jié)扎大鼠與FM100合用在抑制胃液分泌方面有協(xié)同作用[5]。 4.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芍藥苷在體外或靜注,對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8]。芍藥煎劑給大鼠灌胃,使血栓形成時間明顯延長,凝血酶原時間和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時間延長,代球蛋白溶解時間縮短,表明對血凝有顯著抑制作用[9]。 5.其他作用 芍藥若能明顯擴張冠狀血管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壓[8]。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酸、苦,性微寒。
|
功效 | 清血熱,祛瘀血,止痛。
|
主治 | 主治瘀血性疼痛,閉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子宮痞,關(guān)節(jié)腫脹。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于津,等.藥學學報,1985,20(10):782
(2)Kanede M,et a1.Tetrahedron,1972,28(16):4309
(3)Shimizu M,et a1.Tetra Lett,1981,22(32):3069
(4)熟蕙英,等.藥學學報,1983,18(7):551
(5)Nishizawa M.Chem Pharrn Bul1,1983,31(8):2593
藥理
(1)殷玉生,等.中成藥,1991,13(10):16
(2)吳春福.中藥通報
|
蒙藥名出處 | 《內(nèi)蒙古中草藥》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