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準巴
|
漢語拼音 | GOUHUAN
|
拉丁名 | Meles me1es Linnaeus.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鼬科動物狗獾的肉、油脂、小腸。
|
動植物形態(tài) | 狗獾是鼬科中較大的一種獸類,體軀肥胖,體長45~55cm,尾長11~13cm,體重10kg左右。頭長吻尖,鼻端有軟質(zhì)的鼻墊,鼻墊和上唇間被毛,耳短眼小。頸部粗短,四肢短而粗壯,腹部幾乎觸地。前后肢各有五趾,均具強有力的爪,前爪較長,適于掘土。步態(tài)遲緩,用趾或半趾著地行走。尾短,隱于毛中,離生殖器和肛門附近有一通腺囊小孔。顏面部具3道白色縱紋,為2道黑棕色縱紋所間隔。身體背部毛硬而密,為黑色與白色混雜。腹面自下頦至肛門以及四肢均呈深黑色。體側(cè)腰脅部為白色或淺黃白色區(qū),將背色和腹色分開。尾毛大部呈黃白色。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分布于全國大部地區(qū)。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10月或11月初進入冬眠期,夏季交配,次年3~4月產(chǎn)仔,每胎3~5只。產(chǎn)下一個月后幼獸才睜眼,3歲性成熟。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秋冬季捕捉狗灌,取其肉新鮮或晾干用。取油脂即獾油,洗凈,切碎,置鍋內(nèi)慢火熬煉出油,去渣,密封,放干燥處;或?qū)⒂椭庞趬忻芊,埋于地下,天長日久自變成油即可應用。取腸,洗凈,陰干。
|
藥用部位 | 以肉、油脂、小腸等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獾油為淡乳白色或淡黃色粘稠油狀物。氣微,腥膻,味淡。以乳白色無酸敗味者為佳。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湯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狗獾小腸。
|
藥性 | |
歸經(jīng) | |
功效 |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肉:治邪病,干黃水。
油脂:治寒性龍病,腿部魚肌腫痛。
小腸:治腸刺痛,痢疾。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4~6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狗獾小腸200g,治痢疾。每服3g,一日3次。(民間用方)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據(jù)《晶珠本草》記述:狗獾油治療龍寒病,小腿腫脹;小腸治腸刺痛(痢疾)。本條的原動物,各地記載略有不同,但均為食肉目鼬科動物!肚嗖馗咴幬飯D鑒》記載為本品《迪慶藏藥》記載為豬獾華南亞種Arctonyx collaris albogularis Blyth。肥壯,重6~10kg,長550~700mm,耳短小,腿短粗。體毛黑色、白色或黑白相雜,喉部白色。棲于森林、灌叢、荒野,善挖洞,冬眠,雜食性。云南有分布,模式產(chǎn)藏東、川西。
|
藥物應用鑒別 |