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Chang pu
|
蒙藥名 | 烏莫黑-哲格蘇
|
別名 | 樹達格,扎貢-烏葉圖,胡如音-烏葉圖
|
考證 | 本品載于《認藥白晶鑒》!墩J藥白晶鑒》稱:“樹達格有黑、白兩種。生于水中,葉綠色,狀如稻葉,根如老人指節(jié),氣味濃,味辛,色黑,粗糙!薄稛o誤蒙藥鑒》載:“(黑者)……根色黑,狀如老人指節(jié),節(jié)多……(白者)斷片狀,有節(jié),色白,氣芳香,味甘,顏色、性狀、皺折等同上,但質硬,透明,色稍灰色,切面白色者為佳!辈⒏鞲街参镄螒B(tài)圖1幅。上述植物形態(tài)、根莖特征及附圖與蒙醫(yī)所認用的菖蒲形態(tài)特征一致,故認定歷代蒙醫(yī)藥文獻所載的樹達格即烏莫黑-哲格蘇(石菖蒲),查干-樹達格即水菖蒲(白菖蒲)。
|
中藥材基原 | 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水菖蒲的根莖。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1.石菖蒲 Acorns tatarinowii Schott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臥,直徑5~8mm,外皮黃褐色。葉根生;劍狀線形,長30~50mm,寬2~6mm,罕達1cm,先端漸尖,暗綠色,有光澤,葉脈平行,無中脈。花莖高10~30cm,扁三棱形;佛焰苞葉狀,長7~20cm;肉穗花序長5~12cm,直徑2~4mm;花兩性,淡黃色,密生;花被6,倒卵形,先端鈍;雄蕊6,稍長于花被,花藥黃色,花絲扁線形;子房長橢圓形。漿果肉質,倒卵形,長寬均約2cm;ㄆ6~7月,果期8月。
生于山澗泉流附近或泉流的水石間。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2.水菖蒲 Acorns calamus L.
與石菖蒲的主要區(qū)別為植株高大,根莖粗大,有分枝,直徑1~1.5cm,外皮棕褐色或黃白色,有較濃烈香氣。葉劍形,長50~150cm,寬0.6~1.5cm,中脈顯著。肉穗花序,長約4cm,直徑6~12mm,果期直徑可達1.5cm;ㄆ6~7月。果期8月。
生于水邊及潮濕地。分布幾遍全國。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石菖蒲秋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切成10cm左右的小段,曬干。水菖蒲全年可采,但8~9月采挖者為良。挖得后,洗凈,除去須根,曬干。亦有新鮮時切成0.5~1cm的小段曬干者。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1)石膏蒲 根莖呈扁圓柱形,稍彎曲,常有分枝,長3~20cm,直徑0.3~1cm。表面棕褐色、棕紅色或灰黃色,粗糙,多環(huán)節(jié),節(jié)間長2~8mm;上側有略呈扇三角形的葉痕,左右交互排列,下側有圓點狀根痕,節(jié)部有時殘留有毛鱗狀葉基。質硬脆,折斷面纖維性,類白色或微紅色。橫切面內皮層環(huán)明顯,可見多數維管束小點及棕色油點。氣芳香,味苦、微辛。
以條粗、堅實、斷面色類白、香氣濃者為佳。
(2)水菖蒲 根莖扁圓柱形,少有分枝;長10~24cm,直徑1~1.5cm。表面類白色至棕紅色,有細縱紋,節(jié)間長0.2~1.5cm,上側有較大的類三角形葉痕,下側有凹陷的圓點狀根痕,節(jié)上殘留棕色毛須。質硬,折斷面海綿樣,類白色或淡棕色;橫切面內皮層環(huán)明顯,有多數小空洞及維管束小點。氣較濃烈而特異,味苦辛。
以根莖粗大、表面黃白色、去盡鱗葉及須根者為佳。
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1)石菖蒲 表皮細胞1層,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紅棕色物。皮層寬廣,散有纖維束及葉跡維管束;葉跡維管束外韌型,維管束鞘纖維成環(huán),木化;內皮層明顯。中柱維管束周木型及外韌型,維管束鞘纖維較少。纖維束及維管束鞘纖維周圍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鞘纖維。薄壁組織中散有類圓形油細胞,并含淀粉粒。
(2)水菖蒲 與石菖蒲的主要區(qū)別為:薄壁細胞作圈鏈狀排列,有大型細胞間隙,為海綿狀的通氣組織,每一圈鏈的連接處有一較大的圓形油細胞;維管束鞘纖維不發(fā)達;中往無纖維束;纖維束及維管束周圍的1圈細胞通常不含方晶。
|
化學成分 | 石菖蒲根莖含揮發(fā)油,內有α,β-及γ-細辛腦(sarone),歐細辛腦(euasarone),順式-甲基異丁香油酚(cis-methvlisoeugenol),欖香脂素(elemicin),細辛酸(asarvlalde-hyde),δ-蓽澄茄烯(δ-cadinene),百里香酚(thymol),肉豆蔻酸(mmristic acid)[1~3]及二聚細辛醚。
水菖蒲根莖中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順式-甲基異丁香油酚,菖蒲大牻牛兒酮(acoragermacrone),異菖蒲烯二酸(isocalamendi-ol),菖蒲烯(calamene)。油中尚含樟腦(camphor),龍腦(borne-ol)等多種成分[4]。也含多種脂肪酸、糖類[5]。根中含色氨酸等13種氨基酸[6]。另含木犀草素-6,8-C-二葡萄糖苷(luteolin-6,8-C-diglucoside)[7]。
|
藥理作用 | 1.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1)鎮(zhèn)靜作用 石菖蒲水煎劑腹腔注射使小鼠自主活動明顯降低,與閾下催眠劑量的戊巴比妥鈉有顯著的協(xié)同作用[1,2]。其揮發(fā)油的鎮(zhèn)靜作用更強,0.05ml/kg即能顯示出極強的催眠效果[3]。 (2)抗驚厥作用33%的石菖蒲混懸液10mg/kg灌服,30min后可使小鼠對戊四氮的驚厥率從93%降到60%,與對照組比較,使自主活動減少,抽搐開始時間推遲,抽搐鼠數減少[4]。水煎劑也能對抗戊四氮對小鼠的驚厥作用[1,2]。石菖蒲揮發(fā)油中的α-細辛腦可能是其抗驚厥的有效成分。α-細辛腦腹腔注射能對抗小鼠的電驚厥,也能對抗戊四氮引起的驚厥和側腦室注射乙酰膽堿引起的驚厥大發(fā)作[5]。但也有報道未能觀察到石菖蒲抗士的寧、戊四氮和電休克致驚厥的作用,而可見到其協(xié)同硫噴妥鈉、減少自發(fā)活動和對抗苯丙胺興奮作用,并能提高小鼠熱板法和扭體法的痛閾值[6]。 (3)對動物學習記憶的作用 用復雜迷宮趨食法和一次性訓練被動回避條件反應-跳臺法,觀察到石菖蒲水提醇沉液灌服,對正常小鼠學習記憶有促進作用;對東莨菪堿造成的小鼠記憶獲得障礙、亞硝酸鈉造成的記憶鞏固不良及乙醇引起的記憶再現(xiàn)缺失均有明顯改善作用[7,8]。亦能明顯改善亞硝酸鈉、氰化鉀和結扎兩側頸總動脈所致小鼠的缺氧狀態(tài)[8]。 2.解痙作用 α-細辛腦能完全對抗乙酰膽堿引起的豚鼠氣管和腸道平滑肌收縮,對抗組胺和5-羥色胺(5-HT)的最低有效濃度為10μg/ml[9]。 3.抗心律失常 腹腔注射5%石菖蒲揮發(fā)油3ml/kg,對大鼠由烏頭堿誘發(fā)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能對抗家兔由腎上腺素和氯化鋇誘發(fā)的心律失常,還有減慢心率的作用[10]。二聚細辛醚有顯著的降脂作用[11]。 4.其他作用 α-細辛腦能對抗垂體后葉素的宮縮作用[12]。體外培養(yǎng),1:2石菖蒲煎劑能殺死蛔蟲,對豬蛔蟲的麻痹和致死作用較強[13]。體外試驗,高濃度浸出液對常見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14,15]。煎劑在體外能殺死腹水癌細胞[16]。 5.毒性 石菖蒲水煎劑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53±2.5g/kg[2]。其揮發(fā)油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為0.157ml/kg[1];腹腔注射的LD50為0.23±0.023 ml/kg[17]。α-細辛腦大鼠灌胃的LD50為926mg/kg[17]。揮發(fā)油中毒主要是興奮脊髓[1]。點樣試驗和摻入平板法試驗一致證實α-細辛腦為誘變陽性物質,能引起鼠傷寒沙門菌變種TA100、TA98的致突變作用[17,18]。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苦,辛、性溫。效糙,銳,輕。
|
功效 | 消黏,消食,調理胃火,開胃,防糜爛,除協(xié)日烏素。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徐俊平,等.中草藥通訊,1979,10(7):299
(2)向仁德,等.中草藥,1983,14(1):41
(3)向仁德,等.中藥通報,1983,8(5):31
(4)李麥香,等.中草藥,1993,24(9):459
(5)Asif M,et a1.C A,1984,100:135826b
(6)Vashi I G,et a1.C A,1987,107:151207b
(7)EI’yashavich E G,et a1.C A.1974,80:121271y
藥理
(1)
|
蒙藥名出處 | 《認藥白晶鑒》、《無誤蒙藥鑒》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